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记载看晏子思想对高密地区的影响

2021-11-18 05:51张伟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8期
关键词:晏子影响

张伟然

摘 要: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晏子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高密人,其智慧、品德、言行在高密这方土地上几千年来遗风犹存,影响了高密人的方方面面。高密人民对这位家乡先贤也是推崇备至,大力发展弘扬晏子文化,以晏子精神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晏子;高密;影响

晏子,名婴,字仲,谥平,莱之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史记·管晏列传》载:“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曰:“晏子齐记云:(距)齐城300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高密国。”北魏《水经注·胶水》记载:“(胶水)又北过夷安县东……应劭曰:(夷安)故莱夷维邑也。”从历史记载可以确定晏子是今山东高密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高密也一直把晏子列为家乡先贤,晏子思想都对高密这方土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作为高密人,不揣浅陋,在此简略介绍一二。

1 晏子思想的历史影响和人文价值

晏子思想体系被史家、学者代代称颂,被当官从政者效法,对历代政治家和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对晏婴推崇备至,墨子称赞晏子:“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在为己。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墨家学派倡导的尚贤、节用、节葬、非儒、非乐、非攻、明鬼神之事等,都与晏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唐代柳宗元在《辩晏子春秋》中提出应该将晏子列为墨家,作为后来者的墨家学派吸收采纳了晏子的思想精髓。儒家学派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也有晏子民本思想的影子。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评价晏子时说道:“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晏子的钦慕之情,甘愿为其执鞭御马。

《孔子家语·曲礼》记载:“晏平仲祀其先祖,而豚肩不掩豆,一狐裘三十年,贤大夫也。”唐代杜牧诗云“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唐代高适诗云:“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希望为官从政者发扬晏子为济贫救灾节俭力行的高尚品格。“晏子裘”成为历史上称颂节俭者的代名词,晏子成为历代尚俭戒奢的楷模。宋人苏辙《晏子传论》:“管子以桓公霸,然其家淫侈,不能身蹈礼义;晏子之为人勇于义、笃于礼,管子盖有愧焉。”将晏子与管子相比,高度赞扬了晏婴勇义笃礼的精神。古代的贤明帝王也被晏子深深折服。唐太宗李世民对晏子推崇备至,贞观年间,曾专门颁布法令,保护晏子遗迹,禁止人们在晏婴墓十五步内打草砍柴。清乾隆帝作有《晏婴》诗:“彰君赐固服桓子,执彼鞭犹慕史迁。羸马弊车一时耳,晏城千古属斯贤。”也被晏子的贤德深深感动。

《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子“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上述概括了晏子尚俭力行、乐观豁达的思想品格。综合历史记载及后人研究,笔者认为晏子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节俭。晏子出身于贵族官宦之家,父亲晏弱和晏子自己都身居高位,但他始终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根据史书记载,晏子有食邑田税收入70万,但他依然吃粗米饭,穿粗布衣,对家人严格要求,“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以身体力行的俭朴生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历代史学家所敬重。

二是爱民。晏子主张“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他认为从政者所做的一切都要爱护百姓,让百姓更快乐。有一年曾一连下了17天大雨,齐国都城的百姓房倒粮尽,但景公仍旧终日饮酒作乐,晏婴对此极为不满,便将自己家里的器具、粮食分给灾民,然后步行拜见景公,请求辞职,以迫使景公发放粮食,救济灾民。晏子始终将百姓疾苦放在心上,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影响了后代无数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三是清廉。晏子提出:“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廉洁,是为政的根本;谦让,是品德的主体。晏子为官五十余年,始终清廉自守,多次辞绝君王赐予的城邑、新宅、车马和衣裘。齐景公有一次到晏子家里去,看见一位老妪为他倒水,就问晏子,你怎么能用这么丑陋的佣人。晏婴说:“这不是我的佣人,这是我的夫人。”齐景公当场表态说:“宫中佳丽若干,我明天就选派一位来做你的夫人。”晏子说:“不可以,她之所以现在这样苍老,是因为她一直在家料理家务,我不能抛弃她,我愿意和她生活到死。”晏子清廉的形象一直是历代政治家推崇的楷模。

