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作家身份建构的基本范式及流动性

2021-11-21 05:24贾东旭
今古文创 2021年43期
关键词:身份建构流动性

贾东旭

【摘要】 有关身份认同(抑或性属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无法规避的话题。华美少数族裔作家更是面临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身份的复杂性和多重性是困扰亚裔美国人的现实性问题,也是华美文学不可或缺的文化母题。早期的华人金山客,对自身的文化有着较为清楚的认知,他们至死不渝奉中华文化为圭臬,认同自我的中国人身份。而他们的子孙后代,在中西方文化激烈夹击碰撞下,对“我是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迷茫,或认可美国人身份,或“华裔美国人”。身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停变动地。本文以华裔作家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为始,探索不同时期华裔群体自我身份认同的基本范式及身份的流动性。

【关键词】 华美作家;身份建构;认同范式;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3-004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财经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华裔作家身份认同的基本范式研究”(Y20201079)结项成果。

华裔美国文学产生于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下,围绕这一文学形态及其所催生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主题,自始至终离不开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干扰,其中一个绕不开的核心问题是身份问题,即个体对于自身种族、性别、文化、性属等身份的焦虑。身份归属的焦虑不单是华裔美国人个体生存经验的焦虑,也是美国华裔群体的经验性表征,在华美文学中有或隐或显的反映,它关乎华裔美国人在“夹缝”中求生的策略,以及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重新定义自我以争得与白人平等的机会。

华美文学有关身份问题的作品比比皆是,他们或奉白人文化为圭臬,或至死不渝坚持中国人身份,亦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华裔美国人”。霍尔认为人的身份既是相对静止的又是不断地流动的。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份有着清楚地主观认知。华裔美国文学不仅是反映美国族裔文化历史的文本,也是再现华裔身份认同的物化表征。身份问题因其内涵上的复义性而展示出极具张力的阐释空间,身份是变动不居的,但也易勾勒出不同时期华裔作家对不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克鲁斯和瑞维克认为:身份的建立,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都是社会一个普遍、重要的方面。而族裔身份表示一个人的归属。

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它特指一个人与某一文化的同一性。族裔身份是由生理的、地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种族和国家等因素决定。实际上,有关身份的问题在古希腊时期就有所涉及,最早的理论提出者要属苏格拉底,身份涉及诸如: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该去向哪儿等诸多本体论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大致上,人的身份由以下七个方面所决定:种族、性别、阶层、年龄、出生排行、国家和文化。

王灵智在其《美国华人之根与他们不断变化的認同》一文中,发现在美的华裔对其身份的认同有五种基本认同形态,如落地生根型、斩草除根型、生根开花型等,李贵仓却认为就书写华人华裔认同的视角而言,还是他分析的三种:“‘生民视角’‘民族视角’和离散(全球)视角。”而关和凤也有过相关论述,她提出有关华裔族裔身份形成的五个阶段:顺从阶段、矛盾阶段、反抗阶段、反省阶段、觉悟阶段。在关和凤所论述的有关华裔身份认同形成的五个阶段基础上,有学者做了更为简便但包容性极强的论述,把华裔小说中华裔族裔身份认同归纳为三个追寻阶段即:否认、商讨、杂化。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前人理论,将华裔作者对身份的追寻归纳为三种基本范式:落叶归根顺从型、落地生根排斥型和中西合璧反省型。

一、落叶归根顺从型(早期移民和作家)

顾名思义,落叶归根指“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家乡。”早在19世纪初,第一批金山客怀揣着发财梦抵达美国的天使岛之时起,他们的流浪之旅便开始了。

众所周知,加州的金山盛产黄金,甚至达到了遍地黄金的程度。第一批广东金山客在美国传教士的大肆吹捧下,加之内战和自然灾害,他们毅然踏上了去往美国的征程。他们是华人移民的鼻祖,对于第一代中国移民而言,中国以及中国文化性属在他们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母国文化和中华血液及他们的中国情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内心深处。当他们在美国遭受种族歧视时,他们“要么沉浸在有朝一日能够腰缠万贯、荣归故里、安度余生的幻想之中,要么以中国文化优越于其他文化来寻求精神安慰”。

中国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一不争的事实激发了许多第一代华人移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朱路易的《吃碗茶》中的主人公王宾来的父亲王华贵,他对王宾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并且思想上有着严重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烙印:为儿包办婚姻。儿子宾来和美爱的婚姻便是很好的例证。再者,在这本小说中,家族观念甚嚣尘上,在宾来和美爱的婚礼上,主角既不是一对新人,也不是新人的长辈,而是王氏会馆的领导们。包办婚姻和家族等级观念是旧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这些早期移民对中国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

其次是黄哲伦的剧作《新移民》的主人公,也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并且对那些“刚下船的人”有些不满并宣称:“我想说的是,许多新近抵美的华人与老移民不同,他们早已被西化了,举止一点不像刚刚下船、初来美国的新移民。”

