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科技类谣言的应对治理策略

2021-11-13 11:32◎袁
新闻前哨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技类辟谣谣言

◎袁 会 陈 前

科技类谣言是指与科学技术议题相关,引发公众兴趣或关注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如今,分布式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社会信息传播格局,与口耳相传的传统谣言相比,网络科技类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更多,影响范围更大。有效的信息传播和风险沟通能够控制科技谣言的扩散进程,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是应对和解决社会危机的重要方面。在科技类谣言的治理过程中,应重视对相关不实信息的监测与治理,从“四个机制”入手,打击不实谣言,为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以科技类谣言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此类谣言的产生原因与表现形式,并进而总结出有效的谣言应对策略。

一、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完善谣言预警机制

公众对科技风险的恐慌往往不是来自于事实真相,而是来自于真相的缺席。对周遭环境的不熟悉常常会引发个体对解释、预测和控制环境要素的需求。人们需要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多方信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行为依据,可以说,传播谣言为个体对环境的意义感知和行为决策提供了前提。

回顾近年来的科技类谣言,“刷脸支付会被冒充”“5G基站辐射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等等信息往往产生于个体对模糊、不确定和存在冲突的情境进行意义建构的需求中。人们总会试图通过更加全面地掌握社会趋势,形成情境认知和行动指南,并以此消除由无知引发的社会恐慌和个体焦虑。当权威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或相关信息的公开度较低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谣言。在自然灾害来袭和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等极端情况中,科技类谣言充当起官方信息传递渠道失灵时的信息替补来源,成为公众获取信息、应对危机和缓解内在焦虑的手段。

新媒体时代,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播中心,线下的熟人关系网络与虚拟状态下谣言的线上围观过程联系起来,多种传播方式的聚合拓展了科技类谣言的传播范围。从谣言的发展演变规律上看,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与谣言有着相伴共生的关系。突发事件发生的初始阶段是谣言的集中爆发期,也是遏制不实谣言传播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危机情境下,应更加注重官方和权威信息的流通,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工作,从根源上遏制不实谣言的产生与扩散。相应机构应联合领域内的专家和学者,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信息,凭借信源的权威优势打击不实谣言。相关部门还应注意完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甄别和遏制不实科技谣言,利用法律手段打击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

二、强化科学普及工作,建立知识共享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类谣言与其它谣言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此类谣言往往涉及到专业的科技议题和晦涩的学科知识,因此,辟谣工作的有效性往往与辟谣者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相关。

科技类谣言涉及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认知能力有限的公众往往难以对这类谣言作出有效的可信性评价。当谣言涉及学界尚未达成一致的科技问题时,公众更是会不明就里,难以分辨。由此,抱持“宁信”态度并传递谣言,成为他们寻找真相、规避风险和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以转基因技术为例,虽然学界已对这类议题发起过诸多讨论,但本研究发现,至今各个媒体平台上仍充斥着大量与其相关的科技类谣言,诸如“转基因食物会致癌,导致不孕不育”,“市场上销售的圣女果、彩椒等都是转基因品种”,等等。此类谣言的扩散,体现了人们面对未知技术的极度恐慌和非理性焦虑,呈现出不同个体在某些基础科学知识领域的认知局限,也反映出学界沟通和科学普及工作的必要性。

只有强化科学普及工作,提高信息传播者自身的科技修养,才能让伪科学、阴谋论失去生存的土壤。新闻传播学科的毕业生往往缺乏计算机、医疗、物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许多记者和编辑在新闻实践中时常出现未经核实便匆忙发稿、简单照搬被采访专家言论等问题。为避免不实信息的进一步传递,新闻工作者应扩充针对相应领域的知识储备,将专业晦涩的术语转化为大众能理解的信息,并应重视信息核查工作,以专业精神维护社会信息的有序传递。科研工作者和科研单位应发挥科学常识普及和社会教育的功能,及时传播各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增强公众对“披着科学外衣”的虚假信息的识别和免疫能力。宣传教育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从社会层面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提高其辨识网络信息瑕疵和甄别不实谣言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群体已成为网络造谣和网际传谣的主要群体,他们正处于社会学习的关键期,其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认知水平有限,且易被恶意谣言煽动,因此,相关教育机构应该特别注重对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意识、能力和理性精神的培养,开展相关的常识普及和案例剖析工作,提高其信息判断和使用能力。

