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医融合”的一流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①

2021-11-21 12:58王海军陈庆合王大江尚宁宁王子健刘志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医学康复

王海军 陈庆合 王大江 尚宁宁 王子健 刘志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而运动康复是实现人类健康的重要绿色手段[1]。运动康复专业是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和亚健康人群数量不断增多等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专业,各培养单位对运动康复人才的培养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态势[2]。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建设。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提出3年内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并指出高校要不断优化与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国家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体医融合”的一流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政策保障。针对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运动康复人才,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有益研究,但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来提高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该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对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现有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体医融合”的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为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提供理论参考。

1 “体医融合”的依据与历程

体育的目标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医学的目标是治疗疾病,促进健康,二者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二者都是为健康促进提供助力[1]。“体医融合”理念在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体医独立”到“体医结合”再到“体医融合”的发展过程,是在近年来国家层次充分肯定了体育运动在健康促进及疾病预防中重要作用的背景下提出的。自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发挥体育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与医学的融合。2016年国务院先后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推动“体医结合”;201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体医融合”的健康服务模式,倡导科学运动。这些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为“体育融合”内涵的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体医融合”是把体育运动的方式方法与现代医学论和技术方法有机结合,在医疗的各环节中科学地融入体育运动元素[3]。实现体育向医学延伸,医学向体育渗透,从而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治疗与亚健康调理等提供服务。

2 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自2005年运动康复专业(040206T)开始招生以来,全国已有75所院校开设此专业。当前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大致可分为体育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综合院校和独立院校等5类,授予的学位主要是教育学和理学学士学位[2]。目前,各院校开设的课程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体系。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建设水平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与依托。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中规范了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专业核心课程采用“3+X”模式,增加了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为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依据。但由于各培养单位筹建专业的基础情况不同,因此课程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如医学类院校主要是在康复治疗专业基础上筹建,开设课程中以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运动类课程相对较少;师范类院校主要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上筹建,开设的课程以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相关课程为主,但开设医学类课程和康复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少[2],没有真正实现体育科学、康复科学与医学的有效融合。

3 基于“体医融合”的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3.1 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和体现,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未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人才应具备职业能力为目标,贯彻“医学向体育渗透,体育向医学延伸”的“体医融合”理念,落实《标准》要求,突出高校自身优势与办学特色,发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针对现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体医融合”的一流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

3.2 课程培养目标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掌握现代康复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技能,能胜任运动康复和运动防护方面的工作”[4]。运动康复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多项综合实践能力,专业课程涉及体育、医学、康复和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体系[5]。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是根据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培养什么样的人而制定的,因此要充分考虑该门类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3.3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由各高校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设置的,是体现培养目标中培养全面人才的目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注重课程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打破学科壁垒。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等11门课程;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包括信息技术等公共必修课程5门,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大学心理健康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科技论文阅读等自然科学课程。该校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符合《标准》的要求,且在设置过程中没有门数的限制,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

3.4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必修课程,是将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基础课程。运动康复专业隶属于体育学门类,因此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要遵循体育学科门类,体现体育、医学和康复等多学科的融合。该校运动康复专业按照《标准》的要求设置了体育概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健康教育学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7门课程。在充分考虑该校办学特色和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学基础和经络腧穴2门课程,发挥了“体医融合”的多学科优势,起到有效强化运动康复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实现满足未来就业岗位需求的目的。

3.5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要重点突出与该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属于专业必修课程。按照国家要求,运动康复专业核心课程采用“3+X”模式,其中“3”指的是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和肌肉骨骼康复等3门课程。“X”是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设立的专业模块课程,国家提供了1个运动技能模块和2个理论课程模块,各培养单位可以在推荐的3个模块中选择,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校特点自主设置。运动康复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掌握体育、人体科学、医学和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要具备将多学科融合的能力。该校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了符合该校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设置了规定的3门课程,同时还开设了太极拳与保健、推拿手法与治疗学、针灸学、预防医学、康复体操等15门课程,总计32学分。但与运动康复密切相关的贴扎术和运动疗法学等课程没有开设,在将来修订培养方案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优化。

3.6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又称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可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是在限定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选修的课程。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康复方向的限定选修课程主要有身体素质训练、民族传统保健体育、病理性、理疗学、运动健身原理和医学诊断学等6门课程。同时还设定了其他专业方向的限定选修课程,每名学生根据方向限选一个模块作为专业限定选修课程。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是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拓宽专业领域开设的课程。主要开设了羽毛球运动与保健、生理机能康复、运动医务监督和慢性病体育疗法等20余门课程供学生选择,真正做到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

3.7 实践课程

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应具备运动康复诊疗和运动防护技能,掌握现代康复理论的和方法的应用型人才[6]。因此,开设实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将运动康复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体育学、医学和人体科学等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以应对在运动康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毕业论文、专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和专业实习与见习等课程。然而,当前运动康复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仍存在课程设置随意、专业实习与专业见习学时不足、课程管理不够规范和课程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4 结语

运动康复专业是在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处于亚健康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专业,能够为社会输送康复治疗与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建设水平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其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当前,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培养目标模糊、实践课程比例偏少等问题。在国家大力倡导“体医融合”和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的背景下,运动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国家一流课程”的标准来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比例;从“体医融合”的角度开发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的门类与数量;从岗位需求和能力本位角度发展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等实践课程。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医学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关于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探析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