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学院“教学研”的底层逻辑研究

2021-11-13 09:36赵婷
时代商家 2021年30期
关键词:商学院研究生人才

赵婷

摘要:2020年至今,从中央到地方,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提出全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商学院作为“培育市场精英的黄浦军校”,“教改”的要求只能算作是底线,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将同行竞争引作助缘,以参鉴同道来成就自己;同时将市场需求的迭代视为活力源泉,“洞察态势、结构凝练、适应拓展”,也是商学院教学研每个环节每项工作的底层逻辑。

关键词:洞察;结构;演绎

引言:

近来,从教育部到地方政府、教委,针对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办学宗旨、培养模式与目标、成效考量标准等都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来自同行竞争升级与学员/市场诸方面的需求迭代的压力与挑战,也从教学研各环节考验着商学院自我革新、挖掘潜能、继往开来的意志与能力。只有将对市场发展的预见、把握之道与解析、应对之术紧密结合,才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持续不断创新并输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赢得未来”的智慧、方法和中坚力量。

一、洞察——从环境到本体

2020年9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育人为本,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改革驱动,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各省、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据此陆续出台了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现状和未来需求的指导、规范性文件,贯彻部委精神,指导落地实施。

对“与贸同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而言,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践行着“强本育人,改革创新”的立院宗旨和办法思路。在对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的审视与参照中,既能认证到值得肯定与欣慰的方向与成绩,也能预见到亟待应对的挑战和争取的机会。我们必须尽举全员之心智,广览全息之情态,详谋全局之方圆——从政策趋向到学术前沿,从院校建设到区域发展,从招考授课到游学调研,从工作日常到生活交际……不拘其形制如六书之注我,不厌其细琐皆精进之裨方。

二、结构——从形式到内容

在去年年底的“盛典”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教授明确提出了他对中国商学院改革的看法:首先要把只顾埋头本专业(教学研)努力转向以市场经济系统性为导向的复合型体系建构和人才(能力)培养,比如商学院的业务训练要像思维训练转化,以增强人(学员)在未来的适应性。其实长久以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六大学系相互支持,从以管理视角融合金融与财务管理,强化管理与会计优势学科的融合,到把握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管理与大数据、互联网、新技术的融合,再到提升经验迁移与实践导向,对接企业实踐和校外导师资源,推动商科产学研深度融合,强有力地支撑起了具有贸大特色的商科教育体系的持续完善……那么作为出身著名学府、拥有学科和人才特色、学术成果与同业信誉积累雄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复合、跨界、产学融合都渐成“标配”而非优势的当下,又该如何切实而持续、创新而高效地提升适应性?

世界著名商学院的教育模式的共同点之一是“以需定产”,即根据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备全面管理意识、专业的财经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据此,笔者认为当下可以着力提升和突破的“结构点”大致有三:

(一)学术与教程系统的更新

世界著名商学院的教育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点——“以需定产”,即根据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备全面管理意识、专业的财经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不止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所有高校的商学院都“先天”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学科、学术背景支撑,同时拥有一流专家领衔、高资历、多梯次的精英教师队伍,他们既是学术领域的“千里眼”,也是实践领域的“顺风耳”——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商学院几乎都是所在高校的“YAN(颜/研)值担当”。健全且善用这个精英团队,有机而系统地将学术前沿与市场趋势结合到商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来,有序地改良、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实现优质新知、精准方法和长期价值的持续输出。

(二)智库与案例资源的集成

科技、法律、金融加商科是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异的商科人才既需要全面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丰富的市场实践。而以实践认知和体验性理论学习为基础,利用不同学科营养和社会资源,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便是产学研合作教学的要义所在。从这方面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过往的建设实践中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资源储备与经验积累——自2007年即创设了MBA、MPAcc校外导师项目,广揽各专业领域专家学者、产业实体领军人物,并不断完善项目制度建设,增强各方面的信任度与凝聚力,深化产学融合和资源整合,为教授、学员了解技术、产业发展动向,接触市场、运营实际问题创造充分机会和广阔空间,提升教、学、研整体运营的素质与效用。