再者,李健孙小说《荣誉与责任》中的辛伯伯也是一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拥护者。他和主人公丁凯的母亲是很要好的朋友,因此他也自觉承担教育丁凯的义务。他对丁凯的西化行为大失所望,尤其丁凯的父亲:“我是如此不幸,我所剩下的唯一的朋友竟背叛了我所尊崇的一切,竟和一个外国女人又结了婚,这个女人对中国的欣赏不会赛过一个蒙古士兵。”辛伯伯极度自责他没有将中国文化塞进丁凯和他父亲的脑子里:“丁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他没有了记忆。我不能将中国重新塞进他顽固而西化的骨子里。”辛伯伯一直希冀丁凯可以学习中国文化,给他讲授:“巧匠鲁班、文人学者张载、朱熹、王夫之、小说家李汝珍、罗贯中、发家致富者苏秦、自私的杨子、黄金时代的统治者尧和舜、人人爱戴的墨子,从不以大山为背景来刻画小人物的质朴画家倪瓒,还有忠义孝子的故事。”甚至给丁凯讲乾隆皇帝微服私巡的中国故事。辛伯伯是中国文化坚定的拥护者和继承人,丁凯对于东方文化的无知,对他来说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极大亵渎,辛伯伯对其中国人身份的认同是不言而喻的。《唐人街》与《华女阿五》中的早期父亲形象,汤婷婷《中国佬》中的金山矿工等等。这些早期移民对中华文化的褒扬足以表明他们对其中国人身份的认同,他们拒绝接受宗主国文化的同化和浸淫,坚持自己的母国文化,这也是早期唐人街的文化身份认同,即全盘接受中国文化,抵制西方主流文化,即本文所指的“落叶归根顺从型”身份认同基本范式。

二、落地生根排斥型(第一代移民后代)

与第一代华裔移民对中华文化所持的肯定态度截然不同的是他们的后代,他们极力排斥自己的母国文化而全盘接美国文化。

对于那些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华裔而言,他们与中国有着较少的文化和情感维系,再加上美国是一个文化熔炉,奉行白人至上的民族理念,尤其是对东方人的刻板印象以及白人自主构建的“东方主义”,使第一代华人移民的后代极为排斥自己的母国文化和中国人身份。美国是文化熔炉,并非“火锅”,奉行的是白人优越论。因此,少数族裔不可避免地要被美国主流文化所同化,它不仅是文化同化,甚至是心理同化和意识形态同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二代华裔虽然相貌特征与第一代华人移民并无多大区别,但他们从小深受美国主流文化的浸淫,所以对于美国的熟悉程度要远多于对中国的了解,因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们就被称为‘外表是华人,内里是美国人’的‘香蕉人’:认同美国身份而极度排斥中国身份。”

在汤婷婷的《女勇士》中,不难发现她对中华文化的极端厌恶与仇恨,同时又将WASP文化奉为圭臬的意图跃然纸上。

故事开篇:“你不能把我要跟你讲的话,我妈妈说,告诉任何人。”汤婷婷开门见山,直接揭露母亲勇兰对她犯下的“罪行”。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有严格的纲常伦理制度: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汤婷婷的母亲勇兰正是按照这一父权命令让年幼的汤处于噤声状态。而这种非人道的行为与美国所奉行的民主、自由、平等理念是完全相悖的。汤婷婷非但没有“闭嘴”,反而把无名姑姑的悲惨遭遇公之于众,这早已逾越了男权社会所能容忍的阀限,因为男性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女性的义务就是服从和再服从,没有任何反驳的话语权,更没有自我授权的可能性,因为她们生活在“厌女症”泛滥的时代。作为女性,“她逆来顺受惯了”。而女勇士汤婷婷打破了这种沉默,足以证明她对美国民主自由的认同,这同样也是她对认同美国人身份的一个文化表征。

其次,汤对于男权社会的解构与重构也表明她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作为其创作支撑。“汤婷婷通过五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故事建构了五个鲜活独立的、坚强的华裔女性形象,然而其中的男性形象却被弱化为女性的陪衬者和‘他者’。”

再者,她本人在一次访谈中也直言不讳地承认她是美国人,她写的就是美国故事。特别是,当涉及有关亚裔美国人的界定时的那次采访,汤婷婷在《美国评论者的文化误读》一文中说:“我一直在想,我们应该把‘华裔美国人’(Chinese-American)中间的连字符去掉,因为连字符使得两边的词有同等分量,就像連接两个名词一样。似乎华裔美国人有双重国籍,而这在当今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这个连字符‘华裔的’是形容词,而‘美国人’是名词,华裔美国人就成了美国人中的一种。”

这也是为什么赵建秀等人在编写《阿咦!亚裔美国作家选集》时首先将汤婷婷、谭恩美、黄玉雪等华裔作家排除在外的原因。

赵建秀一等人认为这些作家:“自觉成为白人意义上的美国人, 而且按照善良、忠诚、谦恭、顺从、守法和有修养的刻板形象,如愿以偿地成了‘华裔美国人’”,并且认为他们缺少亚裔美国感性。他们还皈依基督教,写自传,已经被完全“美国化”,是不可辩驳地伪华裔作家。

