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年淄博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分析

2021-11-17 14:13李琳琳李广益杨淑霞韩鹏刘靖靖宋代琴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

李琳琳 李广益 杨淑霞 韩鹏 刘靖靖 宋代琴

【摘要】目的  探讨2015-2019年淄博市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特征,为肿瘤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2015-2019年淄博市报告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进行评估,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等指标。结果  2015~2019年淄博市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为109.33/10万,中标率为55.95/10万,世标率为61.73/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主要消化道肿瘤发病顺位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结论  淄博市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呈逐年增长趋势,老年群体、男性和不良生活方式者应是淄博市消化系统肿瘤防控的重点。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

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No.2019WS3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飞速发展,人均期望寿命逐年上升,但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近年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资料显示,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四种肿瘤在恶性肿瘤中发病构成比为35.82%。为了解淄博市消化道肿瘤的流行特征,我们对2015-2019年淄博市消化道肿瘤的发病资料进行分析,为淄博市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5-2019年肿瘤发病数据来源于覆盖淄博市全人口的肿瘤随访登记信息系统收集,采用国际疾病分类-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 ICD-10)对肿瘤诊断进行统计分类。人口资料来源于淄博市公安局。

1.2质量控制  淄博市各县(市、区)肿瘤登记处对医疗机构通过监测直报系统上报的肿瘤病例资料逐一审核,并通过随访和漏报调查补充肿瘤发病信息,确保数据完整性。通过病理诊断比例(≥60%)和不明诊断比例(<5%)等主要指标评价资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时效性。2015-2019年淄博市肿瘤病理诊断比例为71.63%,不明诊断比例为1.73%,符合质控指标要求。

1.3统计指标  应用Excel2019软件建立淄博市2015~2019年消化道肿瘤发病数据库计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其中采用SAS9.3计算粗发病率和年龄别发病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 (中标率) 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 (世标率) 进行计算,用χ2检验进行男女发病率、性别的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消化道肿瘤总体发病情况

淄博市2015年~2019年共计发生消化道肿瘤23 656例,平均发病率为109.33/10万;2015-2019年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117.91/10万。见表1。

2.2 消化道肿瘤发病顺位

2015-2019年淄博市主要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男性16989例,女性6667例,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男性157.91/10万,女性61.28/10万;中标率55.95/10万,男性83.27/10万,女性30.43/10万;世标率61.73/10万,男性92.20/10万,女性33.47/10万。女性的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都明显低于男性。

主要消化道肿瘤发病顺位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男性发病第1位为胃癌,其次为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女性发病第1位为结直肠癌,其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

2.3 消化道肿瘤年龄别发病率

2015-2019年淄博市消化道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在0~39岁年龄段处于较低水平,然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增加,在7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为475.69/10万,85~岁年龄组下降到325.81/10万。男女恶性肿瘤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都在75~岁组达到高峰,分别为687.56/10万和298.38/10万;总体发病率变化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且发病率差距逐渐增大。见图1。

3 讨论

恶性肿瘤成为威胁全球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肿瘤防治也成为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实施的重中之重]。淄博市连续5年的肿瘤登记登记资料显示,以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始终占据较大比例(占30%以上),因此本文对精准定位消化道肿瘤高获益人群、实现消化道肿瘤风险评估精准化与个体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2015~2019年淄博市恶性肿瘤发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肿瘤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国标化发病率低于全国和山东省平均水平。原因可能为本文是基于肿瘤登记点数据对于总体的估计,受辖区内登记点覆盖范围有限及报告质量影响,对于长期处于增长趋势的消化道肿瘤,可能会进一步拉低未来一定时期内水平的估计;也提示应进一步提高我市肿瘤登记报告医疗机构的覆盖范围并加强报告质量的提升。

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性別差异,男性高于女性,这和国内多个地区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快节奏工作生活导致的精神压力,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以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等共同造成的。中国最近3次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显示,中国的红肉日均消耗量和肥胖的比例日趋上升,酒精日均摄入量的控制和身体活动的改善却不显著,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年龄是消化道肿瘤发病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消化道肿瘤的患病风险加大[11~13]。淄博市消化道肿瘤年龄别发病率与全国和山东省变化趋势一致,发病率在40岁左右开始上升,在7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且无性别差异。可能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免疫力和细胞修复能力下降,肿瘤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能被激活或抑制,同时致癌物暴露增加,因而癌症发生风险增高;此外,诊断技术、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就诊率上升、肿瘤登记质量提高也可能与老年癌症发病上升有关。提示应加大中老年人群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工作的覆盖和普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延长期望寿命。

2015-2019年淄博市主要消化道肿瘤发病顺位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与全国发病[4]顺位一致,与山东省发病顺位不同。突出表现在结直肠癌发病顺位前移:2015-2019年淄博市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17.49/10万(男性22.34/10万,女性12.94/10万)与2015年全国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18.02/10万(男性21.36/10万,女性14.79/10万)基本相同,但高于2013年山东省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15.55/10万(男性18.40/10万,女性12.96/10万)。

综上所述,淄博市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呈逐年增长趋势,未来应针对老年群体、男性和不良生活方式者等高危人群推广健康膳食模式,倡導戒烟、限酒及足量膳食纤维摄入;同时,应加强消化道肿瘤防治健康教育,推广消化道肿瘤早诊适宜技术,控制癌症危险因素;还应健全政策保障,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消化道肿瘤发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毛毛,陈万青.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及防控现状[J].中国肿瘤临床,2019,46(03):145-149.

[2]潘睿.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队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7.

[3]邹小农,赵平.中国癌症态势七十年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10):1153-1161.

[4]孙可欣,郑荣寿,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分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9,28(01):1-11.

[5]周泽宸,余红平,陈大方.健康中国行动与肿瘤精准健康管理[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0,12(05):495-500.

[6]付振涛,徐爱强,赵滢,等.2013年山东省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18):1261-1267.

[7]韩仁强,武鸣,缪伟刚,等.2016年江苏省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4) : 291-297.

[8]文洪梅,陈杨,石青萍,等.2016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0,34(06):485-490.

[9]丁贤彬,吕晓燕,焦艳,等.2010-2018年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趋势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24):4351-4358.

[10]陈琼,刘曙正,郭兰伟,等.2016年河南省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20,29(08):571-578.

[11]吴春晓,顾凯,龚杨明,等.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20,30(04):241-245.

[12]王静雷,杨一兵,耿云霞,等.1990—2017年中国胃癌发病、患病及死亡状况趋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05):321-325.

[13]应倩,汪媛.肝癌流行现况和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20,29(03):185-191.

[1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07[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0[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7]梁智恒,李柱明,魏矿荣.广东省中山市1970—2015年老年癌症发病分析[J].中国肿瘤,2020,29(05):355-360.

作者简介:李琳琳( 1979—),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从事地方病与慢性病防制研究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DSA下中晚期肺癌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术的临床观察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如何切除司法体制中的“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实用价值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DC/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2007—2011年嘉定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