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效能及与子宫内膜厚度的关系分析

2021-11-13 08:00徐亚端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敏感度宫腔镜

徐亚端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会对患者工作、生活、心理状态以及生理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急性和严重出血的患者,甚至需要紧急手术治疗[1,2]。目前,国际妇产科联合会的分类系统中指出,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医源性等[3]。由于出血原因较多,因而及时明确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以及无创性等特点,但是影响诊断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如显影不清晰等导致超声图像出现异常改变,从而增加了漏、误诊发生率[4]。宫腔镜是妇科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宫内疾病的常用工具,在进行宫腔镜检查时,可以直视患者整个宫腔,提供了对可能因扩张和刮宫而漏掉的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的可能性[5]。多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效果优于超声检查[6,7],但子宫内膜厚度与异常子宫出血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效能以及与子宫内膜厚度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86 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 岁;②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③治疗前均接受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宫腔镜检查;④能够顺利完成检查。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者;②入组前接受治疗者;③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④伴有产褥期或妊娠期相关出血者;⑤伴有肛门、泌尿道或者阴道出血者;⑥宫颈或者血液疾病引起的出血者。186 例患者年龄29~68 岁,平均(44.71±5.34)岁;病程2~10 个月,平均(3.79±0.23)个月;临床表现:绝经后出血27 例,持续性出血44 例,月经不规则68 例,月经过多47 例。

1.2 方法选取日本Olympus 公司生产的硬管型宫腔镜进行检查,直径为5mm,并配有手术器械、冷光源、液体膨宫灌流装置以及电视成像系统,将0.9%氯化钠溶液作为膨宫介质,膨宫压力在90~120mmHg,流速为260ml/min,电凝功率和电切功率分别设置为60W、90W。在进行宫腔镜检查前10h,于阴道后穹窿处放置米索前列醇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患者取截石体位,充分暴露宫颈,于阴道后穹窿处放置2 片米索前列醇片。月经干净3~7d 后进行检查,通过阴道将探头置入患者子宫内,观察宫腔颜色以及两侧角输卵管口,查看宫腔是否出现粘连等情况,宫底、宫颈以及宫前壁有无病变,了解子宫内膜有无息肉、增生、炎症、癌变,并做好准确记录。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患者子宫内膜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统计异常子宫出血原因,计算宫腔镜检查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异常子宫出血原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并分析子宫内膜厚度与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 分析,通过四格表法计算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常子宫出血原因分布186 例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子宫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内膜增生83 例(44.62%),子宫内膜息肉61 例(32.80%),子宫黏膜下肌瘤21 例(11.29%),子宫内膜炎14 例(7.53%),子宫内膜癌7 例(3.76%)。

2.2 宫腔镜对不同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效能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84 例(误诊5 例),漏诊4例;子宫内膜息肉64 例(误诊5 例),漏诊2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2 例(误诊2 例),漏诊1 例;子宫内膜炎14 例(误诊2 例),漏诊2 例;子宫内膜癌8 例(误诊2 例),漏诊1 例。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增生的敏感度为95.18%(79/83),特异度为95.15%(98/103),准确度为95.16%(177/186);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96.72%(59/61),特异度为96.00%(120/125),准确度为96.24%(179/186);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敏感度为95.24%(20/21),特异度为98.79%(163/165),准确度为98.39%(183/186);子宫内膜炎的敏感度为85.71%(12/14),特异度为98.84%(170/172),准确度为97.85%(182/186);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85.71%(6/7),特异度为98.88%(177/179),准确度为98.39%(183/186)。对不同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效能见表1。

表1 宫腔镜对不同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效能(例)

2.3 不同异常子宫出血原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为(6.38±0.55)mm,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的(2.34±0.56)mm、子宫内膜息肉的(2.45±0.57)mm、子宫内膜炎的(3.46±0.59)mm、子宫黏膜下肌瘤的(3.29±0.6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181,P=0.000),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同异常子宫出血原因与子宫内膜厚度相关性观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率与子宫内膜厚度均无相关性(r=0.217、0.062、0.101、0.124,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率与子宫内膜厚度呈显著性正相关(r=0.761,P<0.05)。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主诉症状,目前异常子宫出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子宫内膜癌、良性病变、癌前病变以及非器质性病变等疾病有关[8]。从临床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异常子宫出血原因多以子宫良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等)为主,子宫内膜癌发生率相对较低[9]。本研究结果显示,186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主要病因为子宫内膜增生占44.62%,其次为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分别占32.80%和11.29%,子宫内膜癌最低占3.76%,这与欧阳艳华等[10]的研究结果相近。

近年来由于器械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宫腔镜诊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宫腔镜诊断借助微型光学系统(透镜或光纤直径<4mm),不仅提高了适应证范围和诊断成功率,而且相关疼痛也明显减轻[11]。宫腔镜检查可以在直视下对宫腔进行观察,能够对宫内病灶部位、病灶性质及与子宫肌层关系等进行详细观察,由于宫内病变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图像,因而宫腔镜检查诊断宫内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12]。

本研究表明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宫腔镜检查具有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当的效果。有学者指出,宫腔镜检查直视下定位活检,能够避免传统盲目刮宫造成的漏、误诊,可以作为宫腔内病变诊断的金标准[13]。但由于宫腔镜检查属于形态学检查,无法代替病理学诊断,例如非典型增生内膜,单纯进行宫腔镜检查可能导致漏、误诊[14]。本研究中,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在90%以上,对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在85%以上,由此可看出,宫腔镜检查对不同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效能较好。

子宫内膜是子宫壁主要构成部分,受机体雌、孕激素分泌的影响出现明显周期变化,当子宫出现病理变化后,子宫内膜的厚度也会出现改变[15]。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表明不同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有明显差异,而且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厚更加明显。通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率与子宫内膜厚度呈正相关。对于40 岁以上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异常子宫出血需要及时有效的评估,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或癌前病变。

综上所述,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效能,子宫内膜癌患者异常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厚度存在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敏感度宫腔镜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