正如汤的《女勇士》、谭恩美的《喜福会》:描述了四对母女之间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以及女儿对中华文化的排斥和不满,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完全为了迎合白人的东方主义审美情趣而撰写的,以及黄玉雪的《华女阿五》等作品都可视为迎合美国白人读者的异国风情口味而撰写的。特别是第一位华裔作家刘裔昌的《虎父虎子》就是这种第二代认同美国人身份的典型代表,为了不遗余力地融入美国社会,他不惜否定自我,否定自己的华人族裔身份。正如他在书中所认为的那样:“我将要开始一个崭新的、辉煌的活动——教育大熔炉,他可以使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美国人”,甚至还幻想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美国总统。

华裔男作家李健孙也同样奉美国文化为圭臬,在作品《支那崽》中,他父亲和“他”重复再三的话:“我们是美国人。”其姊妹篇《荣誉与责任》,反复强调的则是:“我们是要爬上美国之梯。”

由此看来,第一代移民的后代对美国身份情有独钟,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对传统中华文化中的糟粕表现出极大地厌恶和不满,而对美国主流文化给予极大的偏爱。他们渴望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而不惜贬低自己的母国文化。第一代华裔移民的后代对其身份的认同是将自己定位成纯正的美国人,而并非中国人,即本文所称的落地生根排斥型身份认同基本范式。

三、中西合璧反省型(移民后代)

王宁认为:“文化身份,又可译作文化认同,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主要考察那些在明显不同的历史文化设定的裂缝之间漂移运动的主体——移民、亚文化成员、边缘群体、在全球化中经历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所必须面临的生活重建经验。”

华裔美国人作为边缘群体、他者和边界闯入者,要想在美国生根发芽,摆脱浮萍人的命运,就必须要打破白人对华人所自主建构的东方主义扭曲形象。美国社会对华人形象的伪造,正如对非裔形象扭曲的那般:愚忠的保姆、淫荡的妓女、神秘的魔法女、可怕的性欲。

因此,华裔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威逼利诱下,必须要像黑人一样打破固有的人为建构的刻板印象,找回失去的“声音”。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揭露非裔美国人的独特心理,这种心理也同样适用于美国华裔。正如Amy Ling所提出的“世界之间”和霍米巴巴所提出的“第三空间”:少数族裔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去重新思考他们的文化身份和性属选择。“他们”既不可能作为完整的中国人生活在美国,又不可能完全的成为美国人被主流文化所全盘接受,他们是文化边际闯入者,而“华裔美国人”身份便成了万全之策,成为少数族裔在美生存的法宝。

对于第一代移民的后代来说:单单选择中国身份或美国身份都不太现实。

一方面,出生和成长在美国,他们只能想象父母所提及的中国,认同中国文化传统中好的方面;另一方面,虽是美国公民,但中国人的体貌特征又很难让他们在真正意义上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因此,只有从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创造出一种既能表达他们身处“两个世界之间”的艰难境地、又能让他们觉得有强烈归属感的华裔美国文化,即学者所认同的“混合身份”。族裔认同没有内在的、固定的含义,总是“滑动的”“漂浮的”。也就是说身份不是本质论的,也不是构成论的,而是策略的本质主义的。

在创造华裔美国文化的进程中,他们也逐渐建构起了他们独特的族裔身份,这种身份是中美两种文化杂交的产物。“这种杂化并不是简单地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而是华裔在与美国霸权文化话语斗争的过程中对中美两种文化进行部分地继承、部分地修改、部分地创造出来的”,是东西方文化不断交流对话的结果。

这种身份认同范式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伍慧明的《骨》:主人公莱拉在书中扮演着调节者的功用。一方面,她要学会如何处理与作为“契纸儿子”的利昂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不失时机地调和妹妹妮娜与利昂和母亲之间水火不容的矛盾。

利昂和母亲虽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摒弃,如,“利昂让我别在意别人怎么说。别人说那是嫉妒,他在空中挥着手说,五个儿子也抵不上一个好女儿。”显然,父亲早已经完全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家庭纲常伦理,但利昂却对中国有着割舍不断的家国情怀:“死人总比活人多,那些中国人究竟都埋在哪儿了。”利昂毕生的心愿就是将其契纸父亲的遗骨带回中国埋葬,因为中国人始终被落叶归根的思想所牵绊。而“我”则成了替父亲利昂实现心愿的接班人:“怎样才能将遗骨取回去呢?找不到父亲的坟墓是很可耻的,即使他并不是你的亲生父亲。”莱拉一方面践行中国文化摆脱不了母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在美国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在中国家庭和公共场合之间展示着两张不同的人格面具。在家里,她对利昂和母亲几乎是“唯命是从”,而另一方面与他父亲在白人社会面前表现如出一辙:“对身穿制服的人,甚至对陵墓安全警卫这类穿制服得人,心里都怀着恐惧和尊敬的奇怪感情。”