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黄泥村走来的第一代人民公安队伍

2021-11-20 20:41穆玉敏
百年潮 2021年9期
关键词:李克农训练班特务

穆玉敏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后,随中央迁来的中共中央社会部(以下简称“中社部”),驻扎在距西柏坡一公里的东黄泥村。中社部在这里要完成中央交办的一项新重任:开办训练班,为接管大城市政权准备干部力量。

开办训练班

中央确定战略反攻决策后,解放军迅速收复大片地区,并攻取占领了一些设防坚固的重要城市。接管并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就摆在面前,而我们党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干部严重不足。大量培训能管理城市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工作的干部,成为中央通盘考虑的问题之一。

中社部入住东黄泥村后,工作人员奉部长李克农部之命,立即在对岸的西黄泥村租民房、添置桌椅板凳,为训练班准备校舍。李克农对大家说:“要快!战争形势不等人!”不久,谭政文被中央从山西兴县的中央晋绥分局调任中社部副部长,主抓训练班工作。谭政文先到西柏坡向中央报到,然后到东黄泥村向李克农报到,李克农握着谭政文的手说:“建立城市人民政权,亟需大批公安保卫干部,政文同志,你的担子很重啊!”

我党一直以来就有办训练班培训保卫干部的传统。早在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时,考虑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各部队挑选而来的,为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保卫局便开设训练班培训干部,次年毕业的100多名保卫干部分配到各级政治保卫局任职。各根据地也开设过诸如“保卫干部训练班”“侦察干部训练班”“保卫局长科长班”等,培训了大批公安保卫干部。中社部成立之前的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从陕北公学及其他单位秘密抽调优秀青年,在延安城南七里铺举办了第一期情报人员训练班,之后又在三十里铺等地连续开办多期。中社部成立的当年,就开始在中社部驻地枣园开办训练班。抗战胜利后,为保卫胜利成果,巩固民主政权,加强新解放区的公安工作,中社部又部署各个解放区,分别以创建公安学校、轮训在职公安干部、招收吸纳新的公安干部等措施,培养训练和造就了一大批公安、保卫干部。

西柏坡村旧貌

谭政文在培训军政干部工作上颇有经验。红军东征胜利后,毛泽東批准他到陕北瓦窑堡的红军大学学习。“红大”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后更名“抗大”,他又“回炉”成了二期学员,毕业后留任“抗大”训练部教育干事兼教员。著名的七里铺情报训练班,就是他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副处长兼地方部长时参与筹办的。

学员构成

中社部在移驻东黄泥村之前,就向西北局、华东局、华北局、晋绥分局四个战略区发电报:立即选拔骨干保卫人员,输送西黄泥训练班,计划训练时间半年到一年。曾任训练班副主任的刘涌多年后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要求选调县团级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保卫干部。分配数字为华北局50人、华东局28人、晋绥分局12人、西北局10人,共计100人。罗青长和我及甘露同志分工负责,分别对学员进行了严格的政审,对个别不合要求的坚决退回,另予补充,确保了参加培训人员的质量。这些学员于1948年6月底前被送到中社部驻地,另有8名从北平来的党员大学生,合计108人。”

选拔上来的学员不少都在根据地公安机关担任局长等职务,综合素养高,这在当时的环境下非常难得。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成为政法领域的中坚骨干,仅任过北京市公安局局长的就有两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搞重点经济建设时,这批人中有不少被选调到军工企业任职。

中社部从四个战略区选派骨干力量的同时,还要求四个战略区的领导亲自参与到训练班的工作中。赵苍璧、杨奇清、许建国、卜盛光、扬帆都参加了西黄泥训练班的组织、领导和授课工作。这几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别担任公安部部长、副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上海市公安局局长。

中社部的职能分为情报、保卫和公安等几大项,西黄村训练班正是按照这几大职能定名为“情报、保卫、公安人员训练班”。谭政文亲自参与制定中社部干部培训教育方针,即:“端正学员的立场和思想作风,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和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的坚定信心,增强军事素质,提高公安保卫工作的业务水平。”培养一批能公开治理城市安全的复合型干部。

1948年9月17日,训练班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李克农在典礼上讲了话:“由于我们不断的打下大城市,敌人逐渐的由公开转为秘密,我们逐渐走上公开。这次训练重点放在城市工作方面,以城市为主要目标,以总结经验来提高业务。”

刘涌回忆:“中央书记处五位书记中,除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之外,刘少奇、朱德、任弼时亲临大会,并都做了重要讲话。当时,训练班的绝大部分学员没有见过中央领导同志,看到有这么多领导同志出席开学典礼时,心情非常激动,受到莫大的鼓舞,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

任弼时主要讲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党的发展历史等。朱德在学员们心里有崇高的威望,一开口就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他说:“李克农同志给我准备了一个稿子,我也不按稿子讲了,我就说说我的想法……你们这些人呀,学习完了不要干别的,将来都给我到各大城市去当警备司令去!”

