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羽毛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对比研究

2021-11-18 17:35朱赫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竞技羽毛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走出国门,接触到了世界最顶级的优秀远动员,前前后后的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他们为我们国家的羽毛球项目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羽毛球事业也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根据当时情况,选拔机制是由市体校——省队——国家队三级选拔机制,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教融合的观念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羽毛球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方式也需要與时俱进,要求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外羽毛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探索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

前言

随着我国逐渐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各种体育观念的提出,如体育强国建设,体教深入融合,发展全面人才等。多年来,我国运动队在奥运争光的思想下和举国体制的培养模式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羽毛球竞技人才,羽毛球项目也成为了我国的重点夺金项目。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林丹夺得男单奥运冠军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夺得羽毛球项目的全部金牌(总共5枚)中国羽毛球飞速发展,极大的促进发展了羽毛球运动项目大众化程度。但是盛极必衰,我国羽毛球项目水平开始下滑,其他国家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生代运动员,我国羽毛球项目面临着严俊的挑战。与此同时,传统的三级训练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优秀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探索。

一.中国羽毛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

首先是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体育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198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举国体制的决策,包括了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等。这在当时促进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我国运动队取得良好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就是三段式选拔体系的由来。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原有的旧的训练管理模式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例如,选拔机制的基础是羽毛球俱乐部和羽毛球特色学校,需要地方政府资金支持,部分地区生源流失严重,造成发展不均衡。同时学生学训矛盾很难得到解决,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部分运动员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吴有凯教授等认为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培养单位以各级各类体校为主和后备人才队伍规模过小”,并将原因归结为“培养目标单一、法规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不足和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欠缺”。

二.国外羽毛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

纵观世界各羽毛球体育强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地方,如羽毛球强国,马来西亚一直把羽毛球奉为国球,早在上世纪就通过政府支持重视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通过集训走专业化道路,通过聘请国内外相关人才来完善后备人才机制,在国际球坛拥有一定的基础。其次是日本队,在上世纪东京奥运后,日本着重把工作重心放到羽毛球运动普及开来,从而建立起羽毛球的青训体系,积极开展各项联赛,同样在政府支持下与学校和社会相结合,例如,中小学必须设有运动部门。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观念。由此可见,国外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对我国有一定借鉴价值,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探索。

三.结论

影响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策问题

首先我国三个等级的训练机制中各部门任务分配不够明确,难以形成默契,其次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虽然全国正在大力推动体育发展,倡导体育改革但是,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同时竞技体育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国的举国体制以训练为主,培养出了一大批运动员,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问题,如市场不够成熟,我国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业余运动员退役后社会保障和伤残制度还有所欠缺。同时,新时代要求青少年各项素质全面提高,在接受训练的同时,没有学习时间,学训矛盾得不到改善。

(二)环境问题

现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因为地理环境问题,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场地建设不够,造成人才流失浪费。发达地区的强队越来越强,不发达的地区弱队越来越弱,有的地区甚至没有足够的经费为学生修建场地、购买教学器械。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后备人才培养成极端化差异。同时,我国的举国体制观念根深蒂固,尚未能做到把重心从“专业”转移到“普及”中来。从目前国内外状况看来,项目普及程度远远要比专业化提高更加重要。尽管我国羽毛球爱好人群较多,但是羽毛球市场并不成熟,同时也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羽毛球发展专业化程度不够,向上输送渠道单一都成为制约我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因素。

(三) 师资问题

现阶段,我国底层培育羽毛球后备人才的教师和教练员大部分整体水平偏低低文化素质薄弱,缺乏终身体育意识,综合执教水平低,基本上都是由退役运动员转型成为教师或教练,还有少部分来自其他项目,这使得教学质量不高,在培养中往往缺少灌输终身体育的重要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些因素都很不利于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开展,普及人群得不到提高,量变难以引发质变。最终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羽毛球后备人才的发展。

四.建议

1.加强对羽毛球运动项目的宣传,并积极采取适当政策,大力鼓励学校开设羽毛球课程,把羽毛球课程融入到基础教学课程来,并要积极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学生学习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加快课程建设,从而提高羽毛球受普及程度,只有数量得到提高,累计引发质,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更多的羽毛球后备人才。

2.重视挖掘运动的内涵,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态度,把学生的文化课的书本知识学习与羽毛球运动项目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大脑绷紧的同时,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劳逸结合,从而促进体力智力的提高。

3.政府应主持举办更多的形式各异,不同年龄段小型比赛,开展各种夏令营,在能够确保正常文化学习的同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提高青少年业余运动员的参与热情。重视“体教结合”,优化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做到学习和身体素质同步提高。

4.提高体育教师教练员的选拔难度,系统培养专业相对口的师资力量,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提高整体的专项素质。增强科研意识,培养终身体育观念,教是学的基础,教育者水平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体育运动的态度。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是我们建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有凯,曾秀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02):61-63.

[2]刘萍萍. 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3]刘萍萍,梁凤波,王凯珍,肖杰.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基地发展现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05):450-453+465.

作者简介:朱赫(出生年份19960706,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唐山。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竞技羽毛球
羽毛球
电竞种植记
打羽毛球
E生命力
飞行的羽毛球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