品故都秋味,析审美情趣

2021-11-12 12:27何诗莹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审美情趣

何诗莹

摘要: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所观赏的景物细微且独特,蕴含着故都清秋之美,展现出文人别具一格的高雅审美趣味。在文本里透露郁达夫对“悲凉”秋味的赏玩,对淡雅之美的偏爱,以及对北国悠闲“秋意”的眷恋,展现的是其对故都之秋的情有独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味;审美情趣

自古以来有不少写“秋”的诗文,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笔下的秋是凄凉悲苦的,蕴含着作者羁旅之苦、思乡之情和悲秋之恨。又如《登高》,杜甫笔下的景色是苍凉辽阔的悲壮之秋,表现出的作者老病孤寂、潦倒不堪的苦闷。而郁达夫笔下的“秋”更多是流露出文人对秋天悲凉美感的体验和玩味。

一、赏玩“悲凉”秋味

文中所选取的景物,所描摹的意境,隐藏着文本的秘妙,独具“清、静、悲凉”的特点。这一切亦是作者的目光所及之景,得益于作者细腻深邃的感知能力,是其对于故都“悲凉”秋味的赏玩。

作者描绘的秋色图选取的一系列景物看似零散,从表面上看似乎作者随意选用,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特征。如一椽破屋、满地像花又不是花的槐树落蕊、蓝色和白色冷色调的牵牛花、发出衰弱嘶叫声的秋蝉、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无不透露出衰败的意味。尤其聚焦作者所赋予这些景物的修饰语“衰弱”、“落”、“破”等时,更觉其中无限的悲凉。将同性质的景物聚合在一起,是作者的有意为之,是他对生命衰亡的情趣体味。在平常人看来这一切颇有悲凉之感,然而,在这篇文章中郁达夫是以一个“都市闲人”的角色,晨起正泡着浓茶,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大自然给予秋天这种悲凉的美。面对落蕊,一般人并不会在意,而作者觉得这是“秋来的点缀”,他还脚踏上去感受那一点点细微柔软的触觉,全身心地体察这秋天味道。因此,这份悲凉在郁达夫这里并不是衰败的惨淡,也不是冷清的落寞,而是悠闲轻快的享受,体现出的是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面对耳边衰弱嘶叫的秋蝉声,他全无厌烦,也没有表现出对生命衰亡的悲戚哀悼之意,而是把它们看作“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其中,不仅透露出生活气息,还是对生命衰亡之“悲”进化为仰视生命的深层思考。在郁达夫笔下“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1]他欣赏的是秋天衰败之际的那份强大的生命力,他关注的是物哀之美,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二、偏爱淡雅之美

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意象朴素、意境闲静,笔触所及多为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场景。可见,郁达夫对于故乡所怀念的并不是大都市的热门景点,也不是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而是朴素的芦花、幽静的陶然亭、宁静悠远的钟声、平淡的柳影等故都的一草一木。作者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细致的描绘,而是以一种“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的回忆轻轻一点,却已散发出浓浓的诗意。他还选择了牵牛花、秋雨、秋蝉、落蕊等这些随处可见的平凡事物,事物虽然细微,但却都是故都所独有的,在作者的描述下独具风味。因此,作者所要营造的故都之美是超越大都市的喧嚣和热闹,所向往的是具有家乡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表现出的是故都秋味“静”之特点。

其次,郁达夫对色彩的欣赏,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与常人不一样,他喜欢的不是浓墨重彩、绚丽夺目的颜色,他喜欢的是朴素、简洁、清淡的色调。正如他写道“牵牛花,以蓝色或者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而且“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简约的美构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除此,他描绘的天空是灰沉沉的或是青色的,都市闲人的穿着的亦是青布单衣或夹袄。通过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些色彩皆由作者精心选择和搭配,其眼中的图画大多以冷色调着色,营造出秋天所具备的“清幽”氛围,体现出故都秋味“清”之特点。

从郁达夫描绘的故都秋景来看,其向往的是静谧、清幽之境,偏爱的是淡雅的秋色,这有别于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中所描写的鲜艳、热闹的意境。郁达夫的审美逻辑与多数人是相悖的,他追求的是超脱世俗、规避色彩的鲜艳,追求的是淡雅之美,其所追求的趣味是文人独特、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悠闲“秋意”的享受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秋天的那份热爱,他还说:“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见他对北国的秋更是情有独钟,因此,才会不远千里也要从杭州赶上青岛,再从青岛赶上北平去饱尝这“秋味”。

郁达夫以一名专注观赏的游客对秋景描述,同时他亦是秋景的画中人,是那个坐在租来的破屋小庭院里观赏景物的“闲人”。他清闲地“细数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静对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在繁忙都市生活里,他的举动是由于很空闲吗?当然不是。

作者不避讳世间凡俗投身于皇城人海之中,在寻常百姓的院落之中,租一椽带有历史印记的破屋。静坐颓院里,泡一壶茶,细数漏下的日光,把玩破壁腰上的牵牛花,这是何等清闲和心灵自由?且闲适之中透出作家享受的愉悦感受。[2]借王国维的话来讲:“物皆着我之色彩”,其实从郁达夫的行为来看,他全然在享受故都秋意浓浓的景色,乐此不疲,忘却了生活中的琐碎,忘却了一切生活的纷纷扰扰。他心里藏着对故都的眷恋,更是对故都的秋天那一份浓重的感受,那一份独特的情怀。从文中的景物描写来看,作者的敏锐感觉诉之于细腻的描寫当中,证明这些景物早已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是一直不能忘怀的。因为是故都独有的秋景,在南方或是在别处,他寻不到,触摸不到。这正是他不远千里都要回来看一看、瞧一瞧的故都悠闲惬意的“秋意”。

四、结语

文本表现秋之“悲凉”,但抒发的并不是简单的悲秋情结,而是郁达夫对于故都秋天的深沉挚爱,内涵丰富且深沉。诗意的文字渗透着郁达夫对“悲凉”秋味的赏玩,对淡雅之美的偏爱,以及对北国悠闲“秋意”的眷恋。当我们沉入文本里,与文本对话,破解文本中的语言秘密,便能走进郁达夫先生独特的审美境界,见到郁达夫一个文人雅士的形象在故都秋景中显现出来,跃然纸上。因此,《故都的秋》一文,最值得我们品味的是文人高雅、独特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 李萍.郁达夫《故都的秋》特别解读[J].文学教育(上),2020,(9):24-25.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审美情趣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再认识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导读思练写”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