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一一六师师长汪洋在朝鲜战场上

2021-11-20 20:40陈辉
百年潮 2021年9期
关键词:六师四连云山

陈辉

志愿军一一六师师长汪洋

汪洋(1920—2001),陕西横山人。1934年春考入绥德师范学校,参加地下党组织。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送到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任副排长、干事、副连长、参谋、支队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军参谋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

在朝鲜战场上,时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师长的汪洋率领所部创造了一系列战场辉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俘获成建制的美军黑人连,大败英军来复枪团。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前身是长征最先到达陕北的红二十五军。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八路军第二纵队、新四军第三师。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是第四野战军的主力部队。一一六师是三十九军的主力师,这个师被东北野战军总部评价为:“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一一六师师长汪洋(抗美援朝战争后期任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参谋长),从解放战争初期就战斗在三十九军,是在三十九军成长起来的一员虎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汪洋已经打出了许多“成名仗”。在朝鲜战场与“联合国军”交战前,汪洋已经磨练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

重创美军“开国元勋师”

1950年8月,汪洋任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师长,部队在海城县进行战前训练后,于同年12月23日开赴朝鲜战场。

汪洋率领一一六师在朝鲜战场打的第一仗就是与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较量。

美军骑兵第一师是华盛顿开国时组建的精锐部队,在二战中又赢得了新的荣誉,成为美军公认的“王牌部队”。

朝鲜战争期间,骑一师编制在美军第八集团军第一军序列中,師长霍马特·盖伊少将曾是二战名将小乔治·巴顿将军的参谋长,以精通装甲战而闻名。

1950年7月1日,侵朝美军先锋骑一师从釜山登陆,横扫朝鲜半岛南半部,率先攻占汉城。10月19日,又率先占领平壤。看到骑一师一路所向披靡,“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得意忘形,口出狂言:“11月23日,感恩节前结束战争,占领整个朝鲜。”

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与美军骑兵第一师交锋的战场是云山。它是朝鲜的一个小城镇,四面环山,丛林茂密,是重要的交通枢纽。1950年10月27日,志愿军三十九军将李承晚的“王牌部队”第一师一部消灭后,29日又将其主力从三面包围起来,准备待机攻歼。

当时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在作战会上对云山战斗的部署作了交代:一一六师担任主攻,从鹰峰山东西三公里的正面向云山实施主要突击,首先攻歼云山及其周围的敌人,得手后跟踪追击,全歼逃敌;一一七师负责歼灭三巨里地域之敌,尔后向涧洞、云山方向发起进攻,协助一一六师歼灭云山之敌;一一五师向诸仁洞、立石下洞、西风洞方向实施进攻,断敌增援,保障一一六师围歼云山之敌。

在一一六师作战会上,汪洋首次提出与我军传统战法有区别的新打法,即多路进攻,四面攻击:第一梯队三四七团一部从云山右翼正面进攻,主力从云山西南侧后包围进攻;三四八团一营从左翼正面进攻,团主力插至云山东南方向进攻;两个团对云山之敌形成四面包围的攻势。第二梯队三四六团支援两个团的战斗。

针对汪洋的战法,有的领导指出,这个部署正面太宽,兵力分散,对敌重要支撑点,不易攻克。汪洋向大家谈了想法:“采取集中兵力兵器于狭窄正面、大纵深的战斗队形,是解放战争的打法,那时的敌人是重点防御,每个据点集中有大量的兵力,工事密集坚固。而眼前的野战防御,正面宽大,兵力分散,每个点上兵力不多,工事简单,但敌人是依靠强大的航空火力和坦克、火炮支援,我们进攻兵力过密,会加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宽大正面进攻,东西两翼迂回包围的战法,以小的损失夺取大的胜利。”

一一六师的作战部署被上级批准后,志愿军司令部命令,11月1日19时30分对云山敌人发起总攻。但当天下午3点,汪洋在师前沿观察所,用高倍炮队镜发现,云山东北方向有敌坦克、汽车、步兵向后转移,敌阵地上约有一个连的韩军背起背包上了汽车往后方开去。

