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狠抓创新驱动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研究

2021-11-18 06:42王洪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产学研机制创新

王洪胜

摘要:本文就锦州如何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机制

“我们那么多的高校、那么多的科研机构,写出来那么多的学术论文,形成了那么多的‘创新成果’,最终真正变成生产力的能有多少?”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黄奇帆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一针见血。

对如何狠抓创新驱动、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研究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更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锦州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的基础条件

锦州区位优势突出,工业基础雄厚,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储备,创新竞争力在辽西五市首屈一指。

1.科教资源与企业创新研发人才数量质量

锦州有各类科技人才近十万人,对创新有重要影响的R&D活动人数在辽西排第一。科技人才尤其工业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与辽西兄弟市相比均具有绝对优势。

2.创新平台和技术水平

锦州有院士工作站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22个,市级4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高校9所,其中省属本科院校4所;各类科研院所22家。

辽宁工业大学和渤海大学已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园并启动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锦州中心已正式挂牌。

锦州氯化法钛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电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水平在辽宁名列前茅。

2019年辽晶电子等6家企业入选辽宁瞪羚独角兽企业,神工半导体有限公司通过科创板IPO审核,15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5650万元。

3.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

尽管近年锦州工业增加值省内排名第七位,但利税水平排在第四位。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比重大。如,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是奥鸿药业一项高新技术成果,市场化之后,供不应求,奥鸿销售收入20亿,净利润4.5亿。

二、狠抓创新驱动,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的对策

(一)积极探索产学研多种协作模式

1.南站新区嵌入大学科技园的区中园模式

大学科技园为尽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斯坦福大学在2O世纪20年代还是一所不知名的“乡村大学”,但到了6O年代就跻身于美国一流大学行列,1985年被评为全美第一,这与斯坦福大学和硅谷通过大学科技园良性互动密切相关。依托大学的优势学科,了解高新区的产业化基础,通过寻找优势学科和优势产业的对接点,基于技术孵化、人才培养、辅助机构嵌入、市场前期培育、產业化政策指引等,形成大学科技园和高新区结合的内外合力。发展嵌入大学科技园的紧密型产学研结合模式,不仅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要求,有利于扭转 “产”过剩而“学研”不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同时突出大学作为创新源的地位。

2.校企合作开发

企业通过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科技资源,实现最优目标。在课题中企业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研究、工程化、产品制造方面的优势,承担课题的部分研发工作;同时,高校、科研院所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技术开发,课题完成后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这样不能能解决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甚至有望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亟需的创新成果“千呼万唤不出来”与有商业价值的创新成果“藏在深山人未识”并存的这一结构性矛盾。

3.共同组建研发实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由联盟成员合作各方共同组建联合研究中心、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科研中试基地和高新技术实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另外,高校有很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放那里未被利用,其中不乏一些有较高商业价值的项目,企业可直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运用,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建立技术合作联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适用于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的核心企业,其目的是集成优势资源,开展一些前沿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组建战略联盟,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发展后劲。

5.在大学建立企业孵化器,利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培育初创型企业

初创型企业的研发力量相对薄弱,但科研却是大学的强项,大学里建立的企业孵化器应集成校企各方优势,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化,帮助初创型企业解决研发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投资激励、组织协调等功能,促进锦州“产学研结合”体制和机制创新

1.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

建立与完善由市政府牵头 “产学研合作领导机构”,构建具有本地特点的“产学研结合”新体制和新机制。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在逐步退出能够由市场发挥作用的竞争性经济领域的同时,加大政府对“产学研结合”的统筹和推进力度。日本2001年成立了‘科学技术会议”组织机构,作为日本政府“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决策机构,由首相担任会议主席,成员l4人,包括政府、企业、大学的有关人士。其使命是“以切实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计划中的重点政策为目标,作为政策实施的指挥塔,克服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有预见性、灵活地开展活动”。

2.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功能

制定和出台促进“产学研结合”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政策、法规。德国政府制定的《知识创造市场的行动纲要》,强调“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界的联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一是加强大学和经济界合作。二是加强经济界对大学、科研机构所确定科研目标的参与。三是加强大学、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沟通和合作。改善和促进成果转换。四是促进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成为中小企业的伙伴。五是更有效地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励那些具有操作性的模式等等。

3.加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协调和管理机制的建设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协调和管理机制的建设要求合理配置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建立相关行政责任负责制,建立健全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全市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市产学研资源,及时研究解决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4.搭建产学研结合战略联盟建设平台

针对联合科技攻关数量少、技术转化效果差的问题,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发挥网络的信息优势,积极搭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及时并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公共信息网络,广泛、定期、及时地征集企业技术方面的难题,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人才等供求信息,建立健全科技资源共享信息数据库,及时做好“三方”之间的信息沟通、项目中介和咨询服务等相关工作,使企业能够及时得到信息并进行咨询与技术服务。组建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或技术转移中心,构建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等条件设施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服务。

猜你喜欢
产学研机制创新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皮革机制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