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跨栏跑教学中“跳栏”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2021-11-21 14:08张莹莹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跨栏身体素质动作

张莹莹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近年来,我国的田径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学校田径教育的发展,但由于许多体育老师并非田径专业出身,所以对田径运动也只是略懂皮毛而已,这使学校的田径运动发展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而且许多教学方法落后,很难跟随现在田径发展的潮流。在现有的田径教学手段中,很少有教师能够对田径的技术进行研究和练习,大多数人都比较重视身体素质,而忽略了田径技术这一重要性,使田径发展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瓶颈期。110m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性最强的项目之一,它动作复杂,需要全身协调配合,对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要求较高[1]。它对技术的要求更加精细,而且在学习跨栏跑技术时也很容易出现很多关键性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跨栏跑的教学进程大多数还停留在提高身体素质中,认为跨栏跑的成绩和身体素质有极大关系,但却忽略了跨栏跑技术本身及对学生训练器材的改进。跨栏跑的栏上技术和栏间节奏是决定跨栏跑成绩关键原因,而训练器材是辅助教学和训练决定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思想,所以导致在教学训练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厌学现象的发生。由于大多教师一味追求身体素质的练习,跨栏跑教学中技术性特别粗糙,甚至几乎没有观赏性。因此,这要求教师拥有更加专业的技能知识与教学手段来应对一切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

1 研究意义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短跑项目之一,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高速通过一定数量的栏架,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均有较高的要求[2]。由于跨栏跑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且动作技术极为复杂,所以导致出现“跳栏”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敢过栏、怕栏,甚至因为技术方面的影响而导致的受伤。在国内有许多学校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使教学效果比较差,学生很难掌握完整的跨栏跑技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跳栏”现象的产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跨栏跑技术的不全面和学生对栏架的恐惧心理等。该文旨在对跨栏跑教学中“跳栏”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期能够为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和训练实践带来指导和帮助。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普修学生在学习跨栏过程中“跳栏”现象产生的原因。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国内关于跨栏跑教学中“跳栏”现象出现的成因,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

2.2.2 实地观察法

观察跨栏跑的课堂教学,根据文献资料给出的一些文献,针对课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一步探究跨栏跑课堂教学的一些合理的方法和对策。

3 跨栏跑“跳栏”现象产生的原因

3.1 跨栏跑基本技术的影响

跨栏跑作为田径运动中较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具有快速的跑与跨相统一的特点[4]。跨栏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平跑速度、合理的过栏技术和跑跨结合的技术。但是,人们由于存在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学习或者训练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敢过栏现象,这就导致了“跳栏”现象的发生。“跳栏”现象不但严重影响了跨栏跑的栏间节奏和速度,而且也增加了腾空过栏的时间,这无疑会严重影响整个跨栏跑的成绩。所以,针对“跳栏”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起跨距离过远会加大跨栏步的距离,延长过栏时间,易造成过栏困难,甚至造成腿部触栏。而起跨距离过近则会使起跨蹬地角度加大,易造成“跳栏”现象,这时身体会腾起过高,使身体重心轨迹的最高点在栏上或栏后出现身体过栏后仰,加大落地阻力。

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合理分配栏间步,如果三步跨不上栏时,出于本能反应学生自然会把栏间步延长为四步甚至五步,这就造成了起跨距离大大缩短,身体和栏架距离过小起跨角度也随之加大,肯定会出现“跳栏”现象,而且也会出现腿部撞上栏架的现象,这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还没有掌握,就会产生心理负担,想要急于求成,就会加大练习的量,这会使学生在动作要领没有理解时就已经产生了错误动作的定型。

3.2 身体素质的影响

速度素质对跨栏的影响很大。跨栏时如果速度较慢,会影响起跨点的位置,造成跑不到起跨点而无法准确上栏。在栏上动作出现失误后则会影响到下栏的位置,从而加大栏间的距离影响到下一个栏架的跨跑。也就是说没有足够快的速度会在无形中缩小栏间步的距离,造成“跳栏”甚至触栏现象。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跨栏跑教学时,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只有将平跑速度提高至一定程度,学生才能在高速状态下准确而顺利地跨越栏架。

柔韧素质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栏上的动作。在跨栏跑时,较差的柔韧会造成腿部触栏或者无法准确地完成栏上动作,这时人们会本能地选择“跳”过去避免使自己受伤。

