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下燃煤电厂深度调峰及快速调频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2021-11-18 03:05
广东电力 2021年10期
关键词:调峰燃煤生物质

我国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按“3060双碳”目标要求,我国主体电源目前处于由化石能源发电向新型清洁能源发电的转型阶段。随着我国风电、水电及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型能源的装机容量及并网负荷不断提升,2020年装机容量占比中,煤电装机容量首次跌破50%。新型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及不稳定性的特点,导致电网难以完全消纳不断提升的新能源并网负荷;因此,作为电网的基础调节能源,煤电承担着调节负荷的重要角色。在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中,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达文件要求燃煤电厂应全面提升深度调峰能力以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难题,作为我国主要发电方式的煤电须承担电网的调峰重任。

为讨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中新能源消纳难题下的燃煤电厂深度调峰和快速调频技术,推动燃煤电厂深度调峰改造应用,共享学术和技术成果,《广东电力》编辑部特邀中国矿业大学周怀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邓磊副教授、南方电网电力科技公司李德波教高担任联合特约主编,组织“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下燃煤电厂深度调峰及快速调频技术”专题。希望与作者、读者一起,共同研讨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应用,促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平稳、良好转型。

一、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燃煤电厂深度调峰背景及技术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深度调峰技术背景、深度调峰所面临的难点、燃煤电厂深度调峰技术、燃煤电厂深度调峰经济效益等。

2)燃煤电厂锅炉本体侧改造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深度调峰工况下炉内燃烧稳定性、深度调峰工况下炉内受热面安全性、深度调峰工况下水动力安全性等。

3)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侧改造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深度调峰工况运行对脱硝系统的影响、燃煤电厂脱硝系统改造数值模拟、燃煤电厂脱硝系统改造试验、燃煤电厂脱硝系统选择、燃煤电厂烟气结露等。

4)燃煤电厂汽轮机侧改造技术。研究内容包括深度调峰下汽缸/转子胀差大问题、深度调峰下汽轮机各段抽汽压力下降问题、深度调峰工况下汽轮机排汽温度升高问题、低压缸零出力技术等。

5)燃煤电厂耦合生物质燃烧(包括污泥掺烧)。研究内容包括耦合生物质燃烧的背景及可行性、耦合生物质燃烧数值模拟、耦合生物质燃烧现场试验、耦合生物质经济性等。

6)相关控制技术。其他涉及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燃煤电厂深度调峰或快速调频相关研究及应用的技术(包括APS技术、给水泵优化技术、干湿态转化控制优化技术),其研究内容均在本次专题征稿范围内。

二、论文要求

1)研究性论文:引言应对当前研究背景进行深入总结;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理论联系实际,数据合理,论点、论据和结论清晰明确。

2)高质量综述性论文:围绕近期本专题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有较全面的陈述和较深入的评论。

3)论文须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刊物发表;文字简练、避免长篇公式推导(必要的推导可列入附录),字数以6000~8000字(包括图表)为宜。

4)来稿请用Word或WPS排版,投稿前参照我刊2020版论文模版来规范和完善内容(模版可在期刊网站首页下载中心、作者QQ群下载)。

三、截稿日期

该专题截稿日期为2022年4月30日,预计在2022年6期出版。

四、投稿方式

请论文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广东电力》网站注册和投稿(gddl.gddky.csg.cn),投稿时选择“燃煤电厂深度调峰快速调频(新型电力系统系列专题)”栏目。作为专题稿件,本刊会加速审稿,缩短周期,发表后支付稿费。

五、联系方式

周怀春教授:hczhou@cumt.edu.cn;

邓磊副教授:leideng@mail.xjtu.edu.cn;

李德波教高:ldbyx@126.com;

王 朋:《广东电力》编辑部,gddl_editor@163.com,020-85124090。

特约主编简介

周怀春: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效清洁火力发电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光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武汉科技大学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能源火力发电系统能效检测技术实验平台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分会委员、中国计量学会多相流测试专委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热辐射分析、燃烧检测及燃烧机理、智能发电等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以及电力、石化、钢铁行业一系列应用研究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燃烧火焰自由基、颗粒物、主要气态产物光谱/成像检测系统”,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煤气化与净化关键设备研发及污染物生成规律研究”。发表国际(英文)期刊论文110多篇、国内期刊论文257篇、国际会议论文62篇,其中SCI收录102篇、EI收录197篇,论著他引2000多次。出版《炉内火焰可视化检测原理与技术》等专著/教材/译著/著作章节1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1件,获得包括2007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2010年度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2009年获得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特别奖。

邓 磊: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生物质热转化及生物质能利用、煤燃烧及污染物控制、锅炉及换热器设计、低品位能源回收与利用等方面研究工作。近5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准东煤燃料特性及锅炉燃用准东煤性能研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低NOx燃烧技术、水动力对汽温和壁温的影响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9项,主持横向项目10项。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能源动力领域30余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李德波:就职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公司资深技术专家,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南方电网“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奖获得者。2020年入选广东省政府人才计划“人才优粤卡A卡”,2020年入选南方电网首批高层次人才计划。现为中电联锅炉标委会委员、广东省高性能计算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煤燃烧清洁、高效、低碳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级、南方电网多项重点科研项目12项,在基于富氧燃烧技术的燃煤电厂CO2减排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科研、生产成果,提出的火电厂超低排放系统优化技术、变压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技术、燃煤电厂高温腐蚀改造技术、污泥掺烧技术成果在现场得到应用。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9年),省部级奖励20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10篇,其中SCI论文19篇,EI核心期刊论文15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真诚欢迎相关领域的

专家学者赐稿!

猜你喜欢
调峰燃煤生物质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比较
新常态下电站锅炉深度调峰改造与调试实践
多点网格采样在燃煤机组总排口的应用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江苏省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的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重庆市天然气调峰储气建设的分析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