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索尼《卡门主题幻想曲》的交响性特征及其演奏探析

2021-11-18 17:35谢垚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

谢垚珏

摘要:费鲁契奥.布索尼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意大利浪漫主义时期最后的典型人物之一,也是新古典主义者的先驱人物,欧洲音乐节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音乐革新家。1920年,作曲家布索尼通过对歌剧《卡门》这一经典题材的艺术特色进行探究,从而改编成钢琴作品《卡门主题幻想曲》。本文将通过对布索尼的钢琴作品《卡门主题幻想曲》中所体现出的交响性进行研究分析,并探究如何在钢琴作品中实现“交响性”这一原则。

关键词:《卡门主题幻想曲》 ;交响性;钢琴演奏

一、布索尼《卡门主题幻想曲》的背景介绍

《卡门主题幻想曲》是最早是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比才根据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普罗斯佩·梅里美的长篇小说《嘉尔曼》的剧情进行编排创作了歌剧《卡门》。作为法国歌剧的典型代表作品,布索尼在改编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比才在歌剧上对管弦配器的音响效果,将钢琴的交响性发挥到了极致,并把歌剧《卡门》最为著名的几段具有西班牙独特异域风情的旋律和经典唱段浓缩进钢琴作品《卡门主题幻想曲》之中

二、布索尼《卡门主题幻想曲》的交响性探析

《卡门主题幻想曲》作为布索尼晚期的作品,作品的改編既有浪漫主义那种细腻而丰富的敢于表达主观情感个性特征,同时也蕴含着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特征。例如注重对情感的权衡把握,音乐真实感人,追求稳定的理性的音乐,与新古典这一时期所提出的“返回巴赫”的音乐主张相一致,在作品中也不难看出布索尼对巴赫的崇拜和对李斯特钢琴华丽的技法的深入理解。同时作品中也将西班牙许多有特点的民族风格的旋律和独特节拍,布索尼牢牢地抓住了歌剧《卡门》旋律音调的特点,通过对歌剧配器中音色的模仿、乐句的对话以及声部的进行等多样化的模拟方式,使其融会贯通地以一种统一的形式在钢琴演奏中得以展现,从而实现钢琴的交响性。

(一)音乐形象模仿中的交响性

音乐形象的模仿是能否正确处理声部旋律层次,展现作曲家对于钢琴属性上的把握和对原作歌剧的认识一大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对“交响性”这一艺术原则运用的主要体现,声部的编排的塑造对作品本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音乐形象的模仿上体现了作曲家“交响性”思维。

1.源自咏叹调《花之歌》的交响性

布索尼钢琴作品《卡门主题幻想曲》中的80-89小节片段,是《卡门》中最为经典的音乐桥段之一。男主人公唐霍塞因私自放走女主人公卡门而入狱,出狱后找到卡门,因归队的号角声一事使卡门懊恼生气,之后唐霍塞为表达自己对卡门的心意,唱出了《花之歌》这么一首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咏叹调。

该段开始是在降D大调上进行陈述,行板的速度,结构上并非按照传统咏叹调节奏对称来进行创作,咏叹调旋律声部左右手交替进行。伴奏声部保持平稳根据情绪的起伏推动上行下行,多变化音,使音乐的和声变得丰满,也在钢琴上尽可能做到模拟弦乐的效果。大提琴非常适合用于表达绵长不张扬的乐句,因此该段的旋律意在模拟大提琴低调而内敛的表达,自然淳朴的表达,仿佛一个绅士般徐徐地道来自己心底里的话语。

它并不是作为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出现,没有歇斯底里和华丽炫技,而是静静地倾诉自己的内心,不去宣扬不去发泄,而是以一种男性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展现。偏向于自然地演奏方式,作曲家在这里参考了大提琴的音色特点进行该段的旋律编写,且该段也是整部作品中的唯一抒情片段,就像去追求最为原始最为真挚的内心,干净自然地表达方式最为动人,从中也可以看出布索尼本人高尚的品味和对作品的理解。一段感情中最为高贵的,便是内心。是不夸张不哗众取宠的表达,柔和黯淡的忧伤却真诚地打动每一个听众。因而该段中真正要去下功夫的是如何让你的音乐情感有足够魅力使人融入进故事情境里。

