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
——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长治市潞州区淮海社区党委书记崔永明

2021-11-15 15:28秦风明王雨苗
支部建设 2021年22期
关键词:淮海永明棉袄

○ 秦风明 王雨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给我们基层干部发出的动员令、冲锋号。7月4日早上8点,见到崔永明时,她正在会议室与社区党员干部一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崔永明是长治市潞州区延安南路街道淮海社区党委书记。前不久,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这是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至高荣誉。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也是对和我一样的基层做党务工作者的肯定,更是对广大一线社区工作者的肯定。”她说。

打造和谐社区,她是称职的“社区当家人”

“《七品芝麻官》这部电影里有句话我很喜欢,‘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基层社区书记,‘为民做主’是我在基层工作17年以来一直的追求。”说出这句话时,崔永明目光灼灼,神情坚定。

淮海社区原属淮海集团管理,共4万名居民,人口基数大,特殊人群数量多。2014年社区职能移交到街道后,一个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崔永明面前: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服务好辖区居民?如何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面对复杂的社区局面,崔永明不等不靠,一家一家地跑、一户一户地访,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成了崔永明的重要事。

为及时了解居民诉求,崔永明借助小区微信群,让居民能随时了解社区动态、反映切身问题;把社区划分为11个单元网格,配备网格员、网格长22名,小区支部书记9名,以“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为目标,将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纳入网格,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责”,在社区推行无缝隙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搭建居民与社区的连心桥。

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崔永明和班子成员全方位摸排,第一时间掌握了小区内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本信息和治安状况,让原先的海量“死”信息变成了即时动态的“活”信息,实现了对实有人口、流动人口等的精准统计。社区谁家有残疾人,谁家有育龄妇女,哪户住着老人和孩子,谁家有下岗无业成员,谁家生活困难,都了如指掌。

在为社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基础上,崔永明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方法,她的“讲、转、帮、调、联、聚”六字工作法开辟了社区治理新路,其中最令人拍手称赞的是,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创新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淮海集团网络推出和转发的户外广播、学习强国、山西智慧党建等开展学习,听党课、学党史、看爱国电影……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不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增强了广大党员参与组织活动和组织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远在北京的流动党员宋晨,每个月缴纳党费时总是主动申报工资情况。“按说离那么远,咱们也掌握不了人家的工资情况,但是他们总是主动申报。”崔永明说,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明显增强、模范带头作用明显增强。

2019年冬天,天气渐冷,为大家解决供暖问题迫在眉睫。社区干部、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主动参与,与崔永明一起在微信群里安抚群众、找相关部门协商。11月2日,居住在淮海社区九院、粮店楼的200多户居民家中供暖设备正式注水,淮百小区、淮苑小区的400多户居民家中也进行了试水,居民们愁眉变笑脸,纷纷竖起大拇指:“社区说话算数!”

“原来我们社区居民聚在一起聊的无外乎就是家长里短,近几年不一样了,大家讲的都是社区的事情。”社区居民白洁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成了淮海社区每个人的认知和自觉。

办好群众的芝麻小事,他是贴心的小巷“总理”

“孩子们都快乐成长,老人乐享安康,党群心相融,鱼水情意长,舒心的日子唱着过,幸福永驻淮海社区!”这是对现在的淮海社区最真实的描述。

淮海社区11院共有居民1366户,小区空巢老人有600多人,为了给老人提供更贴心实用的服务,崔永明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支部和志愿者组建了“小棉袄服务队”,积极探索“1+4小棉袄”工作法,提出“走一走、唠一唠,让小棉袄更加贴心;坐一坐、吃一吃,让小棉袄暖在心坎;乐一乐、闹一闹,让小棉袄带去快乐;议一议、办一办,让小棉袄更加实用”的工作要求,让服务队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我们组建‘小棉袄服务队’,就是为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走在淮海社区,路面干净整洁,街头巷尾一面面彩绘墙描绘着新时代的和谐图景,免费开放的“图书室”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精神粮仓”。不仅如此,社区还成立街坊食堂,为社区居民提供成本价用餐服务;设立夕阳红“乐呵吧”,组建模特队、棋牌小组,让老年人有地方吃饭、有地方聊天、有地方活动;组建社区声乐班、道德银行、少儿活动室、女性成长空间等社团,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邻里亲如一家……淮海社区一派文明和谐景象。在社区随便找人问问,他们都会告诉你“这都多亏了崔书记”。

用真心换真情,她是最美的“奋斗者”

崔永明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有情才有爱,有爱才有家,只要我付出的是真情,换来的就一定是超越血缘的亲情!”事实也是这样的,多年来她对居民的真心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拿起登记册,她就是摸排网格员;戴上红袖章,她就是宣传员;站在卡点,她就是执勤员……为方便群众联系,崔永明向辖区群众公布热线电话,并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以确保第一时间获得群众反馈信息。她顾不上自家里孩子的饮食起居,每天坚守在小区卡点,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测量体温、填写筛查表,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叮嘱居民不要随便外出、避免交叉感染……在延安南路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她着力推动社区与企业、物业建立三方协调联动机制,发动社区200多名党员冲在防疫工作第一线,4万余人的社区,做到了群防群控无死角、无盲区,疫情防控工作推进有条不紊。

岁月荏苒,在基层扎根17年,崔永明笑称她的芳华都献给了社区,但从未觉得后悔。

当问到是什么让她能坚守在基层岗位十多年如一日时,崔永明说是感情,是多年工作与社区居民、与这片土地结下的深厚感情。“艾青在一首诗里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我想说的话,我爱淮海这片土地,我爱淮海社区的每一个群众。居民的爱让我感动,虽然也苦也累,但我始终甘之如饴。”

“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走在街上很多人微笑着跟你打招呼时的成就感,牙牙学语的儿童伸出双手让你抱抱时的温暖感,老人们摸着你的头拉着你的手把你当闺女时的亲切感……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这,就是崔永明简单又不凡的幸福观,她说她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为了淮海社区的幸福而奋斗。

猜你喜欢
淮海永明棉袄
胡永明:“粮”心人的三大法宝
锥形弹性挡圈应用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妈妈的小棉袄
四牌楼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贴心小棉袄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小兔的棉袄
淮海决战定乾坤 淮塔园林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