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人道理念培育与传播策略研究——基于南京医药类院校的调查

2021-11-13 12:02陈,王安,张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道红十字红十字会

■ 卫 陈,王 安,张 敏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市红十字会,江苏 南京 210018)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通常认为其起源于19世纪的索尔费里诺战役。瑞士商人亨利·杜南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受伤士兵的痛苦,在其倡议下最终促成了红十字会的成立,人道主义被描述为“不加歧视地救护冲突的受害者”。国际红十字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道主义活动从战地救护也逐步拓展到了救助救援、志愿服务等诸多领域[1]。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培育和传播红十字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公众身心健康,涵养道德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中国红十字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全面做好学校红十字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其中,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精力旺盛,是人道主义工作重要的依靠力量。而救治患者的疾病与生命、尊重病人的权利和人格也是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医药类院校开展人道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南京三所医药类院校大学生人道理念认知和行动参与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红十字工作在高校的开展情况,为提升大学生人道理念的培育和传播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2020年11月—12月,课题组在南京三所医药类院校大学生中进行分层抽样,共发放380份问卷,回收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54份,有效率为97%。

(二)问卷内容

课题组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并通过专家咨询,形成预调研问卷。在经过试调研后进行了修改调整,确定了最终的问卷。此次问卷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宗教信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参加公益类社团和月平均消费;第二部分是关于人道主义知识的知晓情况,通过专家咨询确定为10题,主要包括红十字运动的由来与发展、国际人道法的核心内容、红十字会的机构性质与职能等问题,答对6题及以上为知晓情况良好;第三部分是人道教育的态度,包括获取人道知识的途径、对人道教育形式和人道法传播的倾向性;第四部分是人道行动的参与情况,主要包括在应急救护培训、无偿献血,以及社区志愿服务领域的参与意愿和行为。

(三)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整理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率、构成比,不同组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对354个样本进行汇总:从样本结构来看,女性(54.0%)略多于男性(46.0%);年级分布中,一、二年级学生占比52.5%,人数最多,大三及以上高年级本科生占37.3%,研究生比重最低,只占10.2%;样本人群按专业类别,人数由多到少分别是药学类(37.6%)、人文社科类(26.3%)、医学类(21.2%)和其他类(15.0%);政治面貌是共青团员的占了绝大多数(87.9%),中共党员(8.2%)和群众(3.9%)占比较少;绝大多数同学(90.7%)无宗教信仰;独生子女(55.9%)则略多于非独生子女(44.1%);参加公益类社团的只占少数(7.6%)。此外,月平均消费1000—1999元的最多(42.4%),2000—2999元及 3000元以上的分别占比30.5%和22%,1000元以下的最少(5.1%)。

(二)调查对象人道主义知识知晓情况

根据表1的结果,调查对象对于心肺复苏的处理原则的知晓率最高(86.4%),对于红十字运动的由来和发展的知晓率也都超过了60%,对于红十字会的核心职能——“三献”工作内容的知晓率达到56.5%。国际人道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的知晓率则较低,分别为49.2%和26.8%。我国红十字的机构性质应该是群团组织,该问题的知晓率最低,只有26.8%。

表1 调查对象对红十字及人道主义知识知晓情况

共有234位同学答对6题及以上,视为总知晓情况良好,比例为66.1%;120位同学答对5题及以下,视为知晓情况差,比例为33.9%。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调查对象对于人道主义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见附表1。结果显示,专业类别、是否参加公益社团以及月消费水平不同的调查对象在总体知晓情况上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医学和人文社科类学生知晓率显著高于药学类等专业学生知晓率,参加公益社团的学生知晓率显著高于没有参加的学生的知晓率,月消费水平中等的学生知晓率显著高于消费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学生。

附表1 人口学特征与人道主义知识知晓情况的交叉列联表

(三)调查对象对于人道教育的态度

由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道知识的最主要来源是互联网(40.4%),其次是学校的相关课程和活动(25.1%);针对“国际人道法是否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问题,表示赞同(55.1%)和非常赞同(9.0%)的人数总计超过六成;而对于“最乐于接受的人道教育形式”,“实地参观体验”(40.1%)和“情境模拟”(33.6%)成为主要的选择。

表2 调查对象对于人道教育的态度

(四)调查对象人道行动参与情况

本文从参加应急救护培训、无偿献血以及志愿活动三方面评估大学生人道行动参与情况。如附表2所示,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参与率最高,达到41.5%,但是获得救护员资格证书的只有13.0%,其中医学类专业同学占绝对比重。将选择“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受访者视为具有无偿献血意愿,总计比例达到74.8%,与之相对应的,只有30.8%的被访者有无偿献血的经历。志愿活动的参与比例是22.9%,其中大部分(76.5%)是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也有17.3%的受访者是基于志愿主义。

附表2 调查对象人道行动参与情况

三、讨论

(一)人道事业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群众组织,是政府在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从调查结果看,尽管受访者几乎都听说过红十字会,但只有大约1/4的受访者知道红十字会的机构性质,对红十字会的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也不令人满意。人道不等同于慈善,红十字会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慈善机构。一百多年以来,红十字运动超越肤色、国别、意识形态、阶级等障碍,汇集各种资源服务于处于危难的群体,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这种人间“大爱”是红十字独特的文化和基因,并且其工作内容随着实践需要还在不断丰富发展,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引导公众对红十字会有更立体的认知,避免宣传工作出现空洞化和泛化。

