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性重塑与VR影像的情感机制

2021-11-17 06:30
电影新作 2021年5期
关键词:身体情感

黄 今

一、艺术中的情感与认知视阈下的VR情感

从情感认知的角度而言,身体与情感之间彼此勾连,情感认知意味着身体与世界之间的交互。VR本质上是运用身体错觉产生认知体验,其情感的产生主要关乎我们所经验的现象。VR创造的现象在参与者的认知体验方面与二维视觉、3D不同,它并非是感知的简单叠加,而是全方位对感官的“欺骗”,人们介于能够清醒认知与不能正常认知之间。譬如,在VR中的体验者转换为“虚拟化身”时,认知的变化直接引发意识和情感的变化,更加细腻的情感由此被激活。某种程度上,对于认知的改造促使VR的情感唤起成为优势。VR全方位的身体介入使参与者更倾向于集中精力体验,带动更深刻的情感遭遇。总之,VR产生的情感并非与现实中的情感完全重合,而是一种身体介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模拟。我们体验的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感觉的真实,这超出了日常的认知因而引发一种新的体验性情感。因此,VR很可能在前所未有的经验世界中,突破身心二元对立成为拓宽情感边界的手段。当固有的认知被打破,我们需要借助身体重新关注内心中可能被理性压制和排斥的情感、潜意识、意向性与非理性的内容。

二、VR技术构建具身关系与情感认知

图1.情感、认知、情感记忆的关系

体验者的身体“自由度”也是影响身体实践与情感认知的重要因素。技术的提升是对感知的升级。观看传统电影时,观众身体无需移动,因此自由度为0。而进入VR时,观影体验从完全静止多出了三维运动空间的三个旋转自由度。实现六度自由后,体验者能够在虚拟现实空间中不受约束的自由移动,从任意角度观察物体和环境,同时VR视角根据运动实时变化。多自由度则意味着除身体位移之外,非位移动作也能被捕捉与反馈,实现全面的身体动作交互。随着体验者自由度提升,体验者的身份逐渐从空间闯入者过渡到空间融入者。尤其是进入“六自由度”后,通过位移、旋转、位置追踪器等形成身体运动感知,而感知的开放性使认知更加自由。当进入“多自由度”后,动作捕捉叠加在位置追踪技术之上,体验者的存在体验被进一步加强,自由度的提升直接影响体验者的沉浸体验,激发“第一人称”的感觉从而唤起更为多元、复杂的主观情感。

图2.VR电影《奇妙的你》(Wonderful You,2017)剧照

在VR中,身体是我们感知世界最直接和全面的中介,是体验者与技术、世界融合的模式,也是身份认同形成的根源。VR与体验者的具身性关系。使体验者不再仅仅通过想象,而是通过身体机体去“碰触”,这种碰触赋予对象更强的主观性,并使个体按照自我心理图式去塑造世界,情感以全新的维度被激发与唤起。VR技术、身体与情感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情感依托于人的身体感官与技术产生的知觉体验,而知觉体验促成情感心理的生成。VR技术与人的具身关系,提示我们透过技术处理情感的生成性问题,有力地开拓着人类情感的边界。

三、VR叙事的媒介特质与情感沉浸

“临场感”(telepresence)是VR叙事情感沉浸的先决条件,它涉及用户对系统的意识反应,即产生“位于”或“存在于”虚拟环境中的心理感知。临场感强调的是体验者在VR中的主观感受,导致体验者的理性介入与情感反应,并受制于技术层面的影响。客观技术指标如设备类型、视场(filed of view)大小、画面解析度、运动捕捉的更新率、显示刷新率等往往决定了情感的沉浸程度。而对于两个使用相同硬件设备生成的VR影像而言,内容的区别可能极大影响情感沉浸,是否获得临境感和VR叙事建构具有直接关系。在VR叙事中,良好的交互点设计、观众与虚拟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环境的唤起等均决定了体验者能否获得临场感的因素,进而对情感沉浸产生影响。技术、编程的主要目的是在体验者的临场感前提下,构成一种叙事手段,授予体验者情感自由产生与获得反馈的条件,进而促成体验者的情感从被表征向被实际体验转变。

结语

【注释】

①[美]罗伯特·威廉姆斯.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M].许春阳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5.

②[美]杰内弗·罗宾逊.艺术中的情感[A].彼得·基维编.美学指南[C].彭锋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7.

③[美]诺埃尔·卡洛尔.大众艺术哲学论纲[M].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58.

④[美]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M].韩连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7.

⑤杨庆峰.翱翔的信天翁:唐伊德技术现象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3.

⑥周丽昀.现代技术与身体伦理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86.

⑦[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18-319.

⑧苏丽:沉浸式虚拟现实实现的是怎样的“沉浸”?[J].哲学动态,2016(3):87.

⑨芮必峰,孙爽.从离身到具身——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J].国际新闻界,2020(5):11.

⑩刘继潮.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本体诠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3.

猜你喜欢
身体情感
我们的身体(上)
我们身体的由来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情感
台上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