后来得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看到韩军第一师在云山遭一一六师打击,并被志愿军三面包围后,命令美军骑一师从平壤快速增援韩一师。当时骑一师第八骑兵团正在与韩一师进行换防。

看到有敌军转移,汪洋和师领导们商量请示上级提前发起进攻,当即得到批准。

当天16时40分,比之前确定的总攻时间提前了2小时50分,汪洋下达了进攻命令,及时抓住了战机。

美军增援韩军后,三十九军面临的敌人有美军骑一师和韩军第一师两支“王牌”兵力近万人,其中美军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和加强的炮兵、坦克兵、航空兵部队5000余人;韩军第一师的第十一、十二、十五团,他们装备了美军加强给他们的火炮、坦克等重武器;后来,骑一师第五团又前来增援。

中国人民志愿军“王牌”对美韩两支“王牌”的战斗惊天动地。

志愿军一一六师左翼三四八团,经过激战很快突破了敌人前沿,但在向敌纵深262.8高地攻击时,被美军骑一师所阻,二营五连两次冲锋都未成功。后来,指导员付荣山率领五班迂回到敌人侧后,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占领了高地。接着,六连一班也采取五连五班的战法,摸到山顶敌人的背后,美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歼灭。两颗绿色信号弹闪烁在夜空,宣告三四八团完成了预定任务。

一一六师右翼三四七团突破敌前沿后,遇到骑一师的顽强抵抗,几次冲击都失败了。李刚团长命令停止攻击。他调整了部署:由二连迂回到龙浦洞东南协助二营围攻龙浦洞,并组织几十挺轻重机枪、十余门火炮集中火力打击,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冲击,一举突破了美军龙浦洞阵地。

一一六师经过正面突击,侧后包抄,侧面迂回,终于对云山的骑一师第八骑兵团和韩一师的部队形成了合围。敌人犹做困兽之斗,骑一师利用飞机、坦克和火炮的绝对优势拼死抵抗,战斗持续到11月2日凌晨1时,一一六师仅占领了云山市的外围。

11月2日凌晨2时,汪洋将第二梯队三四六团投入战斗,并告诉吴宝光团长,要发挥我军近战、夜战和小分队灵活机动包围的长处,打击敌人的短处。

一一六师三个团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先后攻入云山市内。三四六团四连到达公路大桥时,守桥的美军把他们当成了韩军,给他们让路,四连战士猛然开火,打得美军死伤惨重,抱头鼠窜。

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在云山街内展开,杀声四起,刺刀见红。美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

志愿軍一一六师在云山战斗中俘虏美军“开国元勋师”官兵

战后,汪洋巡视了胜利后的云山战场,到处都是佩带“马头”臂章的美军尸体和坦克、大炮、汽车、给养。

志愿军战史中记载,一一六师在云山战斗中歼敌13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11辆、汽车109辆、各种火炮42门、大批轻重武器和给养。

一个师一次战斗就缴获美军四架飞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是仅有的一次。汪洋回忆,在云山战斗中,一一六师第三四八团二营四连副连长张玉峰率一排冲到云山以东三滩川两岸沙滩时,突然看见前面100米处有四个房屋大小的黑乎乎的物体,带领战士们向前摸去,才看清是四架飞机。一班副班长李连华带领几名战士冲上去与机场美军短兵相接,一班损失严重,仅剩下李连华和一名战士,两人都负了伤,但守卫机场的美军全都被消灭了。他俩忍着伤痛,将一名美军飞行员从飞机的座舱中拖了出来,并俘获了飞机上的人员。通过审问美军飞行员,得知这四架飞机的来历:其中三架轻型飞机、一架炮兵校正机,是美军远东总部派来的,搭乘飞机的是陪同美军慰问团的新闻记者。

云山美军紧急求救,麦克阿瑟从朝鲜博川急调骑一师第五骑兵团增援第八骑兵团,没想到又遭到三十九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团的顽强阻击。美军的飞机、重炮、坦克、燃烧弹狂轰滥炸,阵地一片火海,但苦战两天,寸步难行。三四三团毙、伤、俘第五骑兵团400余人,有力地保障了一一六师云山战斗的胜利。

