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
——以歌剧《江姐》为例

2021-11-14 12:21陈思羽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江姐歌剧民族

陈思羽

(河南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歌剧历来是优雅的代名词。歌剧作为一门具有高雅艺术气息的文化,一是考验舞台艺术表演和创造的基本功底,二是将音乐、舞蹈和话剧融合在了一起。歌剧起初来自于意大利国家,意大利人用高昂的嗓音在贵族之间表达音乐结合诗歌所出现的另一种美,这种艺术创造出比音乐更加令人陶醉的氛围。后来,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歌剧传入中国,经过中国艺术家、歌唱家的改良与整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歌剧艺术。这种歌剧的表演形式在中国仅有百年历史,但是在此期间,中国人民用歌剧表达自己的生活,用歌剧记录民间事实与故事,百年来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作品,比如《白毛女》《刘三姐》《江姐》等家喻户晓的歌剧故事。本文主要是以《江姐》这一故事缩影为例,探究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歌剧《江姐》是把音乐、表演和西方歌剧成功融合的典型代表,具备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特色,也兼具西方歌剧的特点,用这种别致的方式演绎出战争的残酷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伟大、坚毅。以《江姐》为例,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审美理念、语言表达、民族力量、历史文化四个方面。

一、审美理念的传承及发展

审美理念是每个人对事物关于美的不同见解,上升为集体,便是每个民族对于艺术以及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并用符合自己审美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每个时间段、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艺术风格上会迥然不同,一方面是受题材内容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审美观念差异的影响,特别是在审美上日益形成的审美习惯和追求。歌剧一般作为一种普遍认可的艺术形式出现于各个国家舞台之上,而又常常是音乐、舞台表演和舞蹈的结合,但是,不同民族和地区又拥有独特的民族艺术气息,文化生活和审美习惯带有自己民族、地区的烙印。审美习惯的差异往往表现于台词、表演方式、剧情发展的不同,正因为有不同的审美情趣,歌剧艺术才日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审美差异最为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对角色塑造的差异。中国传统戏曲对角色塑造也各有不同,不同的人物依据角色性格、作用扮演不同的形象,这是艺术表演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安排手法。观众通过对角色妆容打扮以及角色定位便能知道表演的大致内容,这种表演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种习惯,渐而渐之人们在视觉上习以为常,在审美方面也就成为一种习惯。在中国歌剧《江姐》的表演过程中,歌剧《江姐》保留着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和戏剧表演,同时加入西方歌剧形式,其中有一桥段极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歌曲表演,多种特色的糅合起到了独具民族魅力的效果,进而将当时革命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党员不畏死亡,向死而生的英勇伟岸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音乐照旧使用大型民族管弦乐伴奏,但是,在伴奏期间重新编曲排版,融合大量现代理念和艺术风格,既完好保存了古老的音乐乐声,又不至于显得落后。舞台表演既有着传统舞台处理,又加入了现代灯光效果,既有民族特色又兼有当代审美升华,多种途径推进着审美理念的传承以及进步。

二、语言表达的传承及发展

语言诞生于劳动交往之中,不同民族和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说文字,例如中文、英语、日文等等。语言可以帮助人们区别各自的种群和民族,无论是口头流传,抑或是文字记载,都是通过语言这种形式传承古老文化。其中,语言自身也具备有独特的文化特点,是一个民族思想发展过程的重要表现,语言构成了文化大厦的地基,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被消灭了,这个民族就会倒塌。歌剧表演中唱的手法,必须借助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有语句、语气、语调、修辞手法、句子长短、民族特色等多种内容,歌剧正是恰到好处地传承和发展了语言。中国语言讲究咬文嚼字、意境高深,而歌剧表演亦是如此,歌剧唱出来要求发音标准、字正腔圆、情感共鸣。唱的内容要求能让观众听清楚,表达的情感也需阐发共鸣,让整个现场沉浸于歌剧的情感氛围之中,引人渐入佳境。

