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茎葡萄蕨藻北方室内工厂化越冬技术初探

2021-11-20 00:30马腾李媛媛田璐郭见军李花翠
江西水产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越冬

马腾 李媛媛 田璐 郭见军 李花翠

摘要:利用自主扩繁的长茎葡萄蕨藻,调控其越冬期生长环境生态因子,首次实现长茎葡萄蕨藻在北方室内工厂化养殖条件成功越冬。初步探索出一套适宜长茎葡萄蕨藻北方室内越冬期养殖模式,为下一步开展其周年养殖提供依据。

关键词:长茎葡萄蕨藻;越冬;工厂化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8.4        文献标识码:B

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又称凸镜状蕨藻、海葡萄,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蕨藻科(Caulerpaceae)、蕨藻属(Caulerpa),自然分布于中国南海、东南亚、日本冲绳等热带、亚热带海域[1]。其作为热带性食用经济型绿藻,口感独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绿色鱼子酱”之称[2-4]。目前,长茎葡萄蕨藻人工养殖技术已在日本、菲律宾、印度、泰国等国家普及,养殖模式从露天养殖到与对虾混养等各有不同[5,6]。我国长茎葡萄蕨藻养殖起步较晚,目前已在福建、海南实现人工养殖,山东青岛地区也已实现规模化养殖[7,8]。由于长茎葡萄蕨藻对环境生长因子较为敏感,其养殖管理对水温、盐度、光照等均有较高要求[9]。目前在山东日照地区,已实现长茎葡萄蕨藻引种成功。长茎葡萄蕨藻的越冬养殖技术称为如何实现长茎葡萄蕨藻的周年养殖的技术瓶颈。本次越冬试验采用引种成功后的长茎葡萄蕨藻,在北方室内养殖池中初步探索其越冬技术,为实现长茎葡萄蕨藻的周年养殖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1  試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对象及其培育

此次越冬藻体采用自主扩繁的长茎葡萄蕨藻,于10月31日挑选强壮、完整、无损伤的健康长茎葡萄蕨藻个体300株,共计1110 g,去除表面全部杂藻后用清洁海水多次冲洗并将其投放在悬浮框中。藻体完全浸没于海水中,并始终保持悬浮状态。

1.2  越冬培育设施

越冬培育设备主要为6个直径1.2 m,深1.2 m的圆桶中,保证桶内水温的均匀及稳定。越冬期加温设备为10 kw电加热棒,通过换热调节越冬保苗用水水温。培育所用海水为自然海区海水经沉淀沙滤后利用。

2  越冬期管理

2.1  越冬期用水及水温

将悬浮框投放入培育桶内,并将海水温度逐渐调至22℃。藻体投放初期6~9天,保持水体相对静止,减少水流冲刷对藻种附着的阻碍作用。待藻体生长出丝状假根后用水泵对培育桶持续加入升温后海水,保持水体呈微流水状态。越冬培育桶置于室内水泥池内,池内加入30 cm海水,利用空气源热泵调节水温保持约24℃。桶内培育用水通过串联直径20 cm铜管进行温度调节,保持桶内水温约22℃。

2.2  盐度和pH

越冬期培育用水盐度保持在28‰~30‰,以维持藻体对海水无机盐及渗透压的稳定。水体pH值对藻体生长存在影响,藻体适宜范围约为7.6~8。

2.3  光照及光周期

由于藻体对光照强度的需求,越冬期应保持日光照强度约为3000~4000 lx。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需利用人工光源及时补充光强。越冬期藻体生长缓慢,对光周期不敏感,可利用自然光周期进行培育。

2.4  营养盐

在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期和越冬期,自然海水中的氮磷都无法满足藻体生长所需。为保证越冬期培育用海水中氮磷浓度,每7天向培育用海水中补充氮肥、磷肥,保证水体中的氮(NO3--N)浓度10 mg/L,磷(PO43--P)浓度为2 mg/L。

