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短剧创新的若干思考

2021-11-14 08:53
声屏世界 2021年3期
关键词:快节奏短剧媒介

互联网的变革打破了人们接收讯息的阻隔。在快节奏化、碎片化的时代下,以互联网、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环境正面临巨大的变化,短视频占据网络视频的主流,短视频平台日益壮大,短剧以崭新的形态步入人们眼帘,“短”伴随着时代特性正在颠覆传统的价值习惯。

互联网变革下短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下现状概述

信息技术革新下的网络现状。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增加,网络视频观看时长也大幅增长,浏览观看网络视频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娱乐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人次,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人次,互联网普及率达67.0%。其中,截至2020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18亿人次,占网民整体的87.0%,用户规模较2020年3月增长5.8%。现如今短视频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它正在逐渐成为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功能。

互联网变革下的新媒体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下新媒体环境已然成为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传播现状,人们处于信息技术的包围之中,网络信息具有覆盖广泛、传播及时、内容复杂、交互便捷等特点。互联网也迎来大变革,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驱动下,新互联网势力快速壮大并对现有互联网势力造成巨大冲击,移动互联网红利枯竭,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上市,短视频已经成为竞争的重点。在这个快节奏化、碎片化的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视频用户的观看习惯随之改变,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催生了短视频的发展,短视频取代大批受众的观看思维模式,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西瓜短视频、火山小视频等播放平台更是收割大批网民。网络视频的格局已然被短视频悄悄改变,短视频正在成为网络视频的主力军。

“冷热媒介”下受众的讯息渐离。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两个著名概念“冷媒介”与“热媒介”。“冷媒介”指的是诸如手稿、电视、电话、口语等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的媒介讯息,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热媒介”指的是诸如印刷品、拼音文字、电影、广播等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的媒介讯息,接受者不用进行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热媒介的参与度低,冷媒介的参与度高,“清晰度”和“信息”一样,麦克卢汉所谓的参与并不单单是思想意识的沉浸,而是指媒介调动了人们感知的方式。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谈及到那喀索斯神话,“那喀索斯自恋”的神话告诉我们那喀索斯并不是看到自己的形象而走向毁灭,他是被技术的麻木效应所摧毁。其实在互联网变革的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浏览讯息时也会因为麻木而陷入“昏迷”。在冷热媒介的讯息传达下,短视频的灌输式讯息投放易麻痹受众的感知方式,从而在快节奏化、碎片化的浏览过程中不断剥夺受众思想感知的延伸机会。

短视频迅速发展的内外优势。互联网变革促使短视频在新媒体环境下鏖战正酣,诸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展迅速的原因一方面是互联网的变革带来的技术终端支持、信息传播覆盖为平台发展提供用户基础与产品赋能,在新媒体环境下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态势;另一方面源于其具有浏览便捷、创作门槛低、时长精短、互动性强、用户分众化、娱乐社交属性、个性化投送等优势特点。在此环境下的电视剧进军网络平台后逐渐迎合市场生产出短剧系列模块,备受网民青睐。

短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之处

快节奏化的叙事模式。当下多数短剧的叙事结构依旧按照传统的戏剧式结构的起承转合的故事发展脉络进行创作,短剧将传统的戏剧式结构的起承转合所表现的“冲突律”顺序:交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五部分进行结构内的情节建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矛盾冲突的铺垫安排,以人物遭遇为依托进行展现。

例如网络短剧《我是余欢水》,现实主义题材下采用典型商业电影叙事手法:小人物逆袭的主流剧作范式。将一个经过打击走到人生低谷的小人物成功翻身的故事设计的短小精悍,其传统戏剧结构式叙事模式下情节跌宕、人物生动、剧情紧凑。《我是余欢水》在叙事结构快节奏化把握拿捏得巧妙之处在于把各种问题都集中在余欢水的人物塑造上,在他的人生际遇上拓展了不同的纬度,既深刻地揭露社会问题,又避免了群像塑造的泛化,同时人物的命运带动叙事的节奏,叙事的发展又丰富人物的形象。这种叙事模式结构内的革新表现为人物形象的塑造依附与剧情反转式处理。一改传统电视剧由台词堆砌而成的情节悬浮、故事空洞、人物泛化。叙事模式上的快节奏化呈现出寄托人物塑造叙事、密集铺设情节冲突、合理把控剧情反转等特点。

高频戏剧冲突点剧作设置。短剧往往通过戏剧化的故事提炼、反转设计、高频输出、跌宕演绎,把控受众情绪,调动受众欲望。系列短剧时长不一,没有统一化的范式要求,这造就了短剧长则20分钟左右,短则4分钟上下。基于时长的市场迎合化制作,使得短剧要想博得受众眼球、增加浏览量不仅仅需要叙事上的革新,还需要在戏剧冲突的安排上强化矛盾、增设反转的剧作设计。

