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腹心带”建设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典范

2021-11-14 12:45文图
绿色天府 2021年10期
关键词:重点保护德阳栖息地

○文图/ 梁 雪

生物多样性调查启动会

德阳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是成德同城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德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深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体制试点作为理顺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破解“九龙治水”,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积极打造以九顶山为腹心的岷山南段、龙门山中段生态屏障,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创新示范区(中国熊猫谷)”,充分实践“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德阳片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以下简称“德阳片区”)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南段,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腹心地带,具有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德阳片区面积59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490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105平方公里。涉及绵竹市和什邡市5个乡镇13村。公园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以大熊猫为代表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

顺利完成了自然资源登记,摸清家底。明确了公园的边界范围,完成德阳片区自然资源数据收集、调查核实、登记上图工作。其中有林地5.22万公顷,草地0.12万公顷,其他0.61万公顷(包括水流、荒地、工矿用地等等)。国有林地5.02万公顷,集体林地0.64万公顷。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基础数据信息。

清理整顿矿业权,恢复栖息地。结合中央环保督查,对德阳片区范围内的工矿企业实行全部关停,共清理关停矿权43个,累计封闭井硐243口,拆除生产生活设施5.26公顷。并制定了“一矿一策”生态修复方案,逐步恢复原有的大熊猫栖息地。实现了“人退猫进”的保护目标。

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初见成效。采取封山育林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面积约10000公顷。完成公园内矿区植被修复10.38公顷。与绵竹市4镇9村签订了4724公顷集体公益林合作保护协议。在公园内共安装布设红外相机133台,连续三年拍摄到野生活体大熊猫,多次拍到金丝猴、牛羚、林麝等其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2021年绵竹金华拍摄到“母子同框”的野生大熊猫画面,充分证明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繁衍能力提升,德阳片区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好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教育成效显现。分别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园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园区)修建科普宣传教育中心,并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聘请民众开展日常巡护工作,从自身经历出发,深切感受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推动了公民生态道德建设。

野外调查

雉鹑

架设红外相机

猜你喜欢
重点保护德阳栖息地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大德如阳
BEAN SCENES
重点保护
车祸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