11月1日17时,一一六师左邻一一七师由泥踏洞地区发起进攻,攻克了三巨里,毙、伤、俘韩军第一师十五团300余人,缴获敌坦克3辆、火炮6门。11月2日1时,在涧洞与一一六师三四八团会合。

一一六师右邻一一五师将美军骑一师第八团三营压缩包围在诸仁桥以北地区的开阔地上,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全歼第三营,共毙、伤、俘敌700余人,击毁坦克14辆,汽车75辆,各种火炮16门。

11月3日,云山美军数次倚仗飞机、坦克突围,均未得逞,终被全歼。

云山战斗,志愿军三十九军首次以劣势装备歼灭了具有现代化装备的美军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大部、第五团一部及韩军第一师十一、十二团一部和十五团大部,共计毙伤俘敌4000余名,其中歼灭美军1800余名,缴获美军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击毁与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

后来,汪洋专门撰写了军事论文《初战的声威——论云山歼灭战》,为我军留下了战胜世界强国“王牌军”的战场经验。

毛泽东得知云山战斗打败了美军“开国元勋师”,高兴地说:“彭德怀同志很能打恶仗,打硬仗,同美军第一次较量就打败了美国主力军。”

2000年汪洋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介绍云山战斗情况

接替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在《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当李承晚节节败退之际,为了挽回失败的态势,这时麦克阿瑟和第八集团军军长沃克中将决心起用位于二线的王牌师骑兵第一师。这个师在独立战争时期是常胜师。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号称常胜师。该师技术装备先进,然而,被中国军队打败。这是麦克阿瑟和沃克中将用兵中不可测到的惨败。

迫使美军黑人连投降

云山战斗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制订了向敌示弱,诱其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在西线将志愿军主力退到纵深地区休整待机,汪洋率志愿军一一六师到达云山以北地区。

1950年11月6日,美军和韩国军队开始试探进攻。10日,西线敌人全线推进,至25日,西线志愿军将敌诱至预定地区,敌兵力已分散,右翼暴露,志愿军向敌发起反击。志愿军总部电令三十九军实施反击,积极牵制和抓住当面之敌,并求得歼敌一部,而后迅速渡过清川江向顺川方向进攻。

11月25日黎明,汪洋按照军反击敌人计划,对全师作战作出了具体部署,各团受命后迅速向各自攻击目标开进,逐次展开战斗。

当一一六师在上草洞一线展开反击时,上级曾有人要一一六师由此线撤退。汪洋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坚持决心不变,得到上级认可。没想到这一决策后来决定了美军黑人连的命运。

11月25日下午,一一六师三四七团二营进至上九洞北之九龙江北岸时,与美军警戒部队遭遇,先敌发起攻击,抢占要点,形成半包围。

二营前卫四连机智勇敢,猛打猛冲猛追,将敌人接连击退。9时许,二营四连进至大菜洞西南公路,突然接到侦察兵报告:发现一个连的美军正悄悄向九龙江方向靠近,企图袭击一一六师前沿部队,渡江南逃。接到报告,汪洋指示坚决打退敌人,不能让敌人逃跑。四连连长石万海、指导员周凤鸣当即决定:令一排立即抢占路东小高地,以火力控制渡口,阻敌渡江南逃;连主力迅速占领大菜洞西侧高地,以求全歼该敌。

一排官兵飞速向路东小高地扑去,刚占领小高地便隐约望见美军先头部队已到渡口。他们居高临下一阵猛扫,封住了渡口。敌遭四连突然打击后,仓皇窜入上九洞北山东侧凹地树林里,并以部分兵力占领了大菜洞东侧高地,过了一会儿又派出一个排向四连一排阵地反扑,与四连争夺小高地。守在小高地前沿的是一排三班。班长董友告诉战士:“等敌人靠近了再打!”70米、60米、40米,全班一起开火,当即毙敌六人,余敌狼狈逃回。此时,四连主力已顺利占领了大菜洞西侧高地,对敌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下午6时,美军又以一个排兵力再次向一排阵地反扑,余敌分两路向东南方向逃窜。一排依托阵地顽强抗击,以侧射火力拦阻逃跑之敌。与此同时,连长石万海率二排迅速从右翼向敌侧后迂回成功。指导员周凤鸣率三排向大菜洞东侧高地发起进攻。一顿猛打,敌人不得不扔下几具尸体再次退缩到凹地树林中。