(三)学员与校友交流的机制

常有人说:一所商学院实力最终是通过其毕业生的实力来体现的。尤其对于MBA系列的学员来说,能够选择从工作岗位重新回到校园,即表明他们保持研究的精神和求索的渴望,希冀不断加强自己对科技、贸易、人类生活发展趋势的洞察、理解与判断,并实现事业成就与人生价值的飞跃。这样一群人聚合到商学院来,又奔赴各自的岗位与生活,既多元又一致,既孜孜以求又潜能无限。学院输出的知识含金量是引领他们未来的利器,学院构建的共享资源群是成就他们事业的道场,学院营造的相励相亲网是滋养他们身心的源泉。而他们所回馈给学院的,是市场业绩,是行业声誉,是鲜活不息的事业成功例证和人生追求图景——将校友交流互动体系化、人性化,是当下商学院工作中不可轻忽的一环。

著名现代企业管理学专家陈春花教授曾经指出,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管理能不能塑造出一个真正更有灵魂、更有意义、更有创造力、更有效的工作场景。对新时代企业是如此,对新形势下的商学院亦如是。教与学始终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一体两面,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开创商学院教育新模式、新里程,“研”便成为全员、全息、全局完善和巩固机构建设的关键词和主动脉。在“博学、诚信、求索、笃行”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训引领和激励下,国际商学院要共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聚合、培育、支持广大洞悉国情、民情、商情,抱负自强兴业心志和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才的智能枢纽、共赢平台和精神绿洲——能够置身、贡献其中,与有荣焉。

三、演绎——从厚积到薄发

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这不仅仅体现在招生规模数量上(如图1所示),更体现在对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上:

2013年,出台《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2014年,“五位一体”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立;2015年,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发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启动……可以说:量与质齐头并举、相辅相成是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显著特色,同样也是我们面对未来进程改革的基本诉求和审度标尺。

另据统计,2012—2019年,高等教育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5万亿元,年均增长7.9%,超越GDP增幅。同期,教育部积极推动高校对接产业,实施越来越多主动布局的举措,成效显著:2014年,8家企业发布项目245个,提供经费和软硬件支持1200万元;2018年,1094所高校与498家企业合作立项17608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77.44亿元,经费支持约6.41亿元;2019年,近800家发布项目3.7万个,为1100多所院校提供经费和软硬件支持达112亿元,在项目数量、项目质量、项目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实现了巨大飞跃。实践已经证明:产学研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学用转化,拓展了高质素人才的培养模式,对经济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得到切實地贯彻与实现,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以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商学院,更加需要到企业中了解现实运作流程,结合企业需求寻找攻关课题,从合作中找准培养方向、汲取教育素材,并采取教学操作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增强学校在企业心目中的信任度,同时为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实际、深层问题创造契机,对擅长理论研究的学员强化实践知识,增强选定课题、探索解决方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员着重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造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做到术尽其能、事尽其利,人尽其用。

四、结束语

“当资本、能力、知识和业务模型相契合,跨界体系就完成了。在这个共生业态当中,各部分可以真正组合起来,去创造比个体更强大的能力和水平。”国际化一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核心和特色,国际商学院更在“十三五”发展战略中强调其立院宗旨和目标就是培养未来全球化商业领袖和创新人才。而国际商学院院徽则是由三个A和三颗钻石组成的,分别象征一流商学院、一流师资和一流学生——选拔国际化方面最好的(商科)教师,集成国内外商学院最新教材和专属案例,造就国企集团掌门、商业银行行长、资本市场精英、跨国公司高管、企事业管理骨干同道人,让院徽上的“三颗钻石”实至名归,齐心协力,成仁济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N]教研〔2020〕9号,2020-09-04.

[2]黄宝印.适应发展新常态 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1-6.

[3]王建聪.技术应用类高校财经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初探[J].科教导刊, 2015(18):54-55.

[4]陈春花.解码未来领导力——codes模型及其内涵[J].清华管理评论, 2019(01):9.

猜你喜欢
商学院研究生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法国公布2018—2019学年高等商学院排名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e road crash fatalities in Australia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