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域的设置

2021-11-13 07:43张晴
清风 2021年18期
关键词:橡皮区域科学

文_张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娄汀苑幼儿园)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师从幼儿阶段就应开始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引导幼儿自主地去探索知识,开展深度学习,为后期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积极落实这方面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将幼儿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根据幼儿的特点,充分利用科学区域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应做好科学区域活动的常规性指导工作

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所以在进行一些科学区域活动时,教师需要开展一些常规性的指导工作,引导幼儿有序地进行学习。同时,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教师仍然要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性地去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例如,教师在开展《沉与浮》这个科学区域活动时,首先要准备好相关的活动材料,如水、塑料、纸片、橡皮、铅笔等,这些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可以增加幼儿的熟悉感,教师也不用额外去介绍这些材料的名称,节约了活动的时间。随后,教师讲解这个科学活动的相关规则、具体的实验步骤、活动的操作方法。教师在叙述时所运用的语言必须简单明了,这样幼儿在理解时不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先为幼儿进行简单的示范,然后再让幼儿自主地开展小实验,此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幼儿自主地进行活动,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再予以指导。

教师在指导时要把握尺度,不能过度干预幼儿的区域活动,要给幼儿留有一定的自我空间,让幼儿自己探索,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并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应在科学区域活动中设置问题情景

科学区域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幼儿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而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问题设置,在区域活动中,积极地向幼儿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主动探索、思考这个问题,将幼儿引向正确的探究方向。而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幼儿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设置有意义的问题,问题的难度也不宜过大,要符合这一时期幼儿的知识积累情况。

例如在开展《让橡皮浮起来》这个区域活动时,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向幼儿提问:“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它们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此时幼儿就会联系自己生活中见过的一些事物回答问题。随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进入活动,让幼儿分别将橡皮投入不同液体中,观察橡皮是否能够浮起来,此时幼儿会发现如果是普通的饮用水,橡皮会直接沉下去,那么此时教师又可以向幼儿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往水里添加一些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此时幼儿就会打开思维,有的幼儿会说添加糖、油、盐,再次进行活动。

教师应不断丰富科学区域活动中的活动材料

科学区域的活动材料是否丰富,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最终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注意力,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情况。如果材料过于单一,幼儿很难进行深度学习;如果活动材料数量不足,幼儿还可能会因为争夺活动材料而发生争吵,不利于培养幼儿相互之间的情感,难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氛围。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喜好、幼儿的人数,投放适宜的材料,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让其在活动中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共用材料。

例如,在《沉与浮》这个科学小活动中,要有一些常规性材料,比如铁块、积木、铅笔、纸片,这些材料都具有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沉浮的条件和物品的重量以及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引进一些看起来和沉浮规律相违背的材料,例如鸡蛋,鸡蛋的重量要远远大于铅笔或者积木,但是为什么它可以浮在水面上呢?教师通过鸡蛋这个不常规的材料,就可以引发幼儿思考、探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食用盐或者糖,让幼儿将其放在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幼儿将其和其他的物品进行对比,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这一种现象是否也属于沉浮现象,从而拓展科学学习的范围,让幼儿了解到沉浮知识和溶解知识的区别,通过相互之间的对比,引发幼儿探究,深度挖掘科学小活动中的知识。

科学活动中,不同的活动材料会带给幼儿不同的体验,同时也会进一步拓展活动的范围和深度,教师可通过相互之间的对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的理论学习有进一步的实际支撑。同时丰富的材料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从中感受活动的趣味,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可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必须通过科学区域活动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知识探究能力,让幼儿接受更具有深度的学习。

猜你喜欢
橡皮区域科学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我喜爱的橡皮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橡皮收了
区域发展篇
橡皮山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之收集橡皮鸭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