四是爱才。晏子提出:“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晏子深刻认识到举贤任能对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认为能否任用贤能是关乎国家兴败存亡的大事。他非常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并且还积累出一套选才、用才的经驗,田穰苴、越石父等对齐国做出贡献的人才都曾受过晏婴的举荐。

2 晏子思想对高密历史的影响

根据现有资料考证,晏婴祖上应出身于东夷以玄鸟为图腾的少昊氏族。玄鸟即燕子,古时“燕”与“晏”同音,而且“晏”就是一只燕的形状。晏氏一族在晏婴之前应世居于莱之夷维,在晏弱食邑夷维后,晏氏又在夷维邑东南的胶水边上筑城,称为晏城。《管子》《左转》《史记》等史书都记录了晏氏族人的事迹。《高密县志》载:“古胶西城,土人呼为诸晏城。”大约在200年后,这座城成为汉代胶西国的都城。宋代大词人苏轼在任密州太守期间,曾写有《寄黎眉州》诗句,诗云:“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可见古晏城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人文荟萃的景象。晏婴在胶河畔的晏城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还曾一度回晏城代父主管采邑之事,将晏城管理得井井有条。

晏子临终前遗令薄葬,“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因此,晏子被葬于齐国都城临淄的故宅旁,并没有归葬乡里。在原籍夷维、晏城东(现今的高密市柏城镇李家营社区晏王庙村),后人修建了晏王庙,修筑了具有特殊意义的衣冠冢,寄托人们的追思之情。据《高密县志》载:“晏子墓,在县东南30里;墓前有段残碑,上存‘穹碑2字,字径2尺。”“晏冢穹碑”逐渐成为高密古八景之一,成为远近闻名的人们踏青游览、凭吊先贤的好去处,无数文人、学者纷纷前来凭吊古贤、追寻圣迹,多有墨宝留在此处。

元代郝采磷《题晏子庙》诗云:“荒城隐残堞,老树回青湾。东有齐相丘,系系出高寒。谁知千载人,此地遗衣冠……。”清代初年张文明咏《晏冢穹碑》云:“相业当年未可同,千秋荒冢野云中。霸图空洒牛山泪,交道犹思越石公。断碣雕残存古字,遗容俨雅仰清风。闲来凭吊踯躅久,林树萧疏夕照红。”清乾隆年间进士单言扬《过晏子庙》诗云:“策马散吟鞭,停车拜昔贤。穹碑无觅处,祠庙不知年。”据传,穹碑先折断,后为土掩埋,此时断碑已被掩埋。晏子的智慧、品性、言行几千年来德风浩荡。晏王庙和衣冠冢历经千年风雨,不断遭到毁坏,又不断重建,始终屹立在高密这方土地上,被高密人代代祭祀、膜拜。晏子的思想精髓也逐步内化为高密地区集体文化人格的重要内容。这一“文化基因”深植高密大地,不断引领着这方区域向前发展。

晏子思想精髓通过家风、族学、民间故事等载体,代代传承不息。历代高密文人,多受晏子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700余年后,经学大师郑玄出世。公元147年,在家乡已经负有名气的郑玄自高密出发,前往长安求学,年轻的郑玄多次去拜访过距家10余千米的晏子遗迹,其竭力耕种、勤俭持家、坚持真理、不囿于门户之见的人生态度,正是深受晏子思想的影响。同是这一块土地,2000多年后,又出现了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政治家—清代大学士刘墉,刘墉虽其貌不扬,却同样善于辞令,同样清正廉洁,也同样在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深受百姓的爱戴。此外还有苏禹圭、丘橓、张福臻等高密先贤,皆以忠君护国、勤政爱民、不畏权贵而留下清名。

