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促进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有效开展策略

2021-11-15 22:49赵宸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区域游戏策略

赵宸

摘要:区域游戏以宽松的氛围、充足的操作材料、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满足幼儿的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已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为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有效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我将从区域环境的创设、区域材料的投放、区域墙饰的高效利用、提升分享经验这四方面进行研究。我立足幼儿的实际需求和愿望,以主题游戏活动“瓶瓶罐罐”为例,探究有效开展幼儿区域游戏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游戏;有效开展;策略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活动之一,是在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发现的游戏活动方式。幼儿在不断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建构自我认知,在与材料互动中的产生无意学习,从而体验收获长大成人之后的经验。

一、整合教育资源——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观提倡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高质量的区域环境犹如无形的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而区域游戏又是主题活动的落实和延伸,教师应整合教育资源,建构一种“无声的语言”随时随地的影响着幼儿的思想和行动。

首先,创设环境时应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师幼共建区域环境。教师要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支持幼儿与环境的关联,唤起幼儿对环境的亲切感从而积极的参与互动,并尝试创设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如:初步收集瓶子后,我们围绕着瓶子进行区域活动创设的“头脑风暴”,孩子们结合自身经验畅所欲言:“我们需要给这些瓶子找个家吧,在这堆着可真难看啊!”“我要用这些瓶子造飞船!”“可这些瓶子有点脏啊,老师咱们给它洗洗澡吧!”等等,讨论过后决定初开设:“瓶子收集屋”、“瓶子清洁坊”、“瓶子二手店”、“瓶子装饰城”、“瓶子变形金刚”这五个主题性区域游戏活动,每个区域相互衔接、互相服务,在“忙忙碌碌”的过程落实着主题游戏活动,主题脉络框架也在区域创设中变得生动有趣。其次,在确定区域后,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灵活地推进环境创设,建构区域之间的关联性,善于发现幼儿的困难,支持引导幼儿寻找解决方案。最后,重要的是孩子们选择用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记录,可为幼儿提供照相机、录像机、录音笔等便捷的工具,帮助孩子在每天的探索体验中个性化成长。以图文并茂记录,教师为孩子的陈述加以解释,为后续瓶子的主题做铺垫,引导幼儿踏实做好每一步。

二、注重发展水平——投放“会变身的素材”

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目标的内容体现。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因素的,能保证幼儿对材料的充分操作后,获得某些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其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全面发展。

(一)释放天性,注重材料可操作性

幼儿的学习以游戏为主,“爱动手”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给幼儿创设自由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区域材料投放上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可操作性强的材料,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促进幼儿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幼儿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真正实现“以物代物”,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如:在“瓶子交响乐区”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制作沙锤的空塑料瓶和不同的材质的填充物,在制作过程中探索不同填充材料的高低音、不同容积和容器的体积关系产生的声音等科学小知识,支持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高效活动。

(二)关注个体差异,调动幼儿兴趣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教师要规划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拥有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并在活动时观察材料的投放是否真正满足了幼儿的活动需要,是否使每个幼兒都得到了经验提升和心理需要,根据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材料,以便满足幼儿下次活动的需要。根据不用能力的幼儿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活动材料,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投放材料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三、自主探索学习——协商“会说话的墙面”

《指南》的“说明”中指出:“幼儿期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同时也指出同伴间协商制定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规则的内化有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抓住区域墙饰这一教育功能,发挥每一面墙的价值,使墙面变成会说话的“小老师”。与幼儿协商制定区域规则,逐步建立规则意识,从他律变自律,避免不必要的管理形式。同时教师给予幼儿充分自由游戏的时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空间里做想做的事情,在区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支持幼儿深度学习、认真思考,从而提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每个区域的阶段性重点目标和孩子与材料互动的亮点,教师都可以照片和文字的方式为幼儿记录过程,并形成墙饰,无形中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更能引导幼儿根据图示自主建构。如,在玩“瓶子保龄球”时,孩子们根据保龄球的图示,孩子们先是观察三角形,他们不断摸索如何拼出一个三角形,有的孩子先是围一个三角形的边框再填充里面的瓶子;而有的孩子发现三角形的每一层数量不一样,他数着每一层的数量也摆出了三角形;而有的孩子很苦恼怎么也搭不出三角形,教师作为活动背后的支持者,引导其分析图示并和幼儿合作拼摆,用简单的提问进行提示,帮助幼儿提升知识经验,给予一定的分析和帮助,使幼儿有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逐步过渡到自主学习,让幼儿能真正吸收实践的知识和经验。

四、结合多种评价——给予“能展示的分享”

区域游戏分享环节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对幼儿提升知识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分享环节中,幼儿可能会回忆她刚才和谁干了什么,和谁交了好朋友,都一起完成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充分激发了幼儿感情和知识的再现。从而讲述在区域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在分享中从个体经验扩展到群众经验,使得每个幼儿能提高区域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在给予幼儿充分空间和时间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幼儿在区域中发生的教育价值,灵活调整策略,在全面了解幼儿和事情经过的同时,给予幼儿有效的评价。教师因材施教记录幼儿游戏中的经过,并适宜地以合作者的方式介入,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结构,在评价中使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能力上有所提升。如,教师可拍一些他和小朋友玩的开始的照片,请好朋友一起上来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教师可直接说自己看到了某某做了一件什么事等鼓励的话语;保留幼儿作品等评价方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收获,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自信心。

有效的评价能继续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并解决区域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调整讨论解决的办法,为后续的游戏活动做铺垫、找契机。而在分享中,以新问题、新任务的问题式评价,更能使区域活动得到持续发展。幼儿带着问题进行再思考、继续探究。如,今天“瓶子装饰城”没开张,因为装饰城的“小工们”想用彩绳子绕瓶子,但就是绕不上松松垮垮的,“小工们”很苦恼所以不想玩了。在分享环节中,教师就这一困难抛给了其他小朋友,孩子们畅所欲言说着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在做计划时把自己的办法画了下来。第二天,“瓶子装饰城”是第一个满区的人,游戏过程中,他们解决问题、互相帮忙......一起体验探索的乐趣,经验都得到了提升。

总结:

主题背景下,我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放在首位,用主题活动的方式在区域“全环境”中呈现出来,使每个区域既独立又关联,使幼儿在他们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做主体,遇到问题、寻找材料、初步探究、扩展经验、提出问题、持续探究,让幼儿在自主选择、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不断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的价值,促进区域游戏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探究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在和思考》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区域游戏策略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Passage Four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