有很多学生表示,当跨栏跑进行到最后几个栏架时,会明显感觉到腿部力量不足,并且出现呼吸急、促四肢发软等状况。耐力的缺失导致后几个栏架跨栏效果明显不如前几个栏架,进而会影响到起跨距离,导致三步变四步甚至五步,起跨距离变短之后就必然会发生“跳栏”现象。

如果过栏时力量不足,会影响过栏的速度。身体重心的波动、起跨腿的摆动与下压、落地的平稳和平跑速度都与力量素质有关。良好的腿部力量可以使学生在起跨时身体的向前性更好,缩短过栏时间。

3.3 恐惧心理的影响

由于栏架的高度对人体的刺激使个体产生紧张情绪,很多教师的教法千篇一律甚至老套陈旧,没有针对性也没有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加上对学生施加的压力,很多学生在没有学会正确跨栏方法的前提之下,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跨栏,因而为了避免自己受伤或者因为害怕而导致跳栏式过栏。

有些学生看到“障碍物”会心理压力大,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再联想到动作失败、摔跤受伤的情景,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有同学因为各种原因在跨栏中或过栏后碰到栏架或者摔倒,这也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使他们恐惧感增加。

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会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从而加大自己的心理负担,总会担心自己能不能成功跨越栏架,想的越多就会顾虑的越多,心理障碍随之产生。如果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不注意对学生恐惧心理的控制,将会对学生造成极强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学生越来越怕栏最后完全不敢过栏的恶性循环。

4 研究结果与对策

4.1 改变训练器材

以往的栏架多为金属材质,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触栏的现象便会出现抵触情绪,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而且在跑动过程中腿部与栏架的碰撞极易造成受伤现象。为了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改变传统训练器材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刚刚接触跨栏这项运动时,很多学生都会有一种恐惧心理,害怕跨不过去被栏板绊倒造成摔伤。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用泡沫材质的栏板,即使学生腿部触栏也不会受伤,而且从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教学中只需将普通栏架替换为改造之后的栏架即可,学生训练时正常跑动过栏,及时发生身体触栏的现象也不会发生受伤的情况。

如果学生看到泡沫材质做的栏板还是会害怕,可以换橡皮筋使用,主要原因是橡皮筋不会那么显眼,学生可以更加大胆放心地跨越栏架而不必担心自己是否会撞到栏板,等到技术动作日渐成熟时可以换为泡沫材质或正常材质的栏板。在教学中需要将普通栏架的栏板拆除掉,在原有栏板的位置上绑上橡皮筋。学生即使不小心腿部碰到了橡皮筋也不会发生因为摔倒而受伤的事情,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因为看见栏架而害怕的心理障碍。

可选取PVC塑料管代替栏架。这种栏架的好处是质量轻且高度低,极易摆放。使用这种器材练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练习栏间节奏,使学生不必顾虑栏架对自己的影响而轻易改变步幅;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减轻恐惧心理。在使用时只须将此栏架摆放在原有栏架的位置上并让学生大胆地跨过去即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练习栏上动作,也可以让学生优化栏间节奏,这样既不会摔倒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采用软式橡胶材质栏架,可以防止学生在正常跨栏跑时因为腿部触栏而造成的意外受伤情况的发生,大大减轻了学生在跨栏跑时的心理压力,而且学生也不必过于担心自己会因为被栏架绊到而摔倒,从而可以更加自然地将跨栏的技术动作发挥出来。

4.2 从心理方面创新训练方法

一般的跨栏跑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做完示范动作或者技术讲解之后就由学生自己练习,这样虽然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由练习时间,但是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因为刚开始接触跨栏跑时,学生出于本能反应多少都会有些恐惧和抵触心理,害怕被栏架绊倒或跨不过去。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本体感受,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跨栏学习。

呼吸调节是运动员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即通过深且慢的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稳定下来[5]。人在处于紧张状态下时,常会伴随着呼吸急促的现象,这时可以利用深呼吸及缓慢的吸气和呼气来抑制情绪的兴奋状态,以达到情绪放松的目的。例如,在状态不佳或者情绪紧张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几次深呼吸进行调节,让身体随着深呼吸逐渐放松下来,从而以更好的状态进行下一次的训练。

暗示调节法一般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例如,紧张时在心里提示自己“我不紧张”,在面对困难时激励自己“我很棒”,在跨栏跑时暗示自己“我不害怕”等。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言上的暗示来激励学生,如夸奖学生动作的准确性来提高其自信心,抑或给一个笑容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或不自信的情绪。

