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主缆湿度多点同步检测与分析

2021-11-19 08:15章正涛李鹏石建中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含湿量主缆检测仪

章正涛 李鹏 石建中

(1.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镇江 212115; 2.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26; 3.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430200)

0 引言

一种主动式防腐除湿系统有效的弥补了被动式防腐的缺陷,其原理是将钢构件置于一个较低腐蚀率的环境中,通常将钢构件周围的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到50%以下。研究表明: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时,钢材腐蚀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钢材腐蚀可以得到极大程度抑制。一般选取相对湿度50%作为桥梁除湿系统控制目标,在这一条件下,钢材腐蚀率可以满足桥梁设计寿命的要求。

1 检测内容及方法

本文根据国内长江下游某悬索桥的主缆湿度检测情况,简要分析了主缆内部湿度控制情况以及除湿设备的健康状况,为下一步的养护工作打下基础。该桥于2005年建成通车,桥梁建设期间主缆除湿系统同时安装完成,是国内首批采用主缆除湿技术进行防腐的桥梁,设备均为日本原装进口,后经少部分国产部件替换维修。按照除湿系统使用手册,设备已超出设计寿命,部件缺乏备件或已停产。

1.1 检测内容

主缆除湿系统设计了40个进排气夹,每个进排气夹处均设置了空气参数传感器,进气夹处有温度、湿度、压力和流量传感器,排气夹最近的索夹位置设置了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具体布置见图1。

图1 主缆进排气夹布置

桥上的传感器已工作多年,精度不可避免的会降低,数据可靠性也会变差,通讯传输线路均存在老化不稳定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关键数据独立检测,判定主缆内的湿度是否处于设计范围。因主缆内置检测传感器技术尚不成熟,本次检测采取主缆进排气夹上开设检查孔的方式,将传感器安装在检查孔内,对温湿度进行短期持续检测,检测点位如图2所示。

图2 主缆进排气检测点位分布示意

1.2 检测流程

(1)在气夹上开标准检测孔;

(2)安装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及多通道检测仪,进行实时记录;

(3)对进排气夹进行无线、实时、同步采集数据;

(4)数据处理及分析。

1.3 检测设备

(1)无线温湿度传感器

本次检测采用无线电温湿度变送器,输出无线电跳频信号,内置锂电池,湿度精度±3%RH(60%,25 ℃),湿度测量范围0%~100%RH,温度精度+0.5(25 ℃),温度范围-40~80 ℃,无障碍传输距离约800 m,数据更新时间为1 min。

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无线连接环境监控主机,将采集数据实时上传云平台,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2)无线多通道检测仪

无线多通道检测仪负责将传感器数据收集校验后,通过GPRS网络上传至云平台。每台检测仪可同时连接32个传感器,无障碍传输距离约800 m。根据桥梁现场条件,设置2台多通道检测仪,附加2台信号放大器,成功实现40个进排气夹数据的同步采集。工作原理见图4。

图4 无线多通道检测仪工作原理

主缆进排气口主要检测空气温湿度,需要同时测量多个进出口数据,做同步判断,才能确定主缆内湿度状况。

2 检测结果与分析

2.1 主缆进排气夹相对湿度检测

主缆进排气是目前判断主缆内部湿度的唯一手段,也是判断主缆除湿设备运行情况的必要条件。在设计情况下,主缆进行除湿的初期,内部湿度应该呈现出图5(a)的状态,即排气口经过一段时间后,湿度下降至控制指标以下,并趋于稳定。大桥建成初期,经监控系统检测,的确出现了与设计相符的湿度变化过程,如图5(b)所示。

图5 主缆除湿初期排气湿度变化曲线

本次采用无线检测技术,持续采集15 d的温湿度数据,同步采集室外温湿度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为1 min,数据分析时进行了优化处理,时间间隔为30 min,主缆进排气的湿度情况呈现以下的曲线(见图6和图7)。

图6 跨中主缆排气夹湿度曲线

图7 主缆进气夹湿度曲线

经过检测,成功获取了主缆进排气夹的实时温湿度数据,以及同时间室外的温湿度数据,对同步分析主缆内部湿度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2.2 主缆进排气夹含湿量分析

虽然腐蚀与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大,但相对湿度是因变量,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另一个较有价值的分析参数是含湿量。含湿量是指每kg质量的干空气中所混合的水蒸气的质量(g),常用d来表示,单位为g/kg 干空气。

d=622×φ×Ps÷(P-φ×Ps)

式中,P为空气压力,Pa;Ps为水蒸气分压力,Pa;φ为相对湿度,%。

含湿量值确切反映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量的多少,可通过查询焓湿图得出,也可以通过专用露点传感器测量得出。为充分利用本次检测数据,提高分析效率,采用了焓湿图拟合公式计算含湿量并绘制时间-含湿量曲线图。

根据除湿原理,气夹的含湿量应明显并持续低于室外大气值,不宜出现高于室外大气的现象(除湿初期除外)。

图8为进气夹含湿量与室外含湿量曲线,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两线分离,并持续,说明存在明显的含湿量差。图9为排气夹与室外含湿量曲线,曲线分离则不明显,甚至有交叉现象,说明含湿量接近。通过对进排气夹含湿量的计算分析,分离了影响相对湿度的因素,建立较为直观的除湿效果判断方法。

图8 进气夹含湿量与室外含湿量曲线

图9 主缆排气夹含湿量与室外含湿量曲线

3 结语及建议

主缆除湿系统的检测与分析专业性较强,且不同于桥梁行业内的检测工作,采用主缆湿度多点同步检测与分析技术,达到了直观解读除湿效果的目的,为桥梁养护工作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

建议国内采用主缆除湿的悬索桥,对进排气夹进行定期检测,周期宜为2年一次。另开设标准的检测孔,可反复利用其进行短期持续性检测,同时采用较高精度的传感器设备,进一步结合巡检情况,对主缆除湿系统进行精准养护。

猜你喜欢
含湿量主缆检测仪
悬索桥主缆除湿控制系统
非分散红外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常见问题的探讨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湿空气含湿量的测量方法及其表达式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一体式除湿热泵空调循环夏季工况实验研究
泰州大桥主缆纵向湿度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基于555振荡器的地沟油频率检测仪
多功能空气质量远程检测仪
基于组态软件的主缆除湿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巧用故障检测仪中的Reset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