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合作让学生变得更完美

2021-11-19 10:08江苏省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小齐小马友谊

江苏省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李 卓

【案例背景】

从入职成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到现在是入职的第三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常年“驻扎”在一、二年级。要问“最头疼给几年级上课”,答案一定是一年级,你可以想象,一群懵懂无知、充满好奇心的小家伙会在课堂上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那必定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场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课堂上又异常活跃,这些往往让教师在一整堂课的时间里都需要维持课堂秩序,导致什么也教不了。

【案例描述】

一对“相爱相杀”的好兄弟

又到一年级体育课,按惯例准备上课时,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教室里的争吵声“你干什么拿我的橡皮”“我没有”“我明明看见了在你的铅笔盒里”“这是我的橡皮……哇”,响亮的哭声响彻教室,听这激烈的争吵声,肯定又是那两个学生的“爱恨情仇”故事。疾步走进教室时才发现,像往常一样这就是一桩线索清晰的物品丢失“案件”,一个同学错拿了另一个同学的东西,询问了事情原委,公正地下达了“判决书”后,就此“结案”。这两个学生平时的关系很好,坐在前后桌,下课也经常一起玩耍,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之间的矛盾也非常多,经常玩着没一会就开始打闹,原因不是这个同学打了那个同学,就是那个同学骂了这个同学。同学之间,小打小闹很正常,但是这两个学生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纪律,有时候体育课上跑步时,没跑一会儿这两个学生就开始疯狂地追逐推搡,进行练习的时候也不分场合地大声说话嬉笑。可想而知,有这两个学生在的课堂是多么地令人头疼,每次教育后只认错了三分钟,转头就恢复原样,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这两个学生完全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

体育课上的“连体婴”

又一次打闹后,笔者把小马和小齐叫到面前,问:“小马,你是不是讨厌小齐同学,如果你不喜欢他,老师可以让你们俩分开不站在一起,再和班主任老师说把你们俩的位置调开,不再让你们坐一起上课,行吗?”小马一听急了,忙说:“老师不要,小齐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想和他分开。”“既然你们两个是好朋友,为什么总是争吵打闹呢?”“对不起老师,我们忍不住,老师请你千万不要把我们分开。”“小齐同学,你呢?你的想法是什么?也认为小马是你的好朋友不愿和他分开是吗?”“老师,我们错了,下次再也不打闹了,请你不要把我们分开。”这一激将法让两个学生都着了急,为了让他们清楚自己的错误和铭记承诺,笔者又想到一个方法:“既然你们两个都想维持这段友谊,老师也不想当坏人,可是你们每次都说自己错了会改,可总是在不停地重复错误,老师也不知道该不该再相信你们,你们说怎么办?”“老师,这次我们真的知道错了,我们保证,你说的话我们都听。”“好,既然这样老师就答应你们暂时不把你们分开,但你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如果做不到我会立马把你们分开。”“好!”“从现在开始老师要让你们俩变成一个‘连体婴’,意思就是你们在体育课上做什么事都要在一起,一起跑步、一起活动、一起锻炼,课堂上你们俩要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但不能随便讲话和打闹。如果小齐犯错误,小马要立刻制止他并帮助他改正。小马也一样,不仅要互相监督,更要互相帮助,主动地关心照顾对方,你们可以做到吗?”“我们可以!”“期限是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内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犯了错误,老师会对你们两个人一起批评,因为你们俩现在是‘连体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这个星期你们做得很好,老师会给你们一个大大的奖励。”“好的老师!我们一定会成为最默契的连体婴。”

独木不成林

后期的体育课笔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选择更多合作类的练习,例如“两人三足”“双人夹球赛跑”“开火车”等两人或多人游戏,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更多地进行互动交流,很明显这种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小齐和小马在各种游戏中也充分展现了彼此的友谊,课堂表现良好,积极主动参与练习。就在一周之约快到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喜的事,周三按例进行护导工作时,在操场巡视的过程中笔者看见小齐玩跳绳时,和两个学生不停地拉扯跳绳,笔者立刻制止了他们,并告知他们这是非常危险的,不能这样玩耍,说完就让他们去一旁继续活动。突然小马快速跑来并用充满自责的语气说:“老师,对不起!”,当时很疑惑他为什么道歉,以为又做错了什么事,就问他为什么事道歉,小马有些难过地说:“老师,是我没有监督好小齐,没有告诉他不能这样玩跳绳,非常危险,我应该及时阻止他。”那一刻笔者很诧异也很惊喜,因为这次约定的初衷是希望这两个学生能在课堂上互相帮助,改正不好的课堂习惯,却没想到他把这个约定当成了日常的一部分,在平常生活中也能关心、帮助同学,他已经从内心里想要和小齐建立这种深厚的友谊,并希望帮助他变得更好,这让人非常欣慰和感动。独木不能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看着他们紧紧拉在一起的小手,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的成长是需要同伴的支持与帮助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得更远。

【案例反思】

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合作学习”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学生在游戏比赛中能够培养团队精神,在民主和谐的学习训练氛围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群体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

1.合作是架起学生友谊的桥梁

开展合作学习非常符合少年儿童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小齐和小马是很典型的例子,他们的合作互相促进彼此的成长,同时他们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合作学习给学生营造了一种非常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协作能力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与个体、群体交往过程中学会沟通、学会帮助、学会分享,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协作互助、默契配合,建立起彼此特殊的关系与友谊,而这种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懂得感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合理组织合作学习

合理组织合作学习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问题,好的方法更高效,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也更大。我们要学会观察,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帮助学生成长。例如,在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时,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学生之间性格是否不合或者是否有矛盾,再者不能将两个性格过于活泼或者过于内敛的学生放在一组,这样的安排反而起不到合作教学的效果。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他们的表情、语言、动作都可以作为教师思考和总结的依据。合理的合作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同学、爱上教师、爱上体育。

3.合作让学生变得更完美

哲学家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在每一次合作与讨论中,一次次观点和想法的碰撞让学生们的思维和创作灵感不断被激发。一个人的能力再强,脑袋再聪明,如果不善于与同伴合作,不会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那走向成功的路就会越来越窄。学生们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会融入集体,通往成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小齐小马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美好的友谊
“治疗”拖拉有良方
骄傲的小马
友谊之路
“默哀”式罚站
友谊如何才能保持长久
“默哀”式罚站
勤劳的小马
一毛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