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域文化元素在地铁站点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2021-11-15 08:03刘琪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青岛文化

摘要:近年来,青岛地铁建设迅速,作为可以传承发扬城市地域文化的公共空间,其设计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青岛地铁站点空间设计为对象,通过总结青岛地域文化特点、文化元素内涵,探讨青岛地域文化元素与地铁站点空间设计相结合的意义,其中包括继承和发扬青岛的历史文化,突出城市的文化特点,提升地铁空间的可观赏性与审美性,提升市民与游客的审美品味,进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最后探讨青岛地域文化元素在青岛地铁站点的应用。

关键词:青岛地铁;地域文化;公共空间

青岛是中国最早提出建设地铁的城市,自1987年开始筹建地铁至今已有30多年,近几年随着8号线、1号线的开通,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区之间的连接性不断增强,可以说,地铁及周边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中心场所、也成了城市中商业、娱乐等行业的总体延伸。作为城市名片性的存在,地铁站不仅具有换乘属性,还应承载一定的地域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地铁站点空间,可以促进青岛市商业的繁荣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1.青岛地域文化元素特点

1.1多元性

青岛地域文化元素多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是开放包容与青岛独特的沿海半岛型地理位置造就了如今的文化元素多元性,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讲,地域文化元素包括本地区的本地建筑、宗教信仰、方言文化、饮食文化以及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海洋文化等。多元性的地域文化元素相互叠加又造就了青岛市丰满独特城市形象,又促进青岛市大众不断创新,发展进取,造就新的地域文化。

1.2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包容性,孔子就曾提出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文化元素多样包容,本地文化也会更和谐发展。青岛地域文化元素即具有包容性,其包容万象体现在兼具传统与现代,由于历史原因具有较多外来文化元素,对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斗而不破,彼此尊重、博采众长同时增强了本土文化的文化自信。

1.3时代性

青岛的部分地域文化元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代表时代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青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历风雨而屹立不倒,在不同时代均留下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元素,时代性是青岛地域文化元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见证所在。因此,时代性是青岛地域文化元素的重要特点之一。

2.青岛地域文化元素

青岛文化发展史无疑也是中国近代城市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写照。在漫漫历史长卷中,青岛形成了具有独特城市形象的地域文化元素,其既保持了本土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兼收并蓄了他国或他地、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青岛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为展示青岛文化风貌与创意设计灵感提供了源泉。

2.1先贤名人,文化雅士

清政府设青岛市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就在这一百多年里,青岛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吸引了众多文化雅士,这些先贤名人纷纷为青岛的地域文化增加了一笔亮丽的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曾在青岛长期居住,在此期间写下优秀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骆驼祥子》;如果说老舍的作品《济南的冬天》让人感受到他的深情厚意,那么闻一多的《青岛》其文不过千字,却令青岛的景色如同一幅绝美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细读又品位到他对当时祖国现状深深的忧虑。沈从文曾居住于中山公园旁,他曾说在青岛的两年期间是他文笔最成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青岛是他一生最喜欢的地方,青岛为他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在此期间他写下《月下小景》,《从文自传》等,为青岛创作众多文学作品。追随名人的脚步可以看到他们一步一步印下的文化积淀,构成了青岛地域文化元素。

2.2山海之城,帆船琴岛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边面向黄海,西靠大陆,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孕育出了开放性的山海文化,崂山,太平山,小珠山交错起伏,海浪朵朵塑造了青岛的滨海文化元素。此外,其为中国帆船运动的发源地,风吹海岸,百年历史的青岛积极推动发展着帆船运动,帆船也就成为青岛的城市文化元素的名片之一。除了“帆船之都”,青岛也被誉为琴岛,此名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苏联十月革命后,很多俄国人定居青岛,它们大多以教授钢琴和小提琴为生,青岛的钢琴与小提琴的学习与演奏人数呈喷涌式上涨,音乐文化氛围浓厚,所以有了琴岛之名。其二,小青岛,面积0.013平方公里,海拔17米,地形特殊,俯瞰如同一把琴,故而人们把青岛称为琴岛。由此,琴岛之称也就名扬中外。山海之城,帆船琴岛,是根据地理位置与环境衍生出的地方特点总结而出的文化元素。

2.3啤酒之乡,文化节日

青岛作为“啤酒之乡”,不仅在本土受欢迎,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销售量。百年青岛啤酒的历史,造就了青岛国际啤酒节这样具有青岛地域文化特色的节日。由青岛啤酒到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发展到如今已有30余年,极大促进区域经济转型,消费模式升级,实现了从单一啤酒产品到多元文化节日,已经成为青岛市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无可替代的一部分,驱动青岛地域文化再升级。“青岛与世界干杯”的标语和栈桥、崂山一样,成为这个城市的独有标志,也代表着新发展环境下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特色。青岛国际啤酒节这一品牌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创新,品牌形象趋于完美,赞美度不停升级,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啤酒之乡”这张名片在国内与国际上日益辉煌。

2.4传统造型,吉祥图案

不同形式与各种类型的青岛传统造型、图案,如:花样面塑、虎头鞋、虎头帽、剪纸等提取的传统造型、吉祥图案造就了青岛地域文化元素,是青岛地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为例,剪纸不但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中的审美元素,通过长时间沉淀以及创新而出现的一些纹样造型,如今发展于服装、建筑、公共艺术等方面產生十分广泛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中的造型、图案元素,是对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与尊重,也展示城市独特生动的形象。

