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中开新局

2021-11-15 22:49周晓菲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中职信息技术

周晓菲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从终身学习、要有学科观和素养观、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中职学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教育部发布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等10个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并于2020年3月30、31日进行课程标准培训。2020年8月27日由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徐维祥等三位老师对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2009版课程教学大纲实施以来,信息技术已日新月异,计算机考证等考核内容也与大纲要求渐行渐远。今年发布的中职学校课程标准,给我们中职教师的教学再次明确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轴系统设计的。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中职教学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学科素养。

一、常学常新,终身学习

作为中职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更是需要不断地去了解新的信息知识,勇于探索创新。

1、新教材。

新课标的出台意味着新的教材,要学习新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增加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安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等相关前沿的内容。老师要学习了解新的知识点,读透新教材,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了解信息社会的相关文化、道德和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信息技术更是一日千里,瞬息万变。比如,2009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个章节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详细讲述了2009年10月我国研制的“天河一号”。但从2009年到现在,我国的超级计算机也在不断地发展,从“天河一号”的跻身世界前列到“神威太湖之光”的超算世界领先地位。所以每次上这一节课前,我都会去搜索相关资料,只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增强民族荣誉感。教材只是教材,我们要不断地汲取新的前沿信息,拓展思维,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地感受社会的变化,培养他们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能力。

要明白教材是我们的教具,要用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根据地方资源、学校特色、专业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顺序,教学重难点,自主确定拓展模块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

2、新教法。

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以展为本,以学评教,以学论教。

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索。新课标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着重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发展本专业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信息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建数字化学习情境,充分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3、新评价。

评价不仅为了更好地学,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新课标要求学业评价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展开,促进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生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的教育。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科测试、考试的方式进行。新的课标要求评价结果重点聚集学生信息化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发展变化,同时应以恰当的反饋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评价方式、内容、标准可以多种多样,要注意根据教学的情境适当运用,要科学合理,注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学习的内容、实践应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创新等方面进行全面和综合性的考核,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考。

二、要有学科观、素养观

新课标要有机衔接义务教育,合理对接高中相应课程的课程标准,分为基础要求和拓展要求,以此保障中职学生就业必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和未来可持续以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的这一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学科观和素养观。什么是学科观?什么是素养观?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学科的育人价值是什么?我们要先了解这一系列问题。

学科观:学科的本质是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诉求。碎片化的知识点,缺乏跨学科整合与专业融通的思维。

素养观: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强调学科与跨学科知识、技能的运用,超越具体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对传统单一技能和单纯能力培养的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目标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到现在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新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也不是单一能力,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是三维目标的一种超越,强调育人为本,综合素质。面对新的要求,教师也应以一种“空杯”的心态去接纳,去学习。教师不能是为教而教,而应是站在一个更的层次去思考,以学科观、素养观去了解学生专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设定教学目标。每个地方、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甚至是每一个时间段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应是不同的。如何设置学习目标,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段思考的问题。要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学科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课程实现的育人具体目标。

三、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文本资源,还包括数字资源、地域特色资源等。中职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中小学系列学校的会偏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地方、学校、专业和学生的特点不断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适用性,进代性。

文本资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课外书等。在此之前,我与学校另外两位老师就参考教材精心编制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的校本教材。该教材目标定位就是培养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地域性、应用性和实用性。

数字化资源。庚子之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校教学方式从线下转为线上。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是资源的产生者,他们制作了一系列的数字教学视频,其中不乏精品。如今教学恢复正常,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继续思考、制作新的数字化资源。

地域特色资源是新课标提出来的新概念,如何利用本地区的信息技术相应企业、市场、产品等,结合课程内容,搜集专题性的课程资源,继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是对我们中职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新的考验。

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中的后半句:变局中开新局。不仅是课程标准在变化,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快速变化中,“变”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常态。做为中职信息技术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我们的知识量,及时了解前沿信息技术的信息,不断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学科观、素养观,以培训应用性中职人才为目标。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时时思索改进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中职信息技术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