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党建要用好“操盘手”

2021-11-13 05:51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党务工作者党组织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非公企业重发展事务、轻党建任务,有的“靠强推”,把党建作为企业的“附加题”;有的“当工具”,把党建作为企业的“装饰品”。一些非公党务工作者难顶“主责”,不务“主业”,导致党建工作在企业缺乏“认可度”“话语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非公党组织没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非公企业没有尝到抓党建的甜头;在于党务工作者在“责任田”里用心用力用情深耕不够,没有在党建工作中体现担当、体现作为、体现价值。

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倾力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管理能力强、专业技术精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关键要强化“三引”。

一要强化目标引路。

只有目标明,才能方向清。非公党建抓什么?党务工作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紧扣“一个中心”定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非公党组织活动必须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心,做到贴近企业,贴近职工,贴近生产经营。要紧扣“提升四力”定向。即紧扣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抓出生产力;着力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抓出竞争力;着眼构建“发展共同体”,抓出凝聚力;围绕打造良好社会形象,抓出影响力。要紧扣“五会要求”定责。即会与企业主沟通、会谋划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组织开展党内活动、会抓党员发展、会做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二要强化责任引领。

推动非公党务工作者责任落实,要坚持“三向发力”。要精细明责。推行非公企业党组织积分制管理,完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分类制定非公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工作职责清单,突出“精实化”要求,减少易于掺水做假的“软指标”,强化有效管用的“硬要求”,确保党务工作者身上带着“军令状”,手中拿着“作战图”,心中想着“责任书”。要精准督责。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采取下发工作提示单,月度盘点、双月调度、半年互查、年度述职等方法,逐环节抓推进,逐任务抓落实。建立常态化工作督查机制,更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经常性掌握了解非公党务工作者在干什么,干成了什么。要精实考责。制定精细化考核细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平时与“战时”、组织考评与职工测评相结合方式,考准考实履责情况,一切让考核成绩说话,让考得好的服众,考得差的服气。注重用好问责追责这个“杀手锏”,通过约谈、通报等确保责任落实不流于形式、不陷入空谈。

三要强化导向引力。

导向是引领工作的“风向标”、推进工作的“指示牌”,导向就是引力。要给在干的搭平台。把非公党务工作者培养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轮训非公党务工作者。要建立党务工作者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工作交流、问题研讨、学习培训等活动,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探讨问题,实现相互促进。要给真干的壮胆气。非公党建要“实打实”,否则容易滑入“展板党建”“盆景党建”“材料党建”等形式主义泥潭。实干需才气,真干要胆气。任何工作往实里抓,就必然见到不配合的人,遇上挠脑袋的事。对于一心想把工作干好的非公党务工作者,县级联系领导、组织部门、各级党(工)委要为他们撑腰壮胆、加油鼓劲、排忧解难。要给会干的优激励。建立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直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讨论,为企业生产经营出谋划策。组织开展“十佳非公党组织书记”“十佳非公党建之星”“五星级非公党组织”等评选活动,精心培植典型。对县直选派的优秀党建指导员在职级、职称、职务提升上予以重点倾斜。

猜你喜欢
党务工作者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新时代党务公开要坚决去“三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