三七四团二营营长李玉恒向李刚团长报告:这股敌人企图突围出去,我们已经把他们压缩到凹地树林里了。李刚团长向汪洋报告了敌情,汪洋立即指示:“要四连一定把这股敌人歼灭掉,决不能让他们突围出去!”

四连干部接到指示后,对敌人严密监视,准备天亮后发起进攻。谁知26日天亮后,四连干部从望远镜里观察敌人情况,发现敌人这个连队几乎全是黑人,都是惊弓之鸟的样子。连长张振东和指导员周凤鸣分析认为,敌人已经发生动摇,于是决定在阵前喊话,瓦解敌军。他俩组织全连会英语的官兵与英语翻译一起向这个黑人连喊话:“美国黑人弟兄们,你们是被迫参加侵朝战争的,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被压迫的黑人弟兄们,你们在美国社会中是受种族歧视的,在美军中也是受種族歧视的,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俘虏政策,对待美国的白人黑人同等待遇。”

喊着喊着,忽然看见美军阵地有两个黑人士兵举着一面白旗战战兢兢地走过来。

“敌人投降了!”四班班长董永和站起来迎过去,结果刚走两步,敌人阵地里突然打出一梭子弹,董班长应声倒地。与此同时,敌人以一个排的兵力隐蔽地向志愿军左翼逼近,企图攻占该处高地,但在四连手榴弹的打击下狼狈逃回。至此,黑人连感到四面楚歌,走投无路,彻底绝望。

志愿军战士仍不失时机地喊话:“黑人兄弟们,你们不要继续为华尔街的老板们卖命当炮灰了,赶快投降吧!”“黑人连官兵们,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是我们人民军队的一贯政策。你们赶快投降吧,我们热烈欢迎!”

过了一会儿,黑人连中走出了一个高个子黑人,举着一张白纸走了过来,纸上还写着全连的人数。通过和英语翻译对话,得知他是黑人连连长斯坦莱,他的连队是美军步兵第二十五师步兵二十四团C连(三连)。

四连干部就让他向黑人连的士兵喊话。这个黑人连长用英语不断重复地大声喊话,起到了更好的效果。只见从山坳里走出来一大群放下武器举着双手的黑人官兵,有的披着军毯,有的没戴帽子,还有的拄着单拐。另有几个当官的白人也低着头一同走过来了。

这次战斗,三四七团四连仅以伤亡一人的极小代价俘获美军黑人连连长斯坦莱、副连长阿爱考乌斯·杜尔夫以下115人,毙伤敌33人,共计148人。

当时,李刚团长想到,这么多美国黑人俘虏,如果让敌机发现,就会受到袭击。出于安全考虑,他想了一个办法,让战士们用白棉花在黑锅灰上摆出战俘营的英文缩写字母。这个办法果真有效,敌机先后飞来了几批,都没有投弹、扫射。

美军黑人连官兵向志愿军一一六师三四七团四连缴械投降

汪洋对三四七团俘获美军一个黑人连十分高兴,他感到三四七团四连以军事打击结合政治攻势,使美军黑人连集体投降,是我军瓦解敌军的生动战例,值得全师推广。在汪洋指导下总结了瓦解美军黑人连的经验,逐级上报。随后,《人民日报》以“一个被解放的黑人连队”为题,对瓦解美军黑人连作了详细报道。

战后,汪洋从西方的资料中了解到,在朝鲜战场上集体投降的黑人连隶属美军第二十五步兵师二十四团,这个团90%以上是黑人。这个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印第安人的战争中,二十四团的“勇敢”作风备受“称赞”。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该团首先攻入北京,获得所谓“金龙团”称号,该团团徽上始终画有一条金龙。