刘少奇在发言中说:接管城市后公安人员的作用“很重要的是维持治安的机构,镇压反革命的机构。因此要办训练班,各地都要办!要把这项工作提高一步,增加知识,要增加干部”。刘少奇还教导大家“要甘当无名英雄,要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

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让大家激动得几乎彻夜难眠,大家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来自华北局、入城后曾任通县公安局局长的朱文刚回忆:开学典礼后的“第二天,当大家仍然沉浸在昨天的激动和振奋之中时,周恩来同志又来看学员们了。正是晚会进行当中,周恩来悄无声息地汇入人群,有学员认出他了,一下子围住他,他亲切地和每一个人握手、谈话”。

训练班的领导同时也都是教员。刘涌在回忆中写道:“学员编为两个班。训练班课程主要有情报保卫人员的修养、公安、情报、侦察、审讯等。情报人员的修养课,李克农部长指定由我讲,审讯课由谭政文同志主講,其他业务课,分别由中央社会部的领导同志按业务分工讲授。”

西黄泥村

谭政文

学员们认为李克农的“转变思想和角色”课程讲得最好。朱文刚在耄耋之年还依稀记得李克农讲课的大意,李克农说:“主席说过,我们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在农村的时候,就在农村,需要转到城市时,就转到城市!接管城市不仅是接管公安局一家,是全方位接管,但为什么中央这么重视西黄泥训练班呢?全面接管反动政权,首当其冲的是接管和控制国民党统治机构的政治系统,比如国民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及各级政府、情工、党团等机构。所以,咱们这些具备公安、情报和保卫工作经验的干部,最具优势,是主力军。接管政权是改天换地的大事件,接管前,需要摸清敌特情况,接管中,难免出现无政府状态,弄不好,容易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接管后,还要防止敌人破坏,这都需要咱们公安接管干部发挥作用。”

谭政文的审讯课也很受欢迎。谭政文被尊为革命队伍里的审讯专家,25岁时就担任中央军委保卫局预审科长,当年在七里铺第一期情报训练班上,他就担任审讯课老师。除了讲审讯理论,谭政文更多的是结合自身实践,旁征博引,他的湖南乡音浓重,担心有学员听不懂,常结合肢体语言,课堂生动活泼。

业务课是不缺教材的。1931年11月,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后,组织编写了《审讯术》等一批业务教材,后来又编发了《政治侦察须知》《秘密工作》等。抗日战争时期,军队和根据地举办的一些训练班和警察学校等,也编写了一些教材和讲课大纲。

除了来自北平的那八个大学生党员外,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城市工作和生活经历。所以,也要学习城市生活日常,譬如电灯电话抽水马桶等的使用。课余时间,学员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消化吸收课堂内容。100多个学员学习生活在一起,彼此很快就熟悉起来。

接管准备

内线侦察也就是情报先行,可以避免接管城市后工作的盲目性。早在1946年4月,在哈尔滨解放中,中社部就注意到内线侦察起的作用,并经专门调查研究完成了《城市锄奸保卫工作的经验介绍》。中社部在推广这份经验时要求:“新的城市的锄奸工作,应该尽一切力量培植内线,以争得主动地位。”同时还要求,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后,各地要把重心放在配合华北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和平津解放上,对这些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解放和接管天津、北平等城市作情报准备。西黄泥训练班副主任罗青长,晚年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说:“我们对国民党有关城市进行了系统调查,搞了一些《概况》,很详细。以后,每接管一个城市,就都搞一个《概况》。北平解放前,也搞了一个《概况》,我们进城后就按图索骥,抓特务、清除反动势力,秩序井然。”

《北平概况》

当时北平的情报系统除了中社部系统外,还有华北局城工部、军队和其他解放区派来的情报系统和人员,各系统的工作各有侧重。北平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华北的中心,军、警、宪、特机构庞大,人员雄厚,活动猖獗。然而,中共情报系统在北平长期经营情报,内线侦察成效显著,掌握和基本掌握北平公开和潜伏敌人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各系统又投入力量进一步调查,最后汇集印成四册《北平概况》,为配合军事行动和接管城市政权提供了准确资料,被训练班学员视为接管北平的“宝典”。

奔赴北平

1948年12月14日,学员们突然接到命令:全体立即打好行装,迅速集合队伍!整装集合后听到的是毕业典礼的宣布。突如其来的毕业典礼令大家吃惊,原来,平津前线部队攻占了丰台,北平城处在解放大军的包围中,北平解放指日可待!

