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研究

2021-11-18 07:57李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摘要:在提高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可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受到传统观念和模式的束缚,未能真正将学生主体发展的地位呈现出来,进而对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意识缺乏,不利于更好提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必须结合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和模式,进而才能将学生管理的相关工作落实和渗透到底。

关键词:学生主体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成为许多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来看,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大多数的高校已经意识到推动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部分高校在实践发展中还面临一定的矛盾,进而造成学生主体失落的情况发生。

一、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现状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未能真正将学生管理工作回归本质,推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还是以传统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主进行工作,这对强化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主体发展意识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工作强调优化师生管理工作的关系,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还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没有结合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和特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通过制度的方式,规范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行为和发展方式,这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突出主体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主体发展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体现在没有落实以生为本管理模式的方面。在加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主体发展的工作落实到位,给予学生更多突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的机会。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是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学生管理水平为主,对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意识理念缺乏,也没有通过创新性的管理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实现自我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价值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教师灌输式教学和以自我为中心管理学生的现象,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很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教师注意到发展学生个人主体性的重要性,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管理和独自学习的机会,提升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发展,提升高校在教学和学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同时,部分高校为了提升对学生监督与管理的工作水平,通常运用强制性的方式来约束学生,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升一定的学生管理质量,但是却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还会在教师、学校的监控下,对于其学校学习和管理工作缺乏认同感,这给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学生个体的选择性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丧失也不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以外,许多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于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且将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当作推动国家未来发展和繁荣的唯一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价值观被改变,导致一些学生认为只有学习技术,才能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价值,从而过于发挥自身学习的个体性和实现自我价值,没有了解到形成正确自我管理和学习意识的重要性。所以,在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应该运用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发展能力。

三、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学生管理工作要回归本质

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高校日常管理和实践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客观意识,决策者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想法和管理想法进行收集,进而也能具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学生主体发展的工作。同时,让学生管理工作回归本质,也能丰富学生自己的课余时间和人生阅历,学生参与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也能增加学生对于管理工作制度的认同,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提升其整个教育工作水平和效果。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采用开展讨论会的形式,拉近决策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密切接触的方式,感受和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

(二)优化师生管理工作的关系

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师生交往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不断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学生的特長,进而也能提升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认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优化师生管理工作关系中,学校需要重新定义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管理工作的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在明确教师教育管理主体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管理主体地位,进而才能让学生管理工作真正回归到本位状态,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热情。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与教师之间共同决策、共同工作等形式,达到一种彼此相互理解的目标,促进师生关系的有效构建和完善。

(三)采用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

一方面,在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力度,围绕学生来制定学校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决策方案,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对于管理工作的需求,围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展开相应的管理工作。还要让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渗透在课堂教学、图书馆工作、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多个方面,进而也能增强以生为本的管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期间,可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很多学生碍于面子的原因,不愿意在学校管理和学生管理中与决策者和教师直接进行互动,更喜欢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学校可以构建学生自主交流和沟通的网络平台,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其管理工作内容和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为推动学生主体的有效发展,需要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到学生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这样也有助于决策者充分感受和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而制定出正确的决策和治理方案。还要优化师生管理工作的关系、采用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做好学生主体的发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鹏飞,李娟.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民办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14:164+168.

[2]马玉,陈伟.基于学生主体发展视角下中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河北农机,2020,08:92.

[3]倪宪辉.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7:458.

作者简介:李帆,女,汉族,1992-11,甘肃天水人,宁夏理工学院,助教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