汪洋深感美军黑人连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投降意义重大,这是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第一支向外国军队投降的整编连队,也是朝鲜战争中唯一一支向志愿军集体投降的美军建制连。一一六师瓦解敌军,迫使美军黑人连集体投降,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表扬,震惊了美军统帅部。经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上将批准,美军宣布了一项改编计划:解散黑人步兵二十四团。从此,美军部队实行黑人与白人混编制度,并以此作为美军侵朝战争的六条经验之一。

缴获英军来复枪团团旗

抗美援朝战争中,汪洋率领一一六师创造的最大战场辉煌是进占汉城,并在向汉城进军途中鏖战英军“王牌”来复枪团,缴获了来复枪团绿色老虎图案的团旗。

1951年1月2日,遭到志愿军沉痛打击的“联合国军”和韩军从三八线一带全线溃退。志愿军三十九军首长令一一六师当晚出发,抓住议政府之敌,向汉城方向攻击。

东南距离漢城28公里的釜谷里是个小镇,是通往汉城公路上的一个重要三岔口。这里地势低洼,三面靠山,南面山高,东面山低,据此可控制由议政府至汉城的公路和铁路。汪洋随即作出部署:三四六团向议政府方向攻击前进,三四七团向釜谷里进攻,切断议政府与高阳公路的联系,以阻击南逃之敌。

一一六师三四七团按照汪洋师长的命令分四路以强行军的速度向釜谷里前进。1月3日黎明,一一六师三四七团到达釜谷里。根据当地老百姓报告,这里的敌人是一个联队,三四七团认为这里只有韩军,所以把“一个联队”听成了“一个连队”。因此,经过初步研究之后,仅派一营副营长傅学君带领三连冲了上去。战斗越来越激烈,傅学君觉得仗打得不对劲儿,他终于明白了:这里并非仅有“一个连队”,而是整整的一个团;与中国军队交战的不是韩军,而是英军。其实,在这里的敌人是由议政府方向退下来的英军二十九旅皇家来复枪团,他们占领了釜谷里学校及周围高地,企图利用这一有利地形滞阻志愿军行动,掩护其主力南逃。

1795年英军在北约克郡组建了一支使用来复枪的部队,官兵身穿全绿的制服。1797年英军经过精选在第五军正式建立了来复枪团。该团后来参加过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役,逐步成长为英军的精锐部队,官兵的军服上都佩戴着这个团的标记:一只绿色的老虎。

傅学君立即从阵地上撤下来向团指挥部跑步报告。天色已亮,英国人发现了傅学君,并向他射击。他的胳膊中弹,他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向团指挥所跑去。英国人的火力继续追着他,他的腿也中弹了,等他坚持来到团指挥所时,浑身是血,他向团长李刚报告了真实的敌情。很快汪洋得到了李刚上报的敌情,他要求三四七团不能轻敌,与英军决一死战,务必切断议政府与高阳公路的联系,阻击英军南逃,并指示李刚调整作战部署。

三四七团三连进攻不顺,二连却很快得手,他们占领了一个小学校,歼灭了一个连的英军,并抓了300多名英军官兵,将他们关在小学校里。

二连和英军主力处于对峙状态,形势十分严峻。

釜谷里是个洼地,三面是山,来复枪团已占据有利地形,凭险拼死抵抗,并开始向三四七团的阵地反击。天上增援的飞机,地上的坦克成群出动,三四七团的几个连队伤亡巨大,眼看阵地就要失守。

危机时刻,汪洋命令三四七团参谋长王如庸率预备队一营一连和三营七连火速增援,向釜谷里英军发起反冲击。突然的反冲击把英军打得措手不及,毙敌300余人,俘敌60余人,击毁、击坏和缴获汽车、装甲车、坦克40多辆。英军残敌丢弃阵地拼命逃窜。

但英军把守的其他阵地上我军情况并不乐观。一一六师28岁的参谋长薛剑强一直跟随着三四七团打到釜谷里,他在前沿与师长汪洋通电话的时候,声音很焦急:“几个重要的制高点都被英军占领,他们有地形和装备优势,战斗空前惨烈,快让三四八团上来!”