短剧《我不是余欢水》中,短短22集将一个人物命运阐释得淋漓尽致。在婚姻生活上,老婆出轨,埋怨其谎话连篇、碌碌无能与他离异;在工作上,车祸导致事业逆转,被同事挤兑,是企业里销售业绩最烂的职工;在日常生活中,车祸事故,错诊为癌症,朋友借钱不还,还被家人催钱给异母弟弟完婚。这还不排除细节化的矛盾刻画,例如楼上装修扰民,余欢水多次理论无果;小区住户的狗不套狗链在电梯撒尿,余欢水与其理论反被驳斥至哑然无措;徒弟业绩比自己师傅好,被徒弟当众嘲笑;迟到、早退、蹭月饼,被公司领导屡屡拆穿、当众羞辱;儿子在娘家被小舅子侮辱;他爹仅把他当作摇钱树和吸血的对象,甚至在心情糟糕时去专柜买茅台都被骗。

短剧的戏剧冲突、矛盾设置与情节叙事一样,都要寄托人物的形象塑造,除此之外还要寄托剧作的戏剧矛盾反转式设计。例如,《世界奇妙物语》系列短剧将反转手法运用的巧妙,不仅表达形式屡次创新,就连反转的设置也独具一格。一集中的反转多达14次,短剧秒变“爽文”,令观众直呼过瘾。这种把剧作的技巧在单线叙事的电视短剧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剧本创作里非常经典的反转运用,这些短剧通过戏剧化的故事提炼、反转设计、高频输出、跌宕演绎,紧紧把控观众的观看情绪,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

前卫式的精品化制作模式。相比中国传统电视剧的缓慢叙事、剧情拖沓、人物泛化、感染力弱等“注水严重”的矫情臃肿现象,美剧、英剧甚至韩剧早就着眼于剧情叙事上进行创新,没有一点注水的趋势,剧情步步紧扣,一集的内容量就可以讲很多故事,试图用更精短的时间讲述优秀的故事。例如,美国悬疑短剧《埃博拉浩劫》,短短六集就完整地讲述了1989年华盛顿郊区出现埃博拉病毒,一名美国陆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试图在疫情蔓延到人类之前阻止疫情爆发的故事。再如日本言情短剧《老师,你不知道吗?》也创新式地用短短六集讲述了一个处于完全不同次元世界、乍看冰火不相容的两个人发展成为恋人的故事。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有着“东学西鉴”的特点,2020年5月19日,爱奇艺平台学习借鉴了美剧的精品化内容制作与创新型模式,推出悬疑类型剧场——“迷雾剧场”。“迷雾剧场”有《沉默的真相》《在劫难逃》《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非常目击》和《致命愿望》六部,它们对标美剧,从海报制作的风格、演员阵容的铺设、非线性的叙事性模式、人物形象的多元立体塑造、悬疑题材的氛围营造、剧情的反转处理等方面都细致打磨、力求精品。这种前卫式的“剧场化”模式是短剧的创新探索,未来的短剧定位势必更加精准、定向、高品质。

网络化的投放营销形式。短剧相比传统电视剧的缓慢冗长在当下以手机为互联网用户终端的快节奏化时代其时长与内容的短小精悍往往更容易占据市场。2020年4月6日,《我是余欢水》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视频同步播出,首播当天播放了四集之多,借势《都挺好》播出之后的“鲜活性效应”,依靠跌宕紧凑的剧情情节从而备受观众青睐,仅当天的平台播放数据就直接突破1700万。《特工别闹》凭借魏大勋的“明星效应”和无厘头的反转悬疑换位思考元素在腾讯视频一经播出也备受追捧。“迷雾剧场”推出的《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非常目击》《在劫难逃》《十日游戏》和《致命愿望》六部短剧,它们凭借精品化的制作、高配置的演员阵容迅速走红。以至于平台在进行超前点播的营销投放受众依旧欣然买单。

《同学你愁啥》《住手吧!关同学》《唐寅在异界》等“泡面番”网络短剧凭借竖屏的创新播出形式以及IP改编在腾讯视频以及各大短视频平台投放营销,也获得不少点击量。像《中二病会传染》《等锅开》《我们才不是兄弟呢》《鉴爱男女》《小哥哥有妖气》等网络短剧也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校园青春、搞笑无厘头、悬疑玄幻、都市爱情等不同风格的选择,搭配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高括性解说、视频番外篇制作投放、剧与剧之间的联动宣传等网络化的多元平台播出投放营销,使得短剧相比传统电视剧在当下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环境下更能吸引流量、抢夺市场。

结语

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下短视频在网络平台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重塑了用户的观看习惯,用户的观看习惯也延展了短视频的市场。短剧作为电视剧适应时代大环境的衍生产物有其自身的时代特性,短剧尝试打破传统电视剧中情节拖沓、靠台词堆时间、人物泛化等弊病,在叙事模式、剧作设计、精品化制作、播出投放形式等内容和形式方面不断地进行革新,着眼于市场前沿努力挖掘短剧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力求在新媒体环境的快节奏化时代打造网剧新格局,营造网络新生态。

猜你喜欢
快节奏短剧媒介
短剧暴富
跟我一起……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松弛
轮式战斗车辆在快节奏的动态演示现场
书,最优雅的媒介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探析电视栏目短剧《吴忠故事》之魅力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