据有关史料记载,高密自秦汉以后学风盛行,传承数百年的书香门第众多。明清时期高密有记载的藏书家达数百人。“一门三进士”“同朝三学士”“蔡氏三杰”等,皆成为一时佳话。另外,历代史书记载山东地区的习俗时,多言受晏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齐地汉以后尚俭、倡廉,与晏子的移俗不无关系。”由此可见,晏子思想影响力的深远。高密作为晏婴故里,尚俭、倡廉、务农桑、崇学业的风俗尤甚。

3 晏子思想对现代高密的影响和开发价值

对国家而言,文化软实力在创造社会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精神、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而言,文化软实力在城市社会经济建设上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晏子的现实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其所反映出的传统智慧对今人而言,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晏子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高密地区的人们。

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其中竹简就有《晏子》。竹简公布后,引起了國内学术界研究晏子的热潮,出版了大量研究文集和专著。在高密也多次组织召开了研究晏子的研讨会,出版了多部研究晏子的著作。如王振民主编的《晏子研究文集》、王磊编著的《晏婴》等,对晏子生平、思想、人文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研究。2011年9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史记研究会、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共同决定,在高密市设立中国晏子文化研究中心,肯定了高密在晏子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此后,岳德成、王述忠的《晏子传》以及邵春生、徐明主编的《走进高密系列文化丛书之晏子》又相继出版。

无论是在政治、文化上,还是在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上,晏子为高密这个城市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代高密人民。如今,在晏子的老家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每年举办的晏子文化节都热闹非凡,还建设了晏子纪念馆、晏子文化广场、晏子公园、晏子学校、晏子文化产业园等设施,吸引了各地游客参观游览。此外还命名有晏子湖、晏子路。一个个散发浓厚晏子文化底蕴的元素正提升着高密的文化内涵。

高密是齐鲁文化、海岱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晏子是齐文化的核心代表人物。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做好晏子思想的研究、开发与弘扬工作,将晏子的智慧、思想与人格熔铸入时代精神中,聚力于改革发展大潮下,是当下高密面临的重要文化使命。

弘扬晏子精神,对高密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千百年来,晏子的形象在全国各地早已深入人心,成为齐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晏子出生地的高密市,正是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齐文化精神是高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晏子的形象与高密市的精神气质是相通的。充分发掘晏子文化,能够帮助高密塑造起有着显著地域文化特征、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务实和开放精神面貌的城市形象。晏子也是城市形象的传播工具。人们在接受晏子思想所蕴含价值理念的过程时,就会不自觉地将高密与之联系起来。

晏子思想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同高密正在大力弘扬的红高粱文化相似相通。高粱是高密人民种植了几千年的农作物,人们总结出了正直向上、坚忍顽强、宽容淳朴、奋斗争光的红高粱精神,这一精神品质同晏子思想精髓是相似相通的。晏子生活在齐国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时代,相齐的五十多年,他辅佐的齐灵公、庄公、景公都算不上是贤明君主,国家政治昏暗,人民生活困苦。面对这样的情况,晏子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得失,坚忍顽强地为齐国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面对崔氏乱政、奸臣专权,晏子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正直向上,不畏强权。在尖锐复杂的外交事务中,他更是不为威武所屈,不为利诱所惑,正气凛然,使齐国不辱于诸侯。晏婴又惜才重德,对人才尊崇备至,不断将这些人才举荐为国家重臣。对待士人和普通百姓,晏子始终保持宽容淳朴的品格,虚心接受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精神正与红高粱精神品格相吻合,两种思想精神可以综合发力,共同成为高密精神象征。

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晏子思想智慧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对塑造民族集体人格、推动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弘扬晏子精神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区域经济发展来推动晏子思想的弘扬与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对晏子的故乡高密来说,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6.

[2]唐允中.高密县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3]王振民.晏子研究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8.

[4]岳德成,王述忠.晏子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5]政协高密市委员会.晏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晏子影响
晏子的车夫
小燕子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晏子使楚
为者常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晏子辞退高缭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