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与思变

2021-11-20 23:30李瑞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6期
关键词:传统中职教材

李瑞章

[摘           要]  当前,中职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无论是素材的开发还是教学上都存在一定问题。现状提醒我们,重视对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之一。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思辨;思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001-03

近几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中职语文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但立足于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职业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素材,并加以研究的文章、课题却少之又少,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中的文化素材是引导广大中职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并参与当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弘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根”和“魂”的“活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液中的精神基因,对于培养中职学生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格,着力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领作用的时代价值和德育功能。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的渗透策略。

一、中职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

传统文化涉及家国情怀、道德品质、职业精神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内容非常丰富,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与挖掘。这里以国规人教版教材为例,对其中传统文化素材作简要的举例梳理。

(一)家国情怀

千百年来,在文人墨客妙笔生花、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家国情怀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如屈原的《国殇》,以极其惨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展现了一个坚强不屈、“虽九死其犹未悔”为国牺牲的英雄形象,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苏洵的《六国论》,作者以对天下黎民负责的责任感,针砭时弊,借古论今,其“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白色恐怖笼罩着的中国大地为背景,以精练形象的语言,借荷塘月色之景抒心中苦闷彷徨之情,彰显了朱自清蕴藉于忧国忧民家国情怀浸润之下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风骨。

(二)处世美德

几千年来,处世美德传承着中华文化,闪耀着夺目的人文光芒,教材中有些选文是培养学生处世美德和社会情感的好素材。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他为国直谏,不仅表现出一种“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其大公无私、不计个人得失的品质,也凸显了他积德聚义、君臣携手的处世美德。谈歌的《绝品》,围绕“绝”展开故事情节的描写,在描写“画”之绝的基础上,重点刻画人物形象之“绝”,常先生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慷慨赴难的民族大义,而刘三爷则重情重义、重信誉守诺言,表现出豪气与儒雅并存的高尚人品,歌颂了他们热爱和保护祖国艺术珍品的爱国精神。

(三)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特别是工匠精神,既是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又是当代职业文化、产业文化的“魂”。如《庄子·庖丁解牛》,其“游刃有余”的职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职业的工匠精神。孙德宏的《寻找时传祥》,作者以“重访精神高原”为副标题,“精神高原”在这里形象地比喻“爱岗敬业”的高尚精神特质,“重访”则蕴含着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模精神。

传统文化在中职教材中还有很多,如礼仪服饰、民俗风情、建筑文化……凡此种种,特别是古代诗词曲赋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更是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受篇幅限制,这里不再展开。

二、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思辨

中职语文教材蕴含着我国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精髓,如处世道德、生命真谛、人文情怀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真善、拼搏、宽容等思想,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从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来看,教材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挖掘,这和目前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内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加之教师的渗透意识不强以及外来文化冲击存在很大的关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错位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从众多的研究文章来看,把“技能型人才”之“技能”,片面理解为专业“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教材中涉及的这些文化层面并没有引起教参编写者的足够重视,这一“先天不足”导致学业水平考试涉及传统文化命题点更多局限在古诗文的填空。课标中提及的文化包罗万象,经典诗文的诵读只是冰山一角,此外还有风土民俗、伦理道德等,其精华所在蕴含着我们固有的、社会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等传统的人生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对于内化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的“技能”,还应包括培养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技能”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技能”,这样才不会导致教学目标价值取向的错位。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阻

在现实面前,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的中职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文化匮乏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语文的课堂教学,因受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点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文本内容的分析,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解惑”,却忽略了“传道”。这就是说,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把静态的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识记、理解和掌握,以致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阻。我们知道,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当代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是动态的,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如果把课堂教学内容停留在工具性的解读分析上,这显然有悖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述,根本无法也很难起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与当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苍白无力的思维定式根深

从事中等职业教育以来,笔者所见、所历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目前大多数中职学生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学习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先天不足”。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在教学上存在“思维套版”的倾向或潜意识。在他们看来,这些“先天不足”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课堂的“满堂灌”延至“喷井式”练习大操演。显然,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方法,明显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在学习上“先天不足”的中职学生,他们大多数不仅学习意识淡薄,而且自立意识也十分脆弱,每堂语文课都要面对迎面而来的“满堂灌”和“喷井式”的“知识盛宴”,其结果必然是产生烦上加烦的逆反心理,更加“先天不足”;二是把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窄化成只有工具性,其结果很难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以家国情怀的健康人格,赢取职业生涯的未来人生“路线图”。

