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2021-11-13 03:14桂元保唐红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共生体育评价

桂元保,喻 强,唐红梅

前言

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1],催生了以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为特征的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

自2003年“三自主”教学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力推广以来,经历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2]在实施过程中“三自主”教学改变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化、刚性化,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兴趣与需求,[3]培养了学生个性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4]同时探索了阶段性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理论探究并结合实践现状,获得了不可多得的实践经验以及成果。[5]随着改革的深入,“三自主”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已初见成效,学生、教师、学校都不同层度起了变化。[6]但现阶段对其精神把握不准确,改革考虑不完备,异化现象勃然而生,[7]故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待进一步提高。[8]“三自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散射出新的疑惑,教学经验及理论成果不能有效转化教学中所固化的缺陷。鉴于此,以新时代为时间节点,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与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及分析研究,为“三自主”教学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1 新时代时期“三自主”教学的困境指向

1.1 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

“三自主”教学模式中的第一“自主”即学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而课程教学内容是一门学科的支撑。当前总的来说,学生汲取知识的有效形式发生了断层,这种断层主要是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课程教学方案,不利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健全,阻碍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与提高,限制学生终身体育价值观念的养成。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在同一项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随意性,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或体系,课程内容衔接出现断层,任课教师想到“哪里”就上到“哪里”,上课内容严重缺乏层次性。公共体育课重“技能”轻“理论”思想严重,学生在选择学习一项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时,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技能和理论的学习,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学习技能,限制了学生汲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1.2 课程评价缺乏多元性

课程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衡量与价值判断的过程[9]。课程评价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评价体系即教学效果的反馈系统,能够科学、有序地反馈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现行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其表现为“及格性”考核评价方式和少量的平时出勤率为主,对学生思想道德、基础理论、体育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方式涉及不够深入,不利于学生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体育道德情操和终身体育价值观念。对于学生因病、因事和因残的评价方式严重缺失,其现行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补考”,而执行标准不严谨,存在任课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问题,严重阻碍体育教学常态化发展。

1.3 学生选择存在盲目性

自主选择是“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内在价值取向,是“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当前大学生对选择自主性无从体现,更多地显露出选择的盲目性即“随波逐流”,没有通过理性思考,选择不切合自身实际的情况尤为突出。《纲要》明确规定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但大部分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秉承着一条原则:考试轻松通过。例如,在选课过程中,“哪些课考核简单、哪些老师要求不严格”就去抢这门课,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这门课;还有要选不流汗、不晒太阳、室内的和轻松的项目以及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抓住任课教师特别是室外课不经常点名的常态,为逃课埋下“伏笔”。

1.4 任课教师缺乏“安全感”

体育运动以身体参与为主要特征,以身体活动为外在表现形式,其自身所带有着特殊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安全问题。[10]所谓的“安全感”是指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劳动或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内在保护机制,可以体现在物质、精神及心理领域。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然而劳动和体育锻炼随之减少,导致当前学生体质健康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一旦练习强度、负荷稍稍增加,可能导致大部分学生“罢学”现象的产生,从而使体育课无法正常教学,延长教学进度,打乱教学计划。安全隐患是教学过程中的禁区,是教师“谈责色变”[11]的后顾之忧,而学生在体育课上猝死事件屡屡发生,任课教师怕出问题担当责任,而学校层面对这一问题,一直避让三舍。

1.5 组织管理缺乏科学性

组织管理制度科学性决定了“三自主”教学模式的运行效率。“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施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要求特别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就能具体操作的。[12]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高校教务系统的完善程度参差不齐,没有健全的体系。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时间和教师上课内容偏差,错位状况频繁发生,与组织管理的科学性相脱节,使学生处于被迫或被动选择的状态,严重缺失其科学性,违背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由于管理制度的缺陷,部分教师缺乏专业性,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教师“兼代”课程现象普遍存在,更有甚者,“理论派”老师上“技能课”日益突显。而学校组织管理者对体育课炎陌的态度以及教师工作态度发生转变,使“划水”课现象严重。

2 新时代时期“三自主”教学的发展出路

2.1 构建“共生”范式

“共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应用并兴盛于生物学研究,之后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并盛极一时。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唇齿相依的联系,这种共生现象同样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共生理论”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借用,“共生理论”是以共生哲学为导向,以物质共生现象的客观存在性为判断依据,探析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一般规律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社会科学领域基本问题的研究工具。[13]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内在逻辑与外在价值传递的手段。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三自主”教学解决了由恢复高考后,学生人数迅猛增长的历史问题,使高校体育课正常、有序且完整进行体育教学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物质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精神需求的极大变化,体育教学要求的极大改变,从而使“三自主”教学模式日渐显露出不足与缺陷,即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学生体质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以及与时代之间是否有效适应的矛盾。鉴于此,为构建迎合时代特征,契合体育教学模式,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时代导向,以“怎样培养人”为教学依据,深度融合“共生”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共生”范式将顺时而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维理念、新的分析路径、新的理论视角(如图1所示)。以新时代为时间节点,以“三自主”教学现实出路为理论依据,结合各高校体育教学现实条件为物质支撑,旨在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学生体质现实情况(教学效果)之间的“共生”范式。其“共生”范式是集完善体育教学、培养良好的思想品格、树立终身体育理念相结合的过程,凸显了“以人为本”“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原则,也是紧扣“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的有效“共生”发展,助力于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树立科学体育价值取向,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进一步改革,助力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的稳步实现。

