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021-11-19 00:59吴云
天府数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

吴云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后,我国素质教育体系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育人观念,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育人目标和教学模式,将原有的单一化教学模式朝向素质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素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看待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要凸显出核心素养的价值与特征,实现小学数学的高质量教学目标。本文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核心素养育人观的方法与策略,旨在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育人观;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研究;教学创新应用

引言:

数学教学中包括一种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对学习者的影响要远超过数学知识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虽然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为目标,但却不能仅树立这一个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够让学生在能力增长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自身的素养,而数学文化就是一种内涵品质。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将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评价,但是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学习能力,是学生更为宝贵的财富。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的观念,就要注重对数学文化的传播,转变以往“视成绩为一切”的教学观念,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一、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育人观的基本内涵

数学学科的素养能力就是学习者的数学观点、思维的方式及观察、分析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学习者有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思维习惯、兴趣、学习品质等等。数学科目的知识体系完整有序、逻辑性较强,可以对客观的世界做出一定的把握和定量刻画,用抽象的方式逐步概括数学知识世界,并形成一定的方法理论,适用于更广阔的实践范围,针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习者要遵循数学学科的知识特性,通过分析、综合及运算过程来完成整体的推理过程,所以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更像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与输出过程,学习者要积累数学知识、掌握方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学品质。数学知识是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内在的逻辑与外在的逻辑都非常严谨,要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要注重数学方法的多样性,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入手,进一步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就可以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1]。

二、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育人的方法与对策

(一)重视语言表达,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数学知识自身的特点入手,将数学知识规律作为客观的凭证,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点的结构比较清晰,呈现的方式比较灵活,所以有许多数学思想及数学法则可以直接依附一些材料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找到数学问题的原型,将生活材料引入课堂教学中,从数学问题的本质看到生活的翻版,所以说“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就是指数学知识可以显示出生活的意义。

小学数学知识中具有的严谨的逻辑性,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发展,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也就是说,小学数学必须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育,让各个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都能获得能力的成长,可以说,核心素养育人观念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语言是小学数学思维的外在表现,学生组织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过程,应用推理来解决数学问题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思维方式。

如在“因数中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中,教师先写出11×15=165,之后写出11×150=();110×15=()。教师让学生先不必急于给出回答,而是尝试着说出自己的思路,这两个小题应该如何快速计算。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细致,有“为什么可以在积的末尾直接将0写在个位?”、“怎么能够根据之前的算式就来推导出直接计算的结果?”教师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有效的提升个人的推理能力。语言和思维之间是具有一定联系的,正确的语言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训练计划,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思维的训练。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语言和思维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教师要使学生拥有说话的机会,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思维品质[2]。

(二)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科目的知识学习要将想象作为探索知识的动力,从中体现出创新思维,对数学问题始终保持着探索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合理质疑问题,提出学习数学的创新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与猜想来完成数学活动,充分锻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越来越强。任何数学的公理、定理都是通过先猜想、再验证得来的,缺乏猜想的数学学习就是一潭死水,素质教育时代的数学教学要从改变传统教學模式着手,所以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要在现代素质教育中应用,这也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可以通过猜想来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

尽管小学数学知识有许多部分的内容对学生而言学习相对困难,但是学生只要能够合理应用数学的想象思维,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留有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

如在“小数的加减法”知识学习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大胆的猜想小数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学生会根据自己已学的多位数加减法知识来计算小数,但是也会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纠正,告诉学生“小数点对齐”、“从末尾算起”、“不够减要退一当十”,学生会问:“小数的加减法计算与整数有什么计算的不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有什么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可能会出现那些易错点?”教师再根据学生思考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给出解答,则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以后得出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之后教师再给出回答,学生就会对知识点保持更好的记忆效果。小学数学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思考的精神,无论任何数学问题,学生都要敢于尝试,教师要对学生勇敢创新的精神予以引领[3]。

(三)提炼知识精华,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基于数学文化和数学语言之上的一种核心素养,可以成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知识,并可以轻松的应用模型来解决数学问题[4]。从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可以看到,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达的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则没有过多的关注,素质教育时代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加全面,对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考察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检验,更要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多方面素养,部分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需要考察数学建模能力。

但实际上小学数学中的部分内容已经涉及到建模的部分,比如几何图形中的知识,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模型思维,才能将数学知识套入到几何图形中,让学生在灵活变换的几何图形计算中也能够保持清晰的解题思路,那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如在“三角形的面积”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数学模型,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推导的过程。教师提出:“要是想测量生活中的一块面积较大的“三角形”田地,你认为方法是比较适合的?”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了一组同底同高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让学生对展示的图形进行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图形的底和高都相同,所以猜想着“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1/2,在计算中也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用底和高计算的,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也应该是用底和高计算的,那么既然猜想“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需要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上加上“×1/2”的项,所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推导出来是“1/2底×高”。教师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想法,是和学生的思路保持一致的,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有效的落实了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5]。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人才应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塑造,在核心素养育人观的视角下培养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学习品质,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玉霞.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探究[J].新课程,2021(26):20.

[2]王小平.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和解决问题教学的结合[J].新课程,2021(26):38.

[3]邓旭东.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的探讨[J].新课程,2021(26):40.

[4]吴洵.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18):157-158.

[5]刘翠玲.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索[J]. 教育艺术,2021,(06):39.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找茬”教研,助力数学教学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智慧课堂下如何实现高中英语互动教学研究
第三届“经纬杯”全国地理教学研究成果大赛
基于自主实验探究的高中物理案例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