(二)高校公益类社团有助于人道知识的传播

调查发现,参加公益类社团的学生人道主义知识知晓情况显著好于未参加者,良好率高出20个百分点。通过个别访谈也了解到,除了校红十字会,还有一些志愿服务团体也会不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培训应急救护知识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道素养。

(三)国际人道法教育任重道远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有超过六成的被访者认为国际人道法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事实上战争并不会从此消失,人道法强调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人的生命和尊严的重要性,但在和平时期传播国际人道法,是《日内瓦公约》及其他国际人道法条约规定的缔约国的主要义务之一[2]。许多国家不但向政府官员、人道救援机构和人权机构、媒体人员、卫生人员和一般公众提供国际人道法培训,还将国际人道法纳入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公民教育课程中。但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国际人道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受访者知晓率都不到50%。据了解,三所高校的校红十字会也并未设立人道法宣传的部门,由于缺乏师资和好的课程内容,也未开展过专门的培训活动。

(四)大学生人道行动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调查结果显示,应急救护普及培训覆盖面比较广,许多受访者在中学阶段就接触过。但对于医药类院校大学生而言,在危机时候具有实际操作的技能也十分必要。据了解,学校所在的区一级红十字会每年都会派应急救护骨干师资来学校开班授课,结课后颁发救护师证书。由于培训人数有限,许多非医学专业的同学并没有机会参加培训。此外,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每年都会派献血车进校园开展献血活动,调查中发现不少受访者并不知情,有献血意愿也不知道怎么献,如何把这部分志愿者群体吸纳进来,同时在献血活动中更好地宣传人道知识和理念值得研究。

四、大学生人道理念培育和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一)加强对高校公益类社团的指导和支持

高校公益类社团是人道理念传播和践行的重要载体,要让社团活动发挥影响力,离不开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红十字会等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以形成工作合力。学校应配备专业教师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阵地作用,并在场地、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应把人道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设置选修学分,遴选人道教育实践基地,并通过社团牵头定期组织大学生参观生命体验馆、特色红十字社区建设,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并帮助易受损群体。各级地方红十字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为高校培养骨干救护培训师,让大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接受系统的救护培训和考核。搭建各高校红十字活动的交流平台,通过知识竞赛、辩论赛、训练营等活动营造宣传氛围,发动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各项志愿活动。

(二)推进高校人道法师资和课程建设

国际人道法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将人道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和公民责任感。然而由于缺乏师资和成熟的课程内容,人道法教育是目前人道理念培育和传播的薄弱环节,《通知》中也明确把传播中国红十字会法和国际人道法作为大学阶段学校红十字会的重点工作。人道法师资来源可以考虑从大学思政课或国际法领域的教师中遴选,并由省级或市级红十字会集中进行培训。“探索人道法”项目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为13—18周岁青少年设计的一项全球教育项目,可以以该课程内容为基础,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发适合大学生群体的人道法课程。当然人道法的知识学习不是唯一目标,培养思辨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更为重要。要将人道理念融入学生认识中,要求授课教师真正用心去研究课程,更多采用互动式、情境模拟(如“瑞德十字”游戏)等教学方式[3]。

(三)对人道领域先进个人和集体加大宣传和激励力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身边的感人事迹更能激发人们的同理心。对在应急救护、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人道领域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要加大宣传力度,高校每年可以开展“人道之星”和优秀志愿组织的评选活动,并通过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对于在人道领域品学兼优的先进个人设立专门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此外,当前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在大学生中普遍开展,但商业类项目一直是主流,可适当增加公益类项目的比重,对于好的公益项目可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以加速孵化和落地。

(四)借助互联网进行人道传播和资源动员

互联网具有传播快、形式新、受众广的特点,青年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和接受度都比较高。除了在重要节假日和纪念日举办线下宣传活动以外,应不断探索借助互联网创新人道传播方式。目前许多高校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校园传递红十字信息、传播人道理念的重要渠道,但总体而言存在信息量少、内容更新慢、阅读量和影响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开辟专门的版块系统宣传红十字文化,将同学们自己拍摄的优秀公益短片、微电影在平台上展播;另一方面注意及时更新推送内容,不论是原创还是转载,通过挖掘国内外热门事件中的人道因素进行宣传,让受众学会从人道的视角去关注时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道情怀。

此外,大学生群体是志愿服务的重要依靠力量,把分散的人道资源集中起来并且灵活高效透明地运作,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应用。目前南京市红十字会开发了无偿献血志愿者智慧管理平台、“一键呼救”APP、“红十字衣物捐赠”微信小程序等,在传播人道理念的同时实现对人道资源的高效整合。在集合以上功能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开发志愿者智慧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不单提供注册登记、活动发布、在线培训等服务,还能建立志愿服务考评体系,管理者可在线审核志愿者服务时间、星级晋级等情况,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长转化为今后可以享受的志愿服务。依托互联网可以实现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精准化管理,同时提高了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打造出互利共赢的人道事业发展新生态。

猜你喜欢
人道红十字红十字会
论陶德麟先生的人道主义思想与人道情怀
父亲(新韵)
感恩与你同行的人
红十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人道人性人文的诠释
新版《红十字会法》有哪些变化
福建红十字会与福州塔亭医院抗战救护往事
鱼龙混杂“红会”医院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历届世界红十字日活动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