三、转换传统辟谣思路,打造多源辟谣机制

互联网中的谣言传播路径与病毒传播有诸多相似之处。目前学界对网络谣言的主流研判思路也多为借鉴病毒传播模型,模拟和预测谣言的传播趋势。在经典的病毒传播模型中,人是最主要的病毒载体和传播节点,类似地,科技类谣言的扩散,也同样依赖于谣言的传播者。后真相时代,人们常常凭借心理定势和固有偏见自由地拥抱着自己所相信的事实。因此,媒体在传播真实信息的同时,还需重视与受众的沟通及对公众负面情绪的有效疏导,做到及时回应、积极沟通、诚恳解释。只有在与受众建立信任互连关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

从辟谣的角度讲,对谣言如何引发受众信任和再传行为的研究,比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的纠结与探寻更为重要。辟谣机构应从谣言传播者的角度出发,分析网络谣言的可信性线索漏洞。谣言的接收者惯于依据六条线索评价谣言的可信性,这些线索依照重要性排序,分别是谣言的信息来源可信度、与接收者自身的相关程度、被接收的次数、与自身认知结构的协调程度、叙事完整性和佐证形式。与传统谣言不同,网络上传播的科技类谣言大都是“有迹可循”的,针对某些具体的网络谣言案例,辟谣机构可从谣言的说服策略和可信性线索入手,分析和探明谣言的信源真实性、编辑技巧和论证逻辑漏洞,有针对性地形成和选择有效的辟谣策略。

举例而言,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报送的《吃食品添加剂长大的我们,还有救吗?网上的谣言不可轻信》被获选为2019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创意短视频。视频采用有趣的动画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含义、分类和作用,通过对“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吃多了会影响孩子智力”等谣言的漏洞剖析,指出谣言存在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混为一谈的逻辑问题,并进而对受众进行两面提示,最终提出“我们的生活其实离不开食品添加剂,但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的观点。视频通过巧妙的辟谣方式,大大提高了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也发挥了社会教育和科学普及的积极作用。

四、吸聚社会各界智力,改进信息核查机制

分布式的网络信息传播结构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发布中心和信息把关机制。如今,社交网络日益繁荣,人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环节中,互联网的匿名性致使把关难度增大,科技类谣言也随之呈现裂变式的扩散态势。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每一种声音都可能被汇聚为一股巨大力量。同圈层的个体通过意见的交换,使得谣言变得更具可信性,也更加难以应对。科技类网络谣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传播过程涉及不同的个体和组织机构,打击不实谣言,不只需要依赖技术监管机制的建立和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还应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健全针对科技类网络谣言管理的社会共治体系。2015年4月,网络上开始流传北京地区草莓致癌物乙草胺超标的相关信息,“吃草莓致癌”谣言使得北京的草莓种植户遭受了上千万元的损失。事件发生后,北京地区的辟谣网站一方面迅速联合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对传言进行求证,另一方面鼓励网友举报、搜索、查证。这种“众帮”模式大大缩短了谣言的澄清时间,也使得辟谣信息更具说服力。

由此可见,整合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网络模式,可以为新媒体环境下科技类谣言的治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各种民间力量的加入,能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信息来源,增加针对科技类谣言的社会治理效果。在协作辟谣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辟谣渠道,搭建和支持专业的、有地域特色的新媒体应用,培养和借助民间力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谣言验证,发挥意见领袖和第三方信源的作用。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合理利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用户服务方面的优势,在对新媒体空间进行有效监管的同时,借助新渠道即时发布官方信息和辟谣证据,以保证社会信息网络的良性运转。

总之,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是辟谣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科技类谣言作为风险社会的显性形态,往往涉及晦涩复杂的科学理论和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针对这类谣言的辟谣工作更需要政府、媒体、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沟通和深入合作。

猜你喜欢
科技类辟谣谣言
月度荐书单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关于拍卖的辟谣
谣言
谣言大揭秘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我国食品科技类高影响力期刊近年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