图1 时代教育“共生”范式机理

2.2 “三自主”教学的优化路径

2.2.1 健全课程内容衔接体系

健全课程内容衔接体系是解决其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学过程中有序性和整体性问题的关键技术路线之一。首先,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并遵循客观规律,把握教育学原理,完善体育课程理论,而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有效促进。[14]从而构建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使之有效地衔接,并最大化发挥体育教学的当代社会价值和育人使命。其次,健全课程内容标准化体系要立足于体育学科层次性、阶段性,以教学内容为基线,将教学内容依据性质、难易程度、适宜对象划分层次及阶段,同时体育课程的目标也要具有阶段性[15]。推动课程内容有机衔接,促进体育教学发展,助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换言之,在学校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体育目标及任务,具有阶段性特征,然而教师知道在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以及“是否有进行理论学习”是形成体育课程内在逻辑和外在有序性的有效衔接。最后,可以将体育课教学内容分为模块化并设计难度等级,学生在网上选课时,可根据自身实际状况进行模块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还可以使学生有效分流,节约教学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强化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

2.2.2 构建一体化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9],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构建一体化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化解当前片面、单一的评价制度与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从而科学、有效、多元、系统以及公平公正地解决现行评价制度所呈现出来的诟病与弊端。并且促进学生体育考核评价制度的公平,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另一方面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强化“三自主”教学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地位。首先,基于本位评价与关联性评价相结合。第一,立足于学生本位价值,从学生身体健康出发,其评价包括身体机能水平标准、运动项目理论知识标准、运动项目技战术水平标准;第二,立足于关联价值,从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其评价内容包括运动心理承受水平。其次,基于阶段性评价与系统评价相结合。第一,对学习各个阶段进行本位评价与关联评价,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第二,对学生体育认知结构、运动能力及水平、精神状态和心理等制定评价标准。再者,基于自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其评价范围包括:一、从评价对象出发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社会;二、体育学科出发包括: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态度等。同时应与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这样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会更客观,更有实效性。[16]最后,基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践行因材施“评”的针对性原则。对于那些因病、因事和因残等原因参加补考或“不用”考试的学生,针对他们自身原因提出人性化的考核评价方法。例如,进行理论学习并考核,降低考核评价标准,开设体育保健课程,针对学生自身条件为基础开发新的运动项目等,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思想道德情操和终身体育价值观念。

2.2.3 优化选课方式与开发校本资源

优化选课方式与开发校本资源有利于改善学生在选择上的盲目以及“随波逐流”的思想,并做出理性思考。首先,高校应加强对教务选课系统的管理,优化选课路径与方式,简化选课程序,提高选课效率,减少选课项目与学生上课时间以及任课教师时间空间的错位,使之保持三者间最大化的相互适应与匹配;再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通过集中学习、线上线下的宣传指导以及文件形式等强化学生“自主”选择;最后,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原则,结合地方特色体育文化为基础,开发更多的适合学生、教师和学校现实情况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通过优化选择方式与开发校本课程,遏制了学生盲目选择现象的产生,强化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充分的体现“三自主”教学的优势,并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完善,助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

2.2.4 完善教学责任制度

完善教学责任制度是强化教师“安全感”的物质保障,亦可以来源于学校的政策层面、物质层面、心理层面。首先,从政策层面出发要完善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牵头,教师执行,使学校或教育部门成为教师的“安全感”,并有效去“风险”担“责任”促发展;其次,从物质层面出发,建立、健全教师保障长效机制,通过物质奖励或学校认可等,激励教师责任性教学;再次,从心理层面出发,通过心理辅导,明确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勇于担当,不具风险;最后,健全教师淘汰机制,以硬性指标与人性化评价相结合,引导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激励教师承担教学责任;由此,责任制度的完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促使老师更认真负责的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2.2.5 规范组织管理制度

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之间是否相互适应、相互契合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其体现出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与科学性相脱节。规范组织管理制度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规划的过程,是教学过程科学性延伸的重要保障,亦可以规范教师教学。并且在“三自主”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17]首先,制订相关规范,强化教师职业精神,培养体育情怀和职业品格,杜绝“划水”课,打“人情分”的现象发生;其次,加强教师职后培养,提升综合能力与素养,为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和专业技术“锦上添花”,迎合学生多样的要求,并提高教学质量;最后,通过规范组织管理制度,转变学校“重文轻体”和教师“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促进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契合,以提高其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结语

在“旧”时代,“三自主”教学模式不负重托,挑起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原理,解决了教学的“数”急剧增长的问题,并为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的到来,新的问题教学的“质”也随之显露,“三自主”教学模式重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担当。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学生体质现实情况(教学效果)之间的“共生”范式机理,契合时代特征转变体育教学方式,实现两者和谐、高效的共生发展,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成果最大化,并成为推动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引擎,谱写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助力新时代教育强国梦的新路径。

猜你喜欢
共生体育评价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