学员们欢呼雀跃。李克农部长讲道:“解放大城市不易,管理大城市更是考验,国民党说我们共产党不会管理城市,要看我们的笑话,我们就是要打破这个笑话,迎接考验!咱们北平见!”

刘涌率队,连夜赶往石家庄。路上有学员掐指算了算说,咱们训练班还没满三个月呢。有学员进一步说,差三天满三个月。七嘴八舌中,有学员说,业内笑称七里铺情报训练班好比“黄埔一期”。有学员就套用过来说,咱们这个训练班就是“黄泥警校一期”!大家听后大笑不止。

原定训练班是为接管北平和天津准备干部,现在全部交给谭政文接管北平。队伍出发时,训练班学员又添加6名中社部机关干部,共有114人,行进中队伍还不断充实壮大。到达石家庄后,冯基平率领中社部直属平津情报站全体人员前来报到。刘涌回忆:“训练班15日凌晨3时到达石家庄。到达石家庄后。晚上又继续前进,行至武强县范镇宿营。16日由范镇出发,过献县、河间、任丘、高阳,于当晚到达保定市。”

1948年12月17日,中共北平市委在保定召开第一次会议。图为会议会址大慈阁

12月17日,中共北平市委在保定召开第一次会议,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在这次会上宣布成立,谭政文被任命为北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会议结束后,谭政文去看望被安置在保定公安局的训练班学员,谭政文告诉大家:市公安局成立了!今后咱们就是北平的公安人员了!接着,谭政文主持市公安局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刘进中担任市公安局秘书长,还宣布成立了四个处:一处秘书处,处长刘涌;二处侦讯处,处长冯基平;三处治安处,处长赵苍璧;四处行政处,处长曲日新;公安大队队长为张廷祯,上述几位就构成了局领导班子。

大家抖擞精神,当晚就向北平出发。一夜急行军,谭政文率领全局人员于12月18日清晨到达河北涿县。21日,又奉命把公安局全体人员带到良乡,市委、市军管会和市政府要在良乡整合干部,并开展接管培训。

良乡集训

1948年12月24日,在良乡城隍庙,来自各地的2000多名接管干部齐聚一堂。这是市委、市军管会和市政府成立后召开的人数最多的一次接管干部大会。在借鉴沈阳“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接管方针的基础上,市政府制定了“原封原样,整套接收”的接管形式。

為此,市公安局按照国民党警察局原有的警察分局机构设置,分别成立了内城7个、外城5个、郊区8个,共20个分局。这20个新任公安分局局长同时兼任公安分局军管会的军代表,接管之时,即实行军管。由于北平郊区已经解放,政权机构亟待接管,8个郊区新任公安分局局长,上任后立即带人前往接管警察分局。郊五分局局长徐守身,接到任命后立即从良乡赶到辖区海淀香山,郊五警察局里已经空无一人,徐守身命令保甲人员通知居住在当地的警员立即回局报到。郊六分局局长张锋赶去接管时,警察局里也只剩下个别留守人员。

谭政文(前左三)、刘涌(中左四)、冯基平(前左二)等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建局班底合影

随着接管干部的陆续到来,公安局的力量不断充实,其中各解放区派驻平津地区的情报站、组的百余名情报人员,都被编入冯基平领导的侦讯处。从西柏坡出发时仅有114人,北上途中不断补充,在良乡达到539人,其中党员400余名。这还没算公安大队的数量。市军管会把中央警备团三、四营的741名战士调来良乡,全部列入公安大队,配合公安局接管。12月31日,谭政文奉命率领市公安局全局人员从良乡移驻长辛店待命。

完成接管

情报先行,才能保证打胜仗。征得同意后,冯基平带领侦讯处全体人员于1949年1月1日凌晨到达香山,连夜成立了临时工作组,天亮后与北平城内的地下党组织和情报关系人取得了联系,同时开始了与城内情报组织的电讯联络,获得不少情报资源。

冀中公安局平保情报站设在西直门、前门的两个情报点持续工作,给侦讯处提供了不少新情报,其中包括伺机武装暴动的“华北人民自救军”司令张荫梧及暴动分子藏身处等。冯基平还根据情报,指挥情报员策动敌特投诚,特别把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徐宗尧作为重要策动对象。侦讯处还了解到,由于和谈前傅作义把各地败退下来的国民党军官以及从解放区逃来的其他系统的特务分子安排进警察局,使警察的人员成分更加复杂危险。

