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文化研学旅游开发策略

2021-11-21 03:33王乐静张子洋
当代旅游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学河南黄河

袁 锐 王乐静 张子洋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64

引言

中小学生作为研学旅游主体,为了让学生了解黄河文明,感悟黄河文化,利用河南段黄河文化资源进行研学旅游的开发,以河南黄河文化研学旅游为研究对象,拓展区域旅游开发视角。

一 河南黄河文化研学旅游

2020年7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在开封召开“河南省黄河文化研学旅行会议”,指出通过开展中小学生黄河研学旅游活动,讲好“黄河故事”。“黄河文化”是以黄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优势及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认同性、归趋性的文化体系,是黄河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合的总和或集聚。黄河文化的地域范围是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区,河南黄河文化是在河南省内黄河径流地区的文化集合[1]。

研学旅游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在旅游中接触社会和自然,在参加旅游活动中进行学习和锻炼,增进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研学旅游活动的内容是由乡情、市情、省情、国情构成[2]。开发中小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寓教于游”的研学产品,通过黄河研学让中小学生了解黄河文化,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3]。

二 河南黄河研学旅游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河南黄河研学旅游开发的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旅游资源方面,可开发研学旅游的文化资源丰富,河南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古都名城的殷商文化、汴梁文化、河洛文化;黄河农耕文化、民俗风情、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安澜的历史、水利工程等资源[4]。河南段黄河旅游景观集聚,有“城摞城”“地上悬河”等黄河奇观。

第二,政府的支持,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发展中小学生的研学旅游的设想,随后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2018年河南省旅游局公布55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打造“五个一”精品课程,推进研学旅游的发展。

第三,研学旅游市场具有潜力,研学旅游以中小学生为主,研学旅游已经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根据国官网统计,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210.06万人,初中在校学生数451.88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994.60万人,研学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大[5]。

(二)劣势

河南研学旅游开发劣势体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整体规划欠缺,河南境内黄河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等市,但限于行政区域划分,区域发展各自为政,未有成体系的黄河研学产品,黄河文化的整体效应未能得到完全发挥。

第二,黄河研学旅游产品单调,缺乏黄河文化内涵,2020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河南暑期研学路线,其中涉及黄河文化线路“大河之颂——水利水工探索之旅”,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研学产品数量不多,只是有部分黄河文化元素,黄河文化展示不足,缺少能体现黄河文化魅力的知名研学旅游品牌。

第三,宣传力度不够,黄河研学旅游产品市场知名度低,有关黄河旅游的宣传多为传统的旅游产品,学生和家长对黄河研学知之甚少,旅游形象不鲜明,宣传、促销力度不高。

(三)机遇

河南黄河研学旅游的机遇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文旅融合,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核心,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旅产品;同时河南省教育厅指出,在开展研学工作中要充分挖掘河南省的文化资源,突出河南地域特色,引导发展黄河研学。

第二,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家长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教育,通过黄河研学旅游开展,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三,新媒体的发展,从研学企业方面来说,宣传、营销手段更加多样,向旅游者提供信息和服务更加便捷;从中小学生角度来说,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偏向新媒体,重视新媒体的信息推介,有利于河南黄河研学旅游的精准宣传。

(四)挑战

首先,虽然河南的黄河文化资源丰厚,但临近区域山西、陕西、山东等省份的黄河文化资源同样丰富、多彩,且文化资源也有相似之处[6],因此研学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研学产品会出现同质化现象。其次,黄河文化资源与研学的融合程度,研学旅游产品在开发中需要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充分展示河南段黄河文化的特色;根据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的需要,设计的研学产品要符合其需求。

三 研学旅游开发建议

(一)深化区域合作

黄河研学旅游开发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发挥黄河文化旅游线路的整体效应。首先各个行政区域对黄河文化旅游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各行政区域和各行政部门通力合作,设置综合行政机构,实现跨行政区域的旅游合作,资源共享。通过区域间的合作,将散落在黄河流域的遗址公园、古都古城、黄河景观、水利工程、湿地公园、非遗民俗等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在传统的黄河旅游线路上结合“黄河文化”和“研学旅游”要素,开发不同系列的黄河研学旅游线路,以点带面打造精品河南黄河研学旅游产品。

(二)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把黄河文化内涵渗入到研学旅游产品中。根据河南黄河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优势和中小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开发中小学生能理解、能体验、愿意参与的黄河研学旅游产品。细分黄河研学的主题和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研学线路,打造典型的黄河研学主题,包括历史文化类主题、红色文化类主题、非遗民俗类主题、自然科普类主题、水利水工类主题,形成完整的河南黄河研学体系。打造精品旅游品牌,明确“黄河研学”的旅游品牌定位,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形象,发挥地域品牌优势,推动“黄河研学”品牌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树立黄河研学品牌形象。

(三)提高宣传质量

加强宣传力度,注重宣传手段多样化,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媒体宣传方式,应积极使用新媒体手段对黄河研学旅游的宣传,整合传统宣传手段和新媒体手段,实现精准推广。运用新媒体平台,以历史典故、故事传说、武术曲艺等作为切入点,推介能吸引学生的黄河文化知识、研学产品信息,综合多种宣传手段进行黄河研学的推广、宣传,提高黄河研学旅游的宣传质量。同时通过大数据,应及时掌握各平台学生对研学旅游产品的消费评价、消费动态,有针对性的调整宣传内容和旅游产品,提高研学产品的质量,塑造“河南黄河研学”旅游形象。

(四)推进黄河研学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中开发是黄河研学旅游开发必须要坚持的原则,合理地开发有利于保护,有效的保护有利于黄河文化生命力的延续,向学生展示更加完整的文化体系。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转变开发观念,坚持互惠互利的观念。对黄河文化进行科学的评价、合理的规划,在保持黄河文化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资源进行研学产品的开发。除此之外,注重黄河流域整体资源的整体保护,避免仅局限与某一个景区、某一个文化个体,重视黄河流域周边环境的整体的开发与保护,维护黄河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健康发展。

四 结语

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根源,河南段黄河文化在整个黄河文化中熠熠发光,具有得天独厚的研学旅游开发的优势。黄河研学旅游开发要突出河南的特色和风格,打造河南黄河文化研学精品路线,树立河南黄河文化研学旅游品牌形象。中小学生通过参与黄河研学旅游,达到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猜你喜欢
研学河南黄河
河南药茶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黄河』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