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特色的中职体育训练改革研究①

2021-11-21 21:06陈锐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特色优化

陈锐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金华 321200)

2019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包含体育课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与传统中职课程教学关注知识、技能教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动态学习和成长过程。因此,在推进体育训练改革时,要增加学生兴趣爱好,将职业特色融入体育,注重优化体育训练的考核标准。

1 职业特色视角下中职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

传统中职学生培养体系更多关注知识、职业技能教育,对体育教学缺乏充分重视,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之间未能形成深度融合,造成了多数学生出现了体能素质差、缺乏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等多种问题,影响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1.1 训练模式滞后,忽略学生学习诉求

当前中职体育训练仍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未能对学生的体能素质、兴趣诉求和职业特色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一是教学模式相对固化、被动,缺少对学生体能素质状况与兴趣诉求的充分了解。当前中职体育训练方案从制订到使用基本由教师主导完成,缺少学生学习诉求的互动反馈、有效交流。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不足,未能综合教学技术、职业等新变化,及时优化体育训练模式[1]。当前智慧教育技术不断成熟,中职体育训练空间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多数中职体育未能及时适应新变化,没有合理应用智慧教育技术开展体育训练,影响了训练质量。

1.2 训练内容单调,缺乏职业特色融入

职业教育关注技能人才培养,重点突出职业特色。体育训练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围绕职业需求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但目前多数中职体育训练的素材内容缺乏职业特色,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此外,教学内容存在“竞技化”“成绩化”倾向,教学内容缺乏游戏、活动等趣味性因素的有效选择和融合,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2]。

1.3 训练评价不全面,忽略学生动态成长

教学评价对体育训练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开展中职体育训练应综合中职特色,重点关注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和学生个人的动态成长。但目前多数中职体育训练所采用的评价模式和标准,仍以具体的测试成绩为核心依据,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下参与状况等因素缺乏充分关注。此外,在评价标准设定上,忽略了学生基础的客观差异性,缺少良好的弹性空间,影响了学生体育习惯、健身意识的有效培养,未能达到学生动态、持续成长的训练目标[3]。

2 爱好体育、关注职业、优化评价:基于职业特色的中职体育训练改革路径

在全面推进高质量职业教育背景下,要积极改革中职体育训练机制,以适应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为此,要坚持“兴趣教育指引,能力培养为本”的全新教学取向,重视融入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养成相关体育“爱好”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本专业未来职业技能要求,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1 关注爱好培养,积极优化体育训练模式

学习爱好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的内在驱动力,也是目前培养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切入点”。当前,新的产业环境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训练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要以服务中职学生未来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趣聚力,通过创新优化体育训练体系,使学生形成“发展个人爱好,助力未来就业”的全新训练观。比如,在体育训练初期,以田径运动训练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能素质。随后,要引导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发展、寻找个人的体育爱好,组建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课外训练俱乐部,积极组织开展课下训练[4]。因此,在优化中职体育训练体系时,要积极融入职业需要,发挥“俱乐部模式”的教学优势,塑造以学生兴趣爱好培养为内在指引的体育训练机制,切实增强中职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和多元价值。

2.2 关注职业要求,科学选择体育训练内容

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知识本位”,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学习与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为此,要优化体育训练内容,增加职业元素,确保中职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养成健康体质和良好心理素质,助力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多元化需要。要尽可能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生活化、职业化场景,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切实提升个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5]。要充分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体能需要,提高训练活动指向性,实时调整体育训练目标和培养方式。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职业的体能需求,制订突出职业特色的针对性体育训练方案。在具体训练时,中职院校要综合考虑学校体育训练资源、专业设置和职业要求,科学优化体育训练内容,充分发挥体育训练的育人价值[6]。比如,为未来从事财务会计、软件设计等静坐姿态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太极拳、棋类运动等体育训练项目。当然,为确保体育训练与职业需要的匹配度,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体育训练效果,不断优化体育训练机制,确保体育训练实效与学生职业要求的有效融合。

2.3 调整评价标准,充分关注体育训练的实效性

评价是验证体育训练方案,检验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状态的重要途径。传统中职体育训练简单地用“训练时间量”和“成绩数据”来衡量学生的训练状况,对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态度和积极性等内在因素缺乏有效关注,整个训练评价体系相对片面,很难真正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综合需要。因此,要改善优化体育训练的评价标准。要持续开展身体素质测评工作,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爱好培养纳入训练机制,重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心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将中职学生未来就业需要的知识、素养和能力与体育教学相融合,围绕体育训练的本质要求,结合中职教育实际和专业体能要求,将职业特色、学生爱好和训练态度等多项元素融入评价标准,使体育训练与中职学生培养实现全面融合[7]。

3 结语

在全面推进中职体育训练改革时,要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出发,充分融入专业要求和职业体能特征,重视培养学生的身心素养,将中职体育训练要求与学生职业成长需要有效融合,切实改善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成长性。通过教学创新证明,将学生的体育爱好与职业特色深度融合,大大改善了学生对参与体育训练的价值认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实现了中职学生体能素质、职业能力和体育兴趣的融合提升,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特色优化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