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小学德育新途径实施策略

2021-11-21 20:52旦正项秀
读与写 2021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工作育人

旦正项秀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完全民族中学 青海 兴海 813300)

除了出色的学习成果,好的学校还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教人。拥有自己教学方法的学校将不可避免地对教育和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将基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德育的``金种子''嵌入德育工作中,则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健康人格,这符合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1.中小学德育新途径的含义

“德育新途径”是针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2017年8月,国家发布了非常具有现代化,科学化,有效的标准文件,那就是《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随着人们进入一个新时代,教育的重点必须放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必要促进人的全方面发展,道德教育活动应遵循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1]。

2.中小学德育新途径实施策略

根据以上认识,中小学德育新实施策略主要针对“四化”开展,建设多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道德体系的发展。

2.1 德育人文化,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反映,其精神视野,是学校教育理念的外部标志和品质内涵的象征。校园环境充满了校园独特的文化和文化环境,积累了学校的正能量,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建设重点内容,它是学校的一张形象卡,不管是大楼的名称,走廊窗户,墙壁和体育文化,校园景观文化等,其内容是政治,意识形态,历史,社会,科学,体育,艺术,美学等的体现,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并传递正能量,学生渗透到其中,感受到了人文,多元,团结和和谐的文化环境,因此,校园文化是文明行为之外的启发,是传播良好精神文化的基础。中小学德育陇西县渭州学校具有独特的建筑称号,并拥有出色的教育成果。学校的名称是由著名的学者(美国夏威夷大学的教授)罗锦堂先生题写的,三栋教学楼以著名的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徐特立和陶行知的名字命名名为“培元楼”、“立特楼”和“知行楼”,以体现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的名称(陇西为古渭州治所),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

2.2 德育常规化,管理育人。教育就是应该每一件小事都经过精心做好,并且一如既往地,长时间以来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德育工作也是这个道理,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控,应进行日常管理,落实到每周,每月活动,半年和学年管理。可以建立文化课和行为习惯的考核制度,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通过将学生行为发展与教师的考试和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可以产生更大的教育影响。道德教育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举止。例如,陇西公巩昌中学主要以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为核心,正在形成一个“四重”德育体系,其中包含“实,近,细,新,深,活”教育网络,换句话说,以校长(副校长)-政活教育处—年级处—班主任—学生为主的教育结构,以教导处-教育研究组—任课老师-学生为主的德育教育体系,以党支部-党员—教师—学生为主的德育教育网络,以学生会—班委会—学生为主的自主教育网络,这所学校被评为2018年优秀文明校园。

2.3 德育课程化,活动育人。建立一个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兴趣和学校环境,同时适合于年龄特征以及具有地区文化特征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致力于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创造一个幸福的平台,一个精神上的故乡,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来观察世界(社会)并回归教育的本质,并为学生发展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生活提供基础,例如,陇西县渭州学校包括80多个社团,包括街舞,跆拳道,二胡,葫芦丝,黏土制作,计算机,绘画以及科技制作等,这些社团侧重于满足学生兴趣发展或专业知识的需求,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2.4 德育社会化,多元育人。社会是学校,学校是课堂,经验是知识,实践经验是品格的建立基础。为孩子提供动手实践的教育活动,使学校生活融入社会生活,实现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教育融合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提供进行各种道德教育工作的平台。学校旨在建立社会教育实践平台,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进行考察,并每周与当地组织单位,企业旅游单位,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有序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去进行实践,使学生可以在社会中了解社会,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各种实践能力和在实践经验中对学生的道德进行教育。邀请著名的艺术家和文化与科学遗产的传承人在学校演讲,以帮助学生在道德,智力,身体,审美和劳动上全面发展,积极促进素质教育。通过动员学校和父母等社会力量,这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轻松,容易[3]。

3.中小学德育新途径实施策略遵循的原则

3.1 德育“高站位”,与时俱进,不忘初心。学校德育工作要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基础是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明确育人的根本目的是“树人和立德”,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2 德育“接地气”,做细做实,一以贯之。道德教育不是神圣的口号,它可能需要从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去落实,完成任务,并集中精力加强德育教育,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则,形成“人人事事皆教育,时时处处可育人”的教育格局[4]。

3.3 德育“有体系”,多元联动,方得始终。道德教育学校必须找到切入点,以积极构建教育平台,以创建连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平台。学校有制度,家庭有方法,社会有渠道,老师有计划,父母有目标,社会有环境。渭州学校建立了一个“四化”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就是通过社会精英树立榜样,教师示范和家长行动的道德教育体系来提高道德教育水平。

4.结语

没有道德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我们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落实好道德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是每个老师无可逃避的神圣职责。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工作育人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