3  结果及讨论

本次在北方室内开展的长茎葡萄蕨藻越冬养殖技术初探在11月开始至次年5月中旬结束,共实现越冬藻体3750 g,并与次年5月下旬后藻体复苏开始生长。经过此次越冬试验发现,长茎葡萄蕨藻越冬期适宜生长因子条件为水温在20℃~22℃,盐度在28‰~30‰,pH值约为7.6~8,光强3000~4000 lx,自然光周期,并及时补充营养盐。本次越冬试验从水温、盐度、pH值、光照与光周期等方面进行管理,首次实现了长茎葡萄蕨藻在北方室内完成越冬养殖,为实现北方地区长茎葡萄蕨藻周年养殖技术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长茎葡萄蕨藻属于暖热带藻类,由于对水温等环境生态因子环境要求严格[9],因此在北方地区无法实现周年养殖,极大限制了长茎葡萄蕨藻在北方市场的发展。本次试验发现,水温是限制长茎葡萄蕨藻越冬期的关键因素。在自然界,藻类的地理分布受到温度的显著影响[10],并且在室内养殖过程中也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生态因子[9]。长茎葡萄蕨藻的适宜生长水温,林国清[3]认为20℃~32℃属于其适宜生长水温。姜芳燕[11]通过实验发现,21℃~27℃是长茎葡萄蕨藻的最佳生长温度,并指出水温低于18℃时,藻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化现象。本次试验中发现北方地区长茎葡萄蕨藻越冬期适宜生长水温为20℃~24℃,同时部分藻体破碎后漂浮于水面或沉于桶底导致其白化最终死亡可能与此有关。

本次试验是对长茎葡萄蕨藻在北方室内养殖环境下越冬技术的初步探索,对其适宜养殖调节进行了尝试与探索,首次完成了长茎葡萄蕨藻的北方室内越冬养殖,对今后开展规模化养殖提供基础依据。长茎葡萄蕨藻在国内北方养殖刚刚起步,养殖技术不完善。通过合理调控环境生态因子,令其完成周年养殖是推广长茎葡萄蕨藻养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建辉. 氮磷浓度及培养方式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la)生长的影响[J]. 福建水产,2012,34(5): 416-419.

[2]H saito, C Xue, R Yamashiro, et al. High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levels in two subtropical macroalgae Cladosiphon Okamuranus and Caulerpa Lentilifera[J]. Journal of Phycology,2010,46(4):665-673.

[3]林国清. 长径葡萄蕨藻养殖技术初探[J]. 科学养鱼,2012,21(2):41.

[4]Paul N A,Neveux N, Magnusson M, et al. Comparative production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sea grapes”-the tropical green seaweeds Caulerpa Lentillifera and C.racemosa[J].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2014,26(4):1833-1844.

[5]Medhi U J, Talukadar A K, Deka S. Rediscovery of naturally occurring sea grape Caulerpa Letillifera from the Gulf of Mannar and its mariculture[J]. Current Science,2009,97(10):1418.

[6]山本圭吾,西垣友和. 緑藻フサイワズタの陸上養殖における成長と直立茎の収量 (短報)[J].  2011.

[7]谭围,王荣霞,陈傅晓等. 长茎葡萄蕨藻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J].合肥,现代农业科技,2014(5):287-288.

[8]梁洲瑞,王欣,王飛久等. 长茎葡萄蕨藻的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科学养鱼,2016,(2):42-43.

[9]陶翠丽. 长茎葡萄蕨藻生长的生态因子研究[D].福州大学,2016.

[10]Yu Gao, Smith G J, Alberte R S.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in marine phytoplankton: biochemical analysis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Phycology,2000,36(2):304-313.

[11]姜芳燕,宋文明,杨宁,等. 长茎葡萄蕨藻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4(8):99-103.

猜你喜欢
越冬
萝卜萝卜快显形
水蛭越冬技术
千奇百怪的石头
防治松毛虫要抓越冬代
极火虾北方池塘养殖技术
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不同埋土方式越冬探讨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玉米种子的安全贮藏与越冬贮藏管理措施
网箱养殖框鳞镜鲤成鱼越冬试验
罗非鱼“越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