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困境与路径

2021-11-18 11:43张洁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工匠精神

张洁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大国工匠,这些工匠所具有的工匠精神是人才培养之“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转变观念、充实内容、丰富形式,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利用行企资源优势,克服观念困局与实践困境,从营造社会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性、培养职业创造力等方面不断探索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现实困境

1.工匠精神培育的观念困境

第一,职业教育的“低层次”认知。目前,职业教育仍处于类型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选择不是出于兴趣或专长,而是成绩限制的无奈之举。同时,社会对技术人才低层次的认知,一度催生了“高层次人才”相较于“低层次人才”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表现在职业选择、收入水平、劳动保障等各方面。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与职业情感背道而驰,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养成。

第二,职业教育的“封闭性”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开放性依然不足,存在相对封闭性,主要表现在吸纳行业、企业要素不够,文化融入不够,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办学不深入,理事会参与管理、发挥决策咨询作用不充分等方面。同时,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国际的开放协同不足,学生的国际交流还主要停留于暑期实践、交换互访的方式,人才培养标准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无法真正培养具有国际格局、符合国际需求的大国工匠。

2.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困境

第一,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不匹配。真正的工匠应该具有突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大量的实践培训和长期的实际锻炼。一些高等职业院校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课程中心、教师中心,对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不够,对“学”强调不够;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注重教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实训、实践教学占比不足,理论脱离于实践。

第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未能围绕地区支柱产业、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优化专业布局,未能围绕战略的转变、地区的转移、服务的转化动态调整专业结构,缺少优势专业、缺乏复合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缺失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与有效支撑,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根基不深、土壤不厚。

第三,师资队伍与职业要求不匹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有利于长远发展,也产生了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年轻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及实际操作能力,难以适应应用型专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其次,现有的职称评定标准使得教师热衷于科研和学术,缺少企业挂职、锻炼的意愿,“双师型”要求难以落实。最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虽然对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有明确规定,但实践中制度的转化和落实还不完全,教师聘任体制不灵活、聘任机制过于单一,传、帮、带、看的教学实践受限,阻碍了学生工匠精神的锻造。

破解观念困境需要搭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成长路径

1.营造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

第一,促进人人出彩。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增强,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层级化与单一评价标准产生的虹吸效应造成了所谓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稀缺,形成了社会的“教育焦虑”。发展优质、多层、多样的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的类型化转变,打破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体系,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重要突破口。培育工匠精神,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诉求与发展意愿,注重因材施教,关注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人人是胜者”的教育观,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第二,认同工匠价值。2021年,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口总量的26%,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仅为28%,人才市场的求人倍率已经超过2。为了及时应对时代变化,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必须转变职业偏见,认同“工匠价值”。时代呼吁大国工匠,也呼唤有利于工匠成长的社会氛围。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的提高,首先,需要政府、行业、企业、民众统一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对社会价值的认同;其次,需要在权利、待遇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创新实践之中;最后,需要让工匠精神成为社会文明的价值导向,成为各行各业自觉践行的价值追求,成为民众追求自我实现的精神气质。

2.构建多元的培养模式

第一,注重职业性。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时间来突出职业性,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工匠的培养效率。例如:英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选择全日制、工学交替等各类型课程;荷兰为学生提供四年制学士学位或两年制副学士学位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采用全日制、部分时间制的方式取得学位;奥地利高等职业院校提供适于在职人员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往往安排在工作之余或者采取远程教育方式进行。

第二,注重持续性。高等职业院校应当通过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例如:北京市推出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着眼模式创新、整合优质资源、对接高端产业、打造优势专业,联通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以及知名企业等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中高本衔接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开发了学生持续深造与终身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与自我实现。

第三,注重市场性。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围绕国家战略的实施、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与专业设置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面向市场、面向国际的多元就业路径[1]。首先,淘汰或停办“僵尸”专业;其次,培育优势突出、特色鮮明的应用型专业,根据地方需求、行业需要,对能够促进产业技术革新的重要专业、重点项目给予支持;最后,整合传统专业,设置跨领域的复合专业,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3.打造多样化师资队伍

工匠讲究拜师、注重传承,如鲁班被尊为木工祖师,黄道婆被尊为织布工祖师。传统的学徒制在口口相传、手手相教的过程中传授了专业技艺、培育了工匠精神。2014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院校打造既具备教师资格又具备职业资格的专家化、多样化师资队伍是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

第一,畅通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一方面,为了保证教师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的持续更新,保障应用型科研与市场经济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高等职业院校应当鼓励教师周期性或长期兼职于企业从事实际工作及应用研究,以不断更新、扩充知识,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另一方面,“职教20条”规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这从制度设计上鼓励企业专家进入职业院校,畅通了企业人才成为专业教师的渠道。

第二,合理化专兼职教师队伍。除了专职教师队伍之外,高等职业院校应当依托所在区域的优势资源,邀请来自企业的具有实践经验、行业威望的工程师、研发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兼职教师身处生产设计研发一线,能够通过实践经验将企业的技术发展、科研动向、市场需求及时准确教授给学生。在德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中,专职、兼职教师比例甚至达到了4∶6。合理化专兼职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市場、深化学徒制的必然要求。

破解实践困境需要设计激发学生职业创造力的创新路径

1.培养敬业精神是培养职业创造力的前提

职业创造力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敬业精神是指专心致志、恭敬严肃投入工作的态度,是职业创造的内驱力,是劳动者精神状态的外显。培养敬业精神的前提是认同职业规范。每项职业都有具体的道德规范,如会计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不做假账[2]。高等职业院校应当赋能有形或无形的“校企融合”文化共同体,营造文化氛围,开展文化育人,以企业的标准培养人才,用文化符号浸润学生,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认同职业规范[3]。培养敬业精神的核心是培育职业情感,即对职业的信仰、专注和热爱。这种情感能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攻坚克难;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工作流程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新建议、探索新方法、设计新方案。

2.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培养职业创造力的基础

创造力是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是指创造有价值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顾明远教授认为,创造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创造素质为前提,二者并不矛盾。随着微时代的发展,学生能够自由获取越来越多的信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爆炸式的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出正确、合理、有效的价值判断。同时,对这些信息的学习、辨别是储备知识的重要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应当运用“互联网+”思维,培育“互联网+教育”的新型业态,建立开放、多元、共享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项目研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实习学期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工作;通过实践课程模拟职业环境,打造有趣、有用、有效的特色课堂,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3.搭建三创教育平台是培养职业创造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能力,最为根本的是高度的思想活跃与开放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要设计创意思维、职业礼仪、创业心理等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强、实践需求旺盛的特点,采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情景式练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开展三创教育,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生创造力。创业能力是职业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应用型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4],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一方面,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加大对创业基地的投入及对创业项目的孵化,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物质保障与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既树立成功的创业榜样,又为创业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培训、咨询服务,提升可持续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亚宾,李志祥.“立德树人”视域下工匠精神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匹配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1):96-99.

[2]陶文辉,马桂香.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7(2):60-64.

[3]萧早荣.职业发展视域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16):73-78.

[4]张麦秋,刘三婷.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61-62.

(作者单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校办公室)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工匠精神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高等职业院校全媒体综合实训建设探究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