师长汪洋立即带上参谋直接来到三四七团的主阵地。在阵地上他看到担架上抬着薛剑强,薛剑强的警卫员在哭,这位年轻的参谋长牺牲了。

汪洋痛心疾首,果断命令:“必须把英军阻击在这里,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此时,据守在学校东南高地的英军以猛烈火力向三四七团疯狂扫射,三营七连以迅猛动作夺下了东南的三个高地,并全部歼灭据守敌人。上午8时许,高阳方向的英军向釜谷里发起猛烈反击。七连依托临时占领的高地,顽强抗击。至上午11时,连续打退英军三次反扑,阵地上连长、指导员相继牺牲,班以上干部大部分伤亡。

汪洋接到报告,英军来复枪团战斗力很强,在做垂死挣扎。他命令孤军深入的三四七团七连坚决打退敌人的反扑,命令后续部队快速增援。

郑起的军号

在抗击敌人第四次反扑中,七连干部全部阵亡。这时年仅19岁的七连司号员郑起振臂一呼,自动代理指挥。在英军来复枪团三面火力的压制下,他与战友们又连续击退敌人三次进攻。

英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六辆坦克向高地上冲来,步兵人数是前面数次进攻的几倍,等到已经能把英国人的钢盔看清楚的时候,郑起发出了开火的命令。阵地上仅剩的七名中国士兵几乎是同时站起来开枪,并扔出手榴弹。英军士兵倒下一片,大量的英军士兵又拥上阵地,待敌人接近山头时,七连战士把仅有的一根爆破筒和几枚手榴弹,一齐投入了敌群。与此同时,郑起又急中生智,吹响了冲锋号。军号声令敌人迷惑丧胆,掉转头向回逃窜。郑起接连吹了三遍冲锋号,把敌人吓到山下去了。等英军醒过神来,准备重新进攻时,汪洋率领一一六师主力部队飞奔而来,来复枪团残余官兵见状狼狈逃窜。

釜谷里之战,英军皇家来复枪团大部被志愿军一一六师歼灭,该团绣有绿色老虎图案的团旗也被缴获。司号员郑起被评为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他的那把立有战功的军号连同英军来复枪团的团旗,被收藏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来复枪团残敌逃至高阳附近,与英军二十九旅皇家重型坦克营合为一股向汉城继续逃窜。1月3日,志愿军五十军一四九师在高阳以南佛弥地截断了英军二十九旅皇家坦克营和来复枪团残部的退路,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了皇家坦克营和来复枪团残敌。

后来,据外电报道,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皇家坦克营全营覆灭,来复枪团团旗被缴获后,痛心疾首,连呼:“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与英军来复枪团交战后,汪洋率部向汉城进军。1月4日,汪洋率领一一六师配合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和志愿军第五十军向汉城发起进攻,守敌弃城逃跑,汪洋挥师率先进占汉城,一一六师三四八团进驻总统府。次日,三四八团将总统府的警卫任务移交给朝鲜人民军后,于晚上渡过汉江继续向南追击。

1月7日21时,三四八团进占“三七线”附近的水原,一一六师向“联合国军”纵深推进100多公里,成为志愿军最先突破三八线和作战纵深最远的一个师,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通报表扬。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汪洋率领一一六师作战285次,毙伤俘敌1万余人,其中美军5500余人,受到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部的表彰。

(责任编辑 黄艳)

作者:新华社原北京军区支社社长,

猜你喜欢
六师四连云山
云山图
Accident Analysi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Effect Research of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aiyuan Metro
关于六师脱贫攻坚问题的思考
《四连方》pad 课教学案例
云山的树
“‘九宫图’中的‘四连方’”的活动设计
“‘九宫图'中的‘四连方'”的活动设计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云山战斗回忆
商代的“三师”和西周的事“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