冯基平

这些情况汇总后报告给了谭政文,谭政文听了汇报后,派刘进中、刘涌等人随和谈代表团副团长徐冰进入北平城,进一步了解敌情动态,并通过地下情报关系,把国民党北平警察局的内部情况摸了清楚。

刘涌回忆道:“我们顺着绒线胡同走着到位于前门公安街的北平市警察局,通过地下关系以及地下关系有联系的警察了解情况,晚上回来整理材料、研究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那时警察局人的来源大致有几种:一种是国民党的骨干分子,他们大都是国民党中央警校毕业分配来的。都是课员或巡官官衔,有些是中统、军统特务;第二种是国民党接收留用的日伪警察,其中有少数巡官而多数是警察,这些人中不少在日伪时期有罪恶;第三种是解放区逃来的被斗或怕被斗的地主子弟;第四种是工人、苦力、贫雇农、家境贫寒的中学生等。”

刘涌等人还了解到,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当局为了加强特务统治,派大批特务把持了各警察局的要害部门,并在警察局内部成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政工科,成员由清一色的军统特务组成。刑警大队一中队从队长到警员,几乎全部是军统特务分子。北平地下党在警察局的情报关系人还反映,警察局长杨清植在搭机逃离北平前,把外一分局局长徐澍推荐给傅作义当代理局长。

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布告

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

在侦讯处情报侦察及刘进中、刘涌等入城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谭政文主持制定了入城初期工作计划,并详细列出分批逮捕的战犯、特务首恶分子名单,以及接管查封特务机构的名称和地址等,并把这些新情况增补进《北平概况》,及时印发给接管干部学习掌握。

1949年1月31日,谭政文在颐和园万寿山益寿堂,与国民党北平警察局代理局长徐澍见了面,商谈确定2月2日正式开始接管警察局。徐澍对谭政文表态一定好好配合接管。

2月2日,谭政文等十几人准时走进国民党北平市警察局,徐澍与巡官以上的官警在大门口迎接。谭政文在警察局礼堂给全体官警简短训话,他宣布:警察局目前的职员、警长、公役一律留用,照发原薪!此话一出,官警们都舒了一口气。谭政文还宣布了《约法八章》,勉励旧警:要学会全心全意做人民的警卫员,学会忠实于革命事業。散了会,新旧警员共同留影,徐澍事先已经命人把警察总局及各分局、队应移交的全部档案、武器、电台以及名册做了整理,造成移交表册,由接管干部逐一清点交接。

其他各处、分局也按事先分工,投入紧张接管。侦讯处除了接管警察局督察处、刑警大队、感化所、指纹整理所等外,还负责对全市特务机构的接管。对特务机构的接管、查封、首要特务分子的抓捕,以及对特务分子的秘密自首登记,人力需求量大,所以谭政文给侦讯处配备的公安大队战士也相应多。冯基平制定了“先大后小,先行动后情报”的抓捕方针,意为先抓大特务,后抓小特务;先抓武装行动特务,后抓文职特务。在十天内,侦讯处基本完成对全市100多个敌特机构的接管,并对国防部二厅北平支台等特务机关,在接管的同时进行了查封、收缴并当场侦捕108名特务。这期间,侦讯处还于2月3日接受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站长徐宗尧自首投诚;2月14日逮捕了国民党北平市参议会议长、北平“七五血案”祸首许惠东;2月16日把企图武装暴乱的“华北人民自救军”司令张荫梧等15名暴乱分子抓获,起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电台等。2月18日,警察总局机关的接管基本结束,市公安局搬进警察局办公。

开国大典上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方队

从西黄泥村接受训练到提前结业一路北上,从枕戈待旦准备入城,到夜以继日紧张接管,大家觉得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但是当天下午,谭政文就在大会上纠正了这种想法。他说:接管还没完成,就该喘口气了?人民公安机关建起来,只是一个小小开头!在接下来九个月的时间里,谭政文带领全局夜以继日艰苦工作,搜捕藏匿和潜伏的敌特分子、反动党团和骨干,收容流散军人,收缴民间枪支,打击盗匪,收容改造安置游民、清查户口、整顿交通等等,到开国大典前,北平的敌特残余基本被肃清,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安宁。

(责任编辑 杨琳)

作者: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退休警官

猜你喜欢
李克农训练班特务
由档案史料管窥上海解放
比眼力
冠军的秘密
AB换数
减肥训练班
李克农三戏侦缉队长
郭沫若巧戏特务
中共“特工王”李克农与夫人赵瑛的情缘
一块明代“特务”的牙牌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