2、源自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小鸟》的交响性

作品110-132小节片段素材来源于《卡门》里最为经典的桥段之一——《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小鸟》,源于非洲的黑人舞蹈“哈巴涅拉”舞曲,布索尼在这一部分的改编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法,在这一段中保留了西班牙独具特色的舞步节奏风格以及三连音的下行半音阶的特点,不仅体现了民族性,同时也将卡门放荡,不羁追求自由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示。调式调性为降D大调,一开始该乐段一开始同时广泛地运用和弦,4小节一个乐句,左手保持鲜明的节奏型,带有附点节奏,类似探戈,两个乐句以后出现了乐句间对话,左右手分别对旋律进行诠释,以错位的方式使乐句间呈现一问一答的形式特点。

(二)音乐情绪转折中的交响性

在钢琴作品中,将许多戏剧性情节串联应该是作曲家相当棘手的一个问题,这不仅考验作曲家对作品的理解,更是涉及到作曲家的“交响性”思维这一核心问题。作为一部浓缩性改编的钢琴作品,为了音乐情绪的转折恰到好处,布索尼在配器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也合理地运用钢琴作曲技巧来进行表达。

作品107-109小节,和弦运用了八度的震音效果,犹如中低音提琴般的紧张急促,充满悬念的铺垫。同时代表了飘忽而神秘之感,给音乐片段以一种转折的形式进入下一片段,很好地进行了连接,也使和声的色彩性越来越丰富。

三、演奏者如何在钢琴演奏中体现“交响性”原则

(一)建立“交响性”思维

“交响性”这一艺术原则一开始是在交响音乐的方向上发展起来的。最初“交响性”也只是运用于交响作品中,随着李斯特对钢琴技术的逐步挖掘,钢琴极大程度地发挥了自深的潜能。

尽管“交响性”这一原则在音乐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但是实际上演奏者想在钢琴上实现这一点很难。首先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来入手,了解音乐结构上的和声布局,和弦运用等方面来进行思考,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情境和音响效果究竟是什么。因而建立“交响性”思维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要演奏者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钻研谱子的细致耐心以及独到的专业见解,并熟知交响乐团各个乐器的音色特点学会如何去运用和模拟来塑造音乐形象。

(二)细腻的触键变化以及音色控制

细腻而精致的演奏离不开演奏家对音色上精准的控制和独到的见解。

首先,演奏者需要对曲子有透彻的了解。著名钢琴家席夫曾说:“回到源头,尽可能多地了解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必须在知识和本能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本能和灵感必须占主导地位,但知识不会对这两者造成伤害。”即要更深入地去研究原作歌剧《卡门》本身音乐及其交响性本质。

其次,读懂谱子。在音乐表现上,第一要能将谱面上看得到的东西做的精确,第二是思考符不符合作曲家的创作原意,再来就是用自己的方式(个性)进行叙述,但无论无何都不应该擅自主张地完全使自己的个性凌驾于作曲家的意识之上;就需要演奏者对于内心情感的控制和合理表达,过于夸张做作的表演引发不了共鸣。

实现以上两点,真正将谱子“吃透了”是演奏者能够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达到自己想要的音响效果的必经途径。钢琴的完美在于它能尽可能多地通过音色的控制、精准的把握来达到音乐色彩和情感的变化,这也需要演奏者更多地是学会如何思考,学会宏观地来看待作品本身艺术价值。音色的合理运用离不开演奏者敏感且细腻的触键变化,而这两者与演奏者是否具备“交响性”思维又相互联系。

参考文献

[1]潘大铭.布索尼钢琴改编曲《恰空》的风格特点[J].齐鲁艺苑,2014(05):39-42.

[2]海瑜. 钢琴音乐交响化的典范[D].西安音乐学院,2013.

[3]雷达.恒久的魅力来自“总是重新开始”——意大利音乐家布索尼的音乐生涯[J].人民音乐,2002(11):46-49.

[4]音乐的本质特性[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04):42.

[5]万泉泉.莫扎特《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中的钢琴性、交响性[J].音乐生活,2014(06):50-51+53.

[6]李昂. 关于钢琴演奏中“交響性”思维的几点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

[7]苏殊.论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交响性特征[J].黄河之声,2009(13):104-105.

[8]黄登辉.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歌剧性、交响性、钢琴性[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04):67-71.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文化修养对钢琴演奏者素质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浅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刍议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及策略
钢琴演奏中肢体语言的艺术性探讨
钢琴演奏理论传播对钢琴演奏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