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设计能力研究

2021-11-18 06:42李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育人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教师立德树人观念如何,教书育人的本领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因此,探索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关键词:课程思政 元素挖掘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专业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唤醒和培养各专业课教师传道、育人的自觉与能力,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为此,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一、专业课教师要以大思政思维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依靠教师自觉意识的养成,也对教师的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要求,反映了课程思政分布范围广、涉及学科多的特征。繁杂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对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的考验巨大。破解“两张皮”问题,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关键在于善用大思政,以大思政思维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如何“善用”?可从如下方面着手:

深用理论。理论只有深刻才能说服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各专业课自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从理论的深度加以提炼,用深刻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如果浅尝辄止,是难以说服学生的,更遑论形成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活用案例。案例是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重要抓手,生动的案例能够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搜集和引入本专业领域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挖掘、创造性地运用其中的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为民意识”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

足用资源。专业课蕴含的思政资源存量较为可观,分布较为零散。应根据专业课的不同定位、性质等情况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资源,形成挖掘的基本思路,合理设计挖掘的基本框架。教师之间可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应挖尽挖,可挖尽精,组织相关专家协同备课,实现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在教學中精准投放,并通过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育人能力的良性循环提升。

潜用价值。任何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基因,课程思政不是改变专业课原本的属性、附着“体外”的思政内容,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以自身的思政元素潜隐地实现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应充分提炼专业课中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或能够启迪其人生的价值导向,通过隐形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获得为人、为事、为学的道理。

妙用配方。教学组织设计是课程思政的配方。要在学习和吃透课程思政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精准选择思政元素,形成“盐溶于水”般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教学组织设计大纲,并对照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内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课程的学科属性编制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南,依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细化具体教学目标和流程,使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水到渠成般融入课堂,让学生满足求知欲,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巧用方法。课程思政绝非对思政元素的简单“移植”和“嫁接”,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有机融合。由此考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和艺术等基本功。因此,教师要在融合的事前准备上下功夫,以多样化、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多形式、多载体的教学方式深入学生、回应学生、关爱学生。

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途径

每门课程都包含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丰富的“思想政治要素。 如何将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精神等要素融入课堂教学,需要注重教育路径设计,加强思想政治要素与日常教学内容的整合。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研究学生的能力。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不仅仅了解其专业知识建构、学习习惯、兴趣、能力等,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深度研究,以便于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

课程与教材设计开发能力。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中,课程与教材开发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课程思政是否可行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预期效果。课程开发与教材设计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教师个人积极主动摸索,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也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专家、课程论专家等外部智慧。

课程思政的教学与管理能力。专业课教师不仅需要营造课程思政的环境与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需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方式,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以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的评价能力。它要求课程思政教师能够利用评价工具,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还需要立足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维度,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反思与发展能力。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问题,而基于问题的反思,借助反思推动课程思政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总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始终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对构建‘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春红.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2018(12)..

[2]柳逸青等.高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剖析与路径探索[J].高教学刊,2018(06).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

[4]刘磊.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作者简介:李静(1977-),女,辽宁铁岭人,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web前端开发、教育教学管理。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课题批准号:JG20EB221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