歌剧表演除了吐字清晰、情感饱满以外,唱的过程之中也应该加入方言,方言是一群人的身份证,这一群人语言刚表达出来,就能代表当地的文化风格和民族特色。现代电影中也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电影不单一以普通话为语言表达,往往喜欢根据背景直接用方言表述。同样,在《江姐》歌剧表演中有一段重庆方言的片段表演,杨二嫂用重庆方言的台词和歌唱将蜀渝地区女子的火爆脾气、伶牙俐齿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谐音也是传承语言的一种有效方式,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语言表述上自然也有许多幽默诙谐的闹剧,在《江姐》中有一幕因为谐音而抓错人的闹剧,在当时严肃的革命气氛中,又增添一抹轻松,以语言上的差异为反转,反而引得歌剧进入高潮部分,更显江姐等共产党人的伟大。语言在歌剧中的传承和发展,得益于编剧把民族语言编排到歌剧表演中,使得语言更能传达情感和民族文化,对于观众而言,也得到了视觉上的盛宴和耳朵里的美声。

三、民族力量的传承及发展

一个民族在长久的发展中慢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力量,有精神也有物质。歌剧作为一种艺术,主要是在民族精神上推动自身继承与发展。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民族精神的积累之深不言而喻。在与边境各国的来往中,古代航海通商的努力探索中,中华民族展现出独有的民族风格和魅力,正是这些魅力与风格奠定了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敢于求索、天下为公等众多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传承至今,许多故事已人人皆知、耳熟能详。歌剧的传入,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却是将民族精神表现得最为生动,通过歌剧结合民族故事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记忆,一个个英雄故事,如同《江姐》一样,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话,同时,也完整塑造出民族英雄的伟大形象。在歌剧《江姐》表演中,一是体现对压迫的反抗,敢于斗争,面对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劳苦大众勇于站起来抗争,尤其是共产党员不畏牺牲和敌人殊死搏斗,为大局舍小我的画面,表现了中华民族追求自由、敢于反抗的大无畏精神;二是加入女子反抗暴力和压迫的元素,女性自古就是受压迫的群体,在历史的洪流下被推到前沿,女子本是柔弱,在《江姐》中,女子不但加入共产党,与全国人民一起反抗压迫,更有江姐这般女英雄有洒热血、抛头颅的英勇气魄,展现了中国女性能顶起历史责任的自强不息精神。对人物的多重塑造,使得《江姐》获得观众喜爱,以歌剧表达民族精神同样也将民族力量推向前进。

四、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歌剧《江姐》创作于1962 年,成功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江姐》既蕴含有民族文化,又包含着当代艺术,成功将中国历史传承加入到当代艺术表演中,使得戏曲文化获得新的发展。

历史文化往往是在国家或民族之中广泛流传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一般而言已经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既有伟人创造的,也有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一经产生,便可以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对语言的使用和规范也有作用。因此,历史文化的形成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民俗习惯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方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等等都是文化在该地区和该民族精神上的反映。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民俗文化遭受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于外来文化应该吸收其精华,如果全盘接受而摒弃自己的民俗文化,就变成本末倒置。如何保护民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很重要,文化自信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认可和传承,在传承中理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背景。歌剧《江姐》把西方歌剧形式结合中国声乐文化、重庆方言,以蜀地民歌演唱为基础,加入表演的成分,歌剧不仅有了浓厚的地方风味,还伴有现代艺术视感,给人们一种全新的但极为熟悉的体验。《江姐》的成功证明历史文化能够以歌剧的形式获得传承与发展,也正是因为现代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完整结合,才使得《江姐》成为长久经典。

五、结语

经典之所以长存,是因为人们常看不厌,歌剧《江姐》作为中国歌剧的代表,因其独特魅力和民族风格给观众以深刻印象。中国歌剧的历史并不长,在一部部优秀作品的诞生下,可以看到中国歌剧的不断成长,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审美、精神和语言的另一种延续。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已经走近世界中心,中国歌剧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坎坷之后也会迎来美好的明天,最终带着中华民族的特色走向世界,为其他民族展现独特的中华民族魅力。

猜你喜欢
江姐歌剧民族
我们的民族
走进歌剧厅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