激励调节法指一般用称赞和夸奖的语言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充满自信,从而更加努力地进行下一次的训练。如果运用得当,会极大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做得不是很好的同学进行鼓励,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运用比赛法让学生在熟练跨栏动作的前提下开展竞争,比谁的栏上动作更好、谁的过栏动作更加从容。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相互之间谁都不想落后于对方,竞赛的形式能够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师注意要在旁边指导,并充当裁判进行评定。

4.3 从技术方面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首先,教师备课要充分,保证让学生全面了解整个跨栏跑的技术要求,让学生对跨栏跑这项运动有足够的认识,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正确的技术概念。在教学时平等对待学生,要有耐心教导学生,不能出现急躁情绪,否则学生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恐惧心理也会随之产生。对做得不是很好的学生要积极鼓励,总结失败的原因并悉心教导,让他们逐渐改掉错误的技术动作。

其次,可以通过先降低后升高栏高的方式使学生逐渐进步。让学生以最轻松的姿态过栏,等到技术成熟时升高栏高。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增加高度时,不要告诉学生实际高度,让学生仍然认为是原来的高度,当学生顺利完成跨栏跑后,再将新的高度告诉学生[6],可以增加他们成功之后的喜悦。

另外,如果有的学生因为害怕而导致无法准确踏上起跨点造成不能顺利过栏,可以先缩短栏间的距离练习,主要体会栏间节奏及快速跑动的感觉,在稍微有一些感觉之后再恢复标准的栏间距,让他们慢慢按照之前训练的状态和感觉踏上每一个起跨点准确过栏。

最后,在逐渐克服心理障碍之后,应加大训练的强度,使学生增加信心,同时使技术更加熟练,让恐惧心理逐渐褪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跨栏时的恐惧感会感到信心倍增,并会产生一种自我满足感,由于这种满足是在运动中积极产生的,所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4 根据跨栏跑的特点提高身体素质练习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充分,使身体完全活动开并将肌肉的黏滞性降到最低。牵拉韧带时要积极,但切不可过度用力避免受伤。专门性柔韧素质练习方法有跨栏步的模仿动作练习、栏侧绕栏练习、栏侧转髋绕栏练习、起跨腿提拉的练习和摆动腿高抬攻栏的练习等。

尽可能每次课都要进行速度素质练习。加强运动员平跑能力训练,平跑速度的提高,需要在步长和步频2个方面都有所改善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7]。如,行进间跑50~60m6次和变速跑(直道加速弯道减速或者50m加减速跑);同时还要加强速度能力训练,如反复跑100~150m6次。也有增加栏间距离、提高栏间跑速度的练习,例如栏间跑5步或7步,由于栏间距离加长,栏间跑速度加快,过栏速度也要随之加快。“跨栏”技术向“跑栏”技术过渡训练时应采用专门性练习,提高摆动腿反应速度的练习,如原地扶肋木单腿支撑听信号做摆动腿屈膝高摆练习,栏间一步摆动腿快速练习等[8]。

腿部力量不够很可能造成栏间节奏慢或者无法高效地完成跨栏动作,所以下肢力量练习也不可或缺,可安排负重跳、台阶跳或者半蹲跳等增加腿部力量。另外,针对腰背肌力量练习可进行背负杠铃片仰卧起坐及背起负重杠铃片等方法进行训练。针对爆发性的力量练习,可进行杠铃高翻和杠铃半蹲起等方法对神经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刺激。在每次的力量训练中都要求学生达到较高的强度来提高机体的兴奋性。

为了避免在学习跨栏全程跑时在后程出现四肢发软无法顺利过栏的现象,学生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耐力素质练习,如进行150m、200m和300m跑。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身体素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跨栏跑技术动作复杂性高、衔接性强,对于跨栏技术动作和栏间跑要求高,学生身体素质差、协调性差,会导致多余动作或动作变形,同时会引起恐惧感。

教师要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首先,使学生先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其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讲解示范合理、重难点突出,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心理素质对跨栏运动起到关键作用。学生自信心不足,觉得跨栏技术难度大、有危险,会怀疑自己,对于跨栏有恐惧感。

5.2 建议

学生应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跨栏跑技术的成败,也是学生能否学好跨栏这项运动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应根据身体特点来安排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身体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摒弃老套陈旧的训练思路,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学习时提高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多观看一些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视频,使学生在大脑中留下对正确动作的印象。

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渐克服恐惧心理。通过对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和心理素质三方面加强训练,使学生消除对跨栏运动的恐惧感,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减少练习中的“跳栏”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跨栏身体素质动作
请叫我“跨栏怪”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下一个动作
我的村庄(外一首)
锻炼
新发现
最高的跨栏
跨栏比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