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与防沉迷机制的猫鼠游戏

2021-11-18 12:16曾珠
公民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账号商家身份

曾珠

“上 上 上!”

“快放技能打他!”

“你掩护我,我去偷袭!”

小孩们三五成群围坐一团,双手捧着手机,冲着屏幕叫嚷。游戏胜利时,会听到孩子们大喊“Nice”;游戏失败时,能听见他们互相小声埋怨。

这样的场景,常常在社区、学校门口上演。

早在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便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5小时。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未成年人通过多种方法,使得时段时长限制无法发挥作用。

网络游戏实名制防沉迷认证是如何“破防”的?我们又该怎么补上这一漏洞?

有需求有供应

账号网络租售现象普遍

带着疑问,记者在学校门口采访了多个未成年人。面对采访,他们谨慎地表示,都是拿家长的手机玩网络游戏,或用家长的身份进行注册。

随后,记者在部分小区又询问了多个小学生,得到了不一样的回答:“可以在网上租号玩啊,不用受时间限制。”

在百度上输入“租号”二字,页面显示出大量“神级账号租号1元起”“不用实名认证的租号平台”等诱导性条目。记者随后打开多个电商平台,发现同样存在大量游戏账号租售商家。

游戏租号价格大都比较便宜,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甚至不少商家打着“首单0元”的旗号未成年人吸引消费者,不少店铺显示:单个热门游戏租号的月交易量就超过6000单,回头客10万+。而店铺出售的网络游戏也种类繁多,其中销量排前的是时下热门的王者荣耀。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输入“游戏租号”,平台推荐的“游戏频道”里分类详细,不仅能看见“租账号1元起”,还有所谓的“高价招合租”“买账号放心交易”“买账号送皮肤”等多个项目。不少商家在物品描述中称“高品质店放心购买”,还“贴心”地附上了详细的交易步骤:联系客服后,只要支付成功,就会自动发送账号密码,不限时长。

为绕开监管

未成年人“奇招”频出

此前,多个电商平台将“游戏账号交易”服务列入虚拟产品门类,提示用户在网游虚拟货品交易时必须年满18周岁,并提交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这意味着平台将禁止并拦截未成年人网游虚拟货品交易。

那么,未成年人是否真的就无法购买游戏账号呢?

记者借用了一名14岁孩子的手机,用他实名认证后的账号分别在多家电商平台尝试购买游戏账号,淘宝网等部分平台出现了未成年人拦截界面,但记者仍在更多未设置未成年人拦截界面的商铺买到了“租号服务”。

2021年8月30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國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并明确规定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该通知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限制再度加码,严格落实游戏实名制。但是,未成年人是否真的能严格遵守游戏实名制,合理控制游戏时间?

为绕开防沉迷认证,他们想到的最直接、便利的方法:使用家长的身份信息来登录游戏。于是,“60岁老太凌晨三点用赵子云拿了5杀” “追着爷爷要用他人脸信息来登录”等案例,成了网友们对未成年人绕开实名制的调侃。

随着国家接连下发通知,多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的租号现象确实有所改善,但提供租号服务的相关网页、App并没受到影响,甚至不少网友反映,价格更贵了。

13岁的小夏是某著名二手平台上的“常客”。他告诉记者,为了绕开未成年人实名监管,他经常用父母的手机租买一个游戏账号,然后再用自己的手机登录使用。

“登录过程不需要人脸识别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小夏肯定地说,“买贵一点的,商家有办法。”

对此,记者进行了实测。在某购物平台输入“租号”后,记者选择了一家销量过万的店铺,当记者表示自己是未成年人想租号绕过防沉迷认证时,商家表示:目前手游租号无法跨过防沉迷认证,但是有一款商品可以绕开,只需要多付50元,之后游戏将不受任何限制。

随后,记者询问了多家租号店铺,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商家有专门绕开防沉迷认证的办法,并且遇到人脸识别系统问题,店家还负责“售后”。部分商家面对未成年人为了跨越防沉迷认证的行为不加以劝阻,甚至将“无防沉迷”作为卖点之一。

加强实名监管

需多方合力解决

《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要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换言之,凡是向未实名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的都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将予以严厉打击。

“即便是成年人把账号卖给成年人,也是一个违法行为。因为这里面涉及个人信息的问题、涉及网络行为的实名认证问题。”渝中区人大代表、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胡平表示,所有的游戏平台包括互联网平台,其中涉及账号的问题,在网民协议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绝对不允许用任何方式进行转让租借,“所以这一个行为既违反了民事法律规定也违反了行政法律规定,甚至大批量出售出卖账号的话,还可能触犯刑法,就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胡平建议,首先,主管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游戏企业公开发行游戏程序活动的监管力度,对身份识别力度不足的游戏程序所属企业进行建议和督促整改,从根源上减少规避防沉迷认证的非法账号租售行为;其次,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应严格查处非法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行为,从监管上消灭非法账号租售行为的生存活动空间。

你有拆桥记,我有过河招。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身份信息注册登录网络游戏或购买成年人身份信息绕过防沉迷认证,不仅需要加强对电商企业、游戏平台的监管,更需要家长加强监护督促、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更好地帮助指导未成年人了解掌握法律规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黔江区人大代表,黔江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徐禄友表示,正因为现有的网络游戏在实名注册和登录的时候,没有完全落实身份识别,才让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他建议,游戏企业在用户实名认证的落实过程中, 一定要把人和行为对应起来,加入人脸识别机制,并在游戏中设置分时段人脸识别,防止轻易用他人身份注册和登录的情况发生,尽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同时,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督促未成年人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培养和提高网络素养,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孩子游戏账户的管理,指导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游戏时进行真实身份验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账号商家身份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玩游戏没账号租一个就行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Google Play游戏取消账号绑定没有Google账号也能玩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给骗子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