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音乐课中对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

2021-11-12 01:31乔明芳李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2期
关键词:律动钟表音乐课

乔明芳 李红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42-349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极强的课,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严格的常规。孩子们聆听音乐时需要养成良好聆听习惯;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

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以律动、舞蹈带动听觉欣赏。律动和舞蹈本身就与音乐情感密不可分。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音乐,使自己的思维在动作的支配下处于兴奋状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听音乐上。例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一课时,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律动,加之教师的形体示范,课堂立即活跃起来,他们如痴如醉地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骑马奔驰。按乐曲高低、节奏变化尽情表演蒙古族舞蹈。这时学生非常兴奋,已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体会的过程中,愉悦了身心,达到欣赏的目的。以画画的方式。如欣赏《在钟表店里》,老师先出示画好的大钟、小钟、动物钟表等画片,指导学生去观察钟表不同的摆动方式,引导学生用身体去表现钟表的走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创编动作,有的用头、用眼、用脚、用手、用臂等部位来表现钟表的摆动。学生这种积极的参与,只有教师正确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心理”自由“氛围”,一个自发表现的空间,方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想象力,使他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将乐曲情感故事化,鼓励儿童用体态动作和表演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欣赏作品中,较多的作品可以用故事或情景来表现,这种方法更生活化,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玩具兵进行曲》、《彼得与狼》、《龟兔赛跑》等,教师只要作必要的提示说明,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便可演绎出一些童话、故事或情景来。儿童在故事诱导下,避免了盲目、虚无的欣赏,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更多,更形象,对于那些可以故事化情景化的音乐作品,在基本理解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用不同形体动作来表现乐曲的情绪变化。形象丰富的音乐思维,独具个性的创造能力,才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广阔天地。

三、调动儿童的多种积极因素。

引发儿童对乐曲独特的感受,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深刻程度要大得多。”音乐欣赏如果只靠耳朵是远远不够的。乐曲中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对儿童来说有一段较大的感知认识距离。我在教学中依据乐曲本身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设法缩短这个距离,让儿童说有所指,看有所在,听有所思,在认识上建立起一个自认为可以捕捉的形象并逐步鲜明起来,这就是再创造。如我教《两只小象》,利用學生对动物的喜爱,直接用录像带把学生引到动物的世界,让学生从画面上认识小象,了解象的生活习性。然后把所看到的象的形象与所听到的歌词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模仿与表演,不一会儿孩子们把小象们晃动着长鼻子,慢慢吞吞走路的姿态生动地表现出来。我特别尊重儿童个性,强调欣赏中个体独特的感受,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做想象的懒汉,力争创造与众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师还应多方设法开拓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想象能力,加强对作品音乐形象的理解。创造条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把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猜你喜欢
律动钟表音乐课
喜欢的课
和谐律动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丽娜认钟表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众生相
再寻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