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面向信息技术教师的线上学习共同体

2021-11-20 00:17段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

段波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新教材已经将Python作为必修内容,初中和小学也将Python加入到教学之中,各种相关培训也已经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但是,很多教师面对新教材的每一课具体怎么教、怎么测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构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学习共同体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2021年暑假在徐州进行的编程培训为例,从平台组建、资源准备、交流互动、评价反馈几个方面介绍构建“在线”共同体的方法和优势,以期为其他学科新课程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1-047-03

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2019版五套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在全国使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真正落地,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在内容、形式、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课程理念的颠覆和难度的加深都让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各地已经有了统一的短时政策性培训,但是新教材具体怎么教、如何检测、如何评价都是目前面临的棘手问题,要落实立德树人,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还要找寻新法,迎难而上。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参加多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后都在采用各种方式熟悉和学习新教材,特别是投身于Python的自学之中。但是,这种基于教师个人的自学,也往往遇到自学的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学习的效果巩固难、无法解决“高原现象”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教师间交流,学习停留在“金字塔”的较低层次,学习的经验和教学的技巧难以分享等客观原因。借力信息技术组建面向信息技术教师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让教师在共同体中既作为培训的学生又作为培训的老师,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后讲解,在听讲时思考,在讲解和思考中学习,让“学、思、讲”相互融合,让分享实时、适时地发生,从而提高“学习”在“金字塔”中的层次。

学习共同体指一个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之间分享学习的相关资源,沟通交流学习中的一个或一组问题,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人际关系,充分尊重了参与者的异质性[1]。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概念应运而生。“在线学习共同体”是指学习者基于共同的学习愿景,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成的学习共同体,以个人身份参与,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交流协作,通过协作、交流、分享等方式互相成就,不断完善并超越自我,从而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日前,徐州市教研室基于STEM86教师赋能平台组织的编程培训就是采用面向信息技术教师的线上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开展的培训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以这次培训为例介绍信息技术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建构

1.学习共同体的组建

(1)主题和目标

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要确定学习的主题和目标,主题必须符合成员的共同兴趣和需求,目标对学习者来说要具有实际意义,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在线学习共同体中的人员尽量在知识结构方面同组异质,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思路,从而让讨论和交流自然的发生。如这次培训就是以Python为主要内容,以编写实例为主要的学习目标。由于Python语言作为当前最为时尚和实用的编程语言之一,已成为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内容,初中和小学教材也增加了Python的教学单元。因此,学习和掌握Python语言是小学、初中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愿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期待。

(2)学习者和助学者

根据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其成员由“学习者”和“助学者”组成。下面从学习者的组织到助学者的组织,以徐州编程培训为例讲述具体的做法。

学习者的组织:在这次徐州市教研室基于STEM86教师赋能平台组织的编程培训中,每个共同体的成员由2名高中教师、3名初中教师、3名小学教师组成。由于成员的组成涉及三个学段的教师,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每个学段的教学要求,更方便地在教学前了解学情,在教学中为下一学段做好铺垫,防止学段间脱节问题的产生。

助学者的组织:助学者在这次培训中也由学习者产生。培训伊始,首先推选每个共同体的主持人,再由主持人根据培训的主题和目标,对每个成员(主讲教师、助教教师)做出具体的分工。大家不断在学习者和教授者之间转换,“学、思、讲”也就自然融合地发生。

2.学习共同体的资源

(1)交流平台

共同体成员要在“学”“思”“讲”之间转换,首先需要有“学、思、讲”的平台。这次培训基于STEM86教师赋能平台学习Python,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讲解Python,平台交流区将“思考”梳理和交流,促成了“学、思、讲”的融合。

(2)资源建设

围绕共同体的学习主题和目标,助教(讲授成员)需要设计、开发相应的学习资源。他们首先要在学习平台中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制作学习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借助平台以富媒体的形式提供和发布出来。这种学习资源包含动画、声音、视频或交互性的信息,还可以将学习者所积累的作品(作业)、反思日记等也作为学习资源收集、整理、发布到网上[2]。

学习资源的制作要根据共同体成员现有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确定难度,根据需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目标[3]。同时,需要对各成员的特长和差异有所预判,在设计活动任务分工和作业检测时有个性化和分层对待的体现。

由于设计前大多数成员已经通过STEM86教师赋能平台自学了Python,所以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平台的测试,主持人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学员的起始高度,也很容易给每位成员分配合适的讲授任务。即使布置的任务较为类似,但最终的资源还是因为大家学习体会和讲授风格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各具亮点。

3.学习共同体的互动

在线学习共同体顾名思义一定是借助网络拥有强大的交互能力,互动交流是学习共同体运转的核心,也是加速知识内化的主要过程。为了让学习者充分对话,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主要采取了四种交流方式。

(1)即时互动

虽然共同体的活动以线上为主,但是更重视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无论是线上和线下,助学者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实时互动都非常重要,通过对话沟通,以助学者为主导,助学者通过启发式讲解或提问的方式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典型案例的分析、算法的设计优化和编程实现的体验。实际上,除了上述我们所说的STEM86教师赋能平台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泛在交流和学习的工具,如QQ群、微信群、抖音等。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思想、观点、创意,往往通过这些工具更为便捷[4],让学习者个性地学习和自由地讨论。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些工具的不足就是内容难以梳理和留存,所以主持人必须安排固定的学习者去整理和保存研讨的成果和结论,梳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考和学习的过程。

(2)泛在互动

泛在的互动可在正常的活动之外随时开展,由组长在线上发起,就某一具体知识点或难点由学习者展开泛在讨论。每个人参与的时间不作具体要求,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地点和任何闲暇时间,让“学、思、讲”融合地发生在不同维度的时空,这样通过知识的协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任务互动

任务互动需要由助学者制定任务完成的时间和要求,可以由学习者组成2至3人协作团队完成任务。如梳理教师在使用STEM86平台一键授课中的技巧,大家通过互动协作共同策划、分工、查资料、分析、验证,最终完成报告,充分模拟教学,体验编程的乐趣,在任务中“学、思、讲”,自然而然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内化了学习者对程序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4.学习共同体的评价

对在线学习共同体的评价指的是在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中对成员的学习成绩和交互效果予以过程性评价,对学习成果给予形成性评价[5]。助学者和学习者都是评价的主体,包括自评、互评。自评可以是自己检查,也可以借助平台,如STEM86教师赋能平台中的数据智能分析,能及时激励学习者,回应学习者的付出和努力,提醒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过失,帮助学习者及时弥补学习的不足。互评需要通过协商得到更为民主、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通过互评可以从别人的答案中得到启发,从别人的错误中去思考和梳理,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充分共享。

通过这次培训的实践证明: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让“学、思、讲”自然融合地发生是目前较好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式。将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整合、不同的平台应用结合、不同的互动方式配合、不同的评价方式融合,是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的关键所在。让课堂学讲延伸,让交流互动泛在,呈现“混合学习”的新样态也是构建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Boyer E L. The basic school:a community for lear- ning[M].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5.

陳秋燕. 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习自然真实地发生[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1).

李利. 论信息技术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路径选择[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11).

郝玉伟. 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6).

杨志娟. 面向信息技术教师的在线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 [D]. 扬州:扬州大学,2016.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王杰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