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分析

2021-11-12 01:24马双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2期
关键词:三年级解题策略应用题

马双春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必修科目之一,其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敲门砖,更是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而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科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一个难点所在,它可以让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的应用能力,因此,笔者就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应用问题入手,着重探讨了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应用题解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年级;应用题;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367

引言

小学的应用题解题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灵活地运用起来,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从而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也能够解决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学生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无法找到解决的正确思路,被限制在题目本身当中,而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中协助学生找到正确解题的方式。

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

(一)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只存在于书本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都是采用通过书本上刻板的数量关系、公式等方式去解决应用题,如此解答过程就会变得模式化、单一化。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减少学生的解题时间,却会使学生只埋头于书本知识,脱离生活实际,忽略数学问题的核心内容与实际价值,最后只学会了按照模式解决书本问题,无法真正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思考,灵活解决问题。脱离了生活本质,学生便难以形成发散的数学思维,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更加无法提升。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觉得枯燥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采用的都是讲授知识点概念和解题的固有方法,然后便要求学生去进行解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更缺少具象的描述,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也得不到思考的空间,只会感受到教学过程的枯燥,主观上便会排斥学习解题。教师无法将知识点真正传达到学生的心中,学生更难以做到融会贯通,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比较低下。

(三)解题思路不清晰,学生缺少分析解题能力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找到解题思路,是学生正确答题的基础,只是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难以做到认真分析题目所呈现出来的必要条件,抓不住重点,或者经常会被某些相似的概念混淆,然后跳进出题者设置的陷阱,或者经常会呆板地只看到题目的表面内容,无法分析出其中的隐含条件,无法真正领悟题目的主要方向。这些都是学生缺乏分析能力和解题逻辑,解题思路单一刻板的表现,会大大降低解题的效率。

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式

(一)应用题教学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生由于年纪原因,逻辑思维能力较低,通过逻辑分析去思考解决问题对他们来说会比较难,他们的思考主要来自于具象的思维与切身感受的认识。将应用题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切身感受联系起来,便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引导学生自己将生活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也用感受生活事务的态度去思考解决数学应用题,如此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课后的一道习题:“-包练习本有50本。三年级有同学75人,每人买4本。一共需要买多少包练习本?”,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这道题,让学生自己联系起自己实际的学习与生活,看看同学之间的练习本数量,想清楚一共需要多少包。像这种例题,就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质量。教师在教授学生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的角度出发,引用学生最为熟悉的事例去说明問题,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识点内容,从来打开解题思路。

(二)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解题兴趣

小学生由于思考方式依赖于具象感受,除了联系生活实际,还可以为他们创设情境,例如制造题目相关的真实的情境为学生展示,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将题目的已知条件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自主地开拓思维。

例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中应用题:“一枝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现在这枝铅笔有多长?”教师在创设这个题目的情境时,可以直接拿起一支铅笔,用刻度尺量好题目中给出的8厘米7毫米的长度,然后展示给学生看,再量好9毫米,用手挡住,让学生看剩余的长度。通过这种具象的真实情境将原本平面的文字都展示了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题目的本象,从而立刻了解题目的意思,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解答兴趣,还能够很好地发散他们的思维。不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年纪和认知发展水平,才能够让情境创设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加强训练学生应用题解题的思路

小学生无法有效地解答应用题,当中很大的原因便是缺乏解题思路,教师只单一地将书本知识“硬塞”给学生,疏于对学生的思维运用进行训练,就会导致学生虽然学会了书本应用题型,但在一些新式的应用题上就会立刻手足无措。所以教师要重视起这个问题,加强对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将应用题和数学上其他类型题目的解题过程相比较,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区别,了解应用题的特点,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的方向。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画图,让学生把文字和图形相结合,使其充分地理解题目中数量的意义及他们之间的关联,从最直观的角度去解答,以便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中有一道应用题:“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球有多少个?”教师在此题解答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采用画气球的数量图的形式去解答,让他们清楚的看到这个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迅速准确地打开思路得出答案。

结束语

小学三年级学生只有八九岁的年纪,思维和智力都还未发育完全,所以在解决需要逻辑和实践的问题上会容易形成手足无措的局面,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些现实原因,并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中寻找更加灵活的帮助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更要加强将应用题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生活学习为一体的意识,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其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贵玲.拓展思维,强化实践———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99-100.

[2]何瑞琴.巧学活用,解题达人———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134.

猜你喜欢
三年级解题策略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论高中数学的解题策略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