(四)不容小觑的外来文化冲击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催生了迷恋网络的课堂现象,也催生了新的价值观,西方各种异质文化随之也进入中职生的生活视野,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节日,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独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元素。从现实生活来看,外来文化在目前学生中受到青睐和追捧,对外来“洋事物”过分狂热,“洋”影视、“洋”动漫、“洋”品牌、“洋”节日……凡此种种,容易使学生在盲目崇拜的同时,为其负面消极的成分所迷惑或误导,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不满甚至抛弃,以至于他们对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的认知偏离人生航线。显而易见,迷恋网络的课堂现象不容小觑,其取代课堂教学内容传播途径的“本末倒置”,令人触目惊心。

三、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思变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博大而精深,其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这种意义说,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当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各种思想理念,是新时期的价值体系的创建和成长不可缺位的资源,也是中职语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良好素材。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在“思变”中走出传统教学的窠臼。

(一)开展课题研究,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无论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代文化,都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在中职语文教材中首先表现在文本的选择上,而教学参考书在这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体现,要靠教师“个体”去做系统的挖掘,这是一项涉及面广、渗透力强的工作,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可以“课题”立项的形式,依靠教师团队的合作加以系统的挖掘、梳理,并编写出校本课程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的补充,以利于改变教学现状。

1.挖掘文本素材,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传统文化承载着自古而今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李白《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司马迁《鸿门宴》中的“礼仪座次”“玉器礼制”的民俗文化;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中居所、服饰文化;《诗经·静女》中清新纯朴的爱情观;杜甫《客至》中“盘飧”“兼味”“樽酒”的待客之道……

中职语文教材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加以开发,在研发素材、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的同时,教师又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并在教学中加以传承。

2.设计挖掘环节,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作为国家课程之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融入教材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校本化”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建设,是弥补教学参考书不足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为教材文本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而且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涉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涉及我国甚至外国当代的优秀文化,我们可以有意识以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设计一个挖掘的环节,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心灵并能有创造性的发现。如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我们可以针对“记住父母的生日”设计一个教学环节,结合朱自清的《背影》、本单元老舍的《我的母亲》,让学生感悟作家笔下的父亲、母亲的形象,充分意识到孝道、敬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是一个面,如讲一个名人的孝道故事(点),或收集有关孝道的故事、诗词、名言等(面),在活动形式上,可以是出黑板報、手抄报、讲故事、讲座、辩论、征文等。

(二)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渗透途径

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前文提及的文本选择,还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渗透,除了课堂的教学外,也可以把文本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化为作文资源并借助它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比如,学习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贾府中居所特点,结合人教版职业模块(理工类)中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或学生居住地民居古建筑的特点写作文,让他们书写对建筑文化的不同风格感受,从而加深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感知度。

入选教材的文本,很多出自国学经典名著,如《林黛玉进贾府》出自《红楼梦》,要了解《红楼梦》中更多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名著研读活动。《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内容涉及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卜星相、弹棋唱曲、叶戏陆博诸杂技,传统文化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外延伸。

(三)诗性呈现外国文学的文化魅力

当前,受西方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这无疑给我们的文化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教材文本中的外国文学的积极因素,我们没有理由不引起重视,只有引导学生了解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才能理解外来文化诸多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作者笔下的母子三人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精神;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经历了丢失借来的项链之后,尽管没有借据又没旁证,在诚信与破产之间,她选择了诚信,以自己的劳动展现了诚实守信之美;泰戈尔的《职业》,文中借小孩的视角看职业,表达了对职业选择的认识与看法,从所见、所想、所愿三个角度解读“职业无贵贱”的职业理想。

本文从教材传统文化素材的挖掘、教学存在的现状、改变现状策略三个方面探究中职语文传统文化传承在教学中的诗性回归,以唤醒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解读文本中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他们从有限的文本走向无限的洋溢着传统文化气息的海洋。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并非本文所能穷尽,仅就上述问题浅谈本人对传承传统文化教学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梁振桂.试论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潘蓓.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3(2).

[3]范芳.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职业精神:以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0(19).

[4]卢东升.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

[5]王月香.守护传统文化:语文教学的担当[J].江苏教育,2017(83).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传统中职教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教材精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少年力斗传统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