2.5红瓦绿树,舶来建筑

青岛老城区的建筑样式大多为红色瓦片覆盖的坡屋顶,与房前屋后的绿树交相呼应,处于大海之边因而有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由于历史原因,原为德国殖民地的青岛也有不少欧式建筑,这些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外墙采用水泥材料,色彩多为米黄色。从造型来看,山墙与本地建筑相比较为高耸,大量运用花岗岩,门窗加以装饰线条或几何形状,门套多设置为卷拱造型。如今的胶澳总督府旧址、江苏路基督教堂、青岛火车站大多如此,德国的建筑大量保留,也成为了青岛的特色。

3.青岛地域文化元素与地铁站点相结合的意义

在如今的地铁交通网络中,地铁站点人流密集,将青岛地域文化元素与青岛地铁站点的设计相结合,提升地铁空间的可观赏性与审美性,同时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方式。一站一景,乘客从单一接收,到多元互动。积极响应,对地域文化元素产生自身的认同感,对设计本身进行再生升华,培养审美情趣。由此,突出城市文化特点,继承和发扬青岛市的优秀历史文化,继而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4.青岛地域文化元素在地铁站点的设计应用

4.1文化墙展示

作为建筑内部界面之一,文化墙承载着一个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直观有力地讲述着城市的记忆,主要内容包括其画面的内涵、造型、表现手法、色彩、材料等。其展示方式多样,如地铁二号线石老人浴场站的作品《海风》高度为3.3米,长18.9米,是国内最大的手工玻璃大块料镶嵌艺术壁画。作者用抽象的手法、简约的线条、大胆的运用材质与色彩,以独特的视觉元素讲述了石老人的传说,使得石老人站内环境与站外自然人文景观联系在一起。青岛地铁13号线张家楼站描绘的是奥帆基地的灯塔这一青岛市标志性建筑以及海鸥、礁石、楼房,以马赛克作为主要材料,通过拼贴镶嵌工艺完成,主要色调采用蓝白两色。此文化墙不仅采用垂直界面的装饰,天花与地面也采用了同样的马赛克铺装形式,给人以一种站在山海交界之处的感觉,海浪波涛汹涌与脚下蓝色大海马赛克拼贴形成视觉对比。展现了青岛在城市建设中不忘自然风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4.2导向设计

导向系统包括地铁站室内环境中的标志、告示牌等,作为承载信息的载体,导向系统的设计不仅要直接有效、简洁易懂地传递信息,还要从乘客视角对导向标志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将青岛地域文化元素结合,体现独有特色。青岛地铁站内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在蓝绿搭配的色彩选择上呼应当地的文化。导向标识系统与本土文化相关联,让人们在阅读导向标识的同时品味青岛的城市文化。

4.3顶面造型设计

在顶面造型的设计中,运用青岛地域文化元素与材料 、色彩、照明相结合来呈现地铁站空间顶面造型的最终视觉效果。青岛地铁13号线井冈山路地铁站位于位于长江中路和井冈山路交叉路口。总体造型采用几何形状,加以不同大小形状的雨滴形灯罩,黑白灰为主要配色,使得整个空间具有节奏韵律感,虚实结合,具有层次感,营造出磅礴的气势。青岛地铁三号线延安三路站车、站位于延安三路与香港西路交叉路口。本站为地下拱形车站。整个天花吊顶采用虚实结合的分割手法,营造出海面上高低起伏的海浪造型,具有节奏感与韵律感。

4.4雕塑小品运用

地铁站点内设雕塑小品等公共艺术品,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以及市民文化自信,三号线太平角公园站位于市南区太平角公园,香港西路鹊山路口处。其吊顶运用了包括贝壳、海马等海洋生物的造型,天光照下,白色巨有光泽感的公共艺术雕塑安静吊挂在天花之下,将青岛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5.结语

青岛地铁建具有自身优势:提出时间较早,规划周期长;地质条件优越,造价成本低,安全系数高;位于四方的中车公司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生产基地,为青岛地铁建设提供了便利。早期发展缓慢,虽近年来进展飞速,但从站点室内设计方面来看,大量运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具有现代科技感却缺少亲切感,氛围营造相对较少,设计的视觉表现形式可以更加多样,而不仅局限于界面的设计,从而丰富设计形式,在展示青岛市文化元素的同时,给与青岛市地域文化新的生命力;将地铁站空间打造成青岛地域文化传播的良好媒介,造就并展示城市形象的独特性。青岛地铁站点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内容丰富、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只是简单对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总结与探讨。相信在未来随着地铁空间设计的完善与发展,青岛地铁这张城市名片会以独具文化特色的姿态展示给全世界。

参考文献:

[1]李秀芳.北京地铁空間的艺术性设计[J].华中建筑,2012,30( 2):84-86.

[2]王希希.浅议北京地铁公共艺术品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雕塑,2013( 1):70-73.

[3]李若愚.南京城市文化在地铁空间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4]孙冰楠.“津韵文化”在地铁空间中的视觉设计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5]孟鹏飞,邵晓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新中式风格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4):118-119.

[6]黄静怡,周渝,周文晓.主题文化在我国城市地铁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5,28(11):9-10.

[7]朱婷.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轨交站点建筑形态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

[8]王涛.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D].西华大学,2014.

[9]李芹,朱白茹,张乘风.江南传统文化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交融与传承[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88-89.

作者简介:刘琪,1997.女,山东青岛,研究生,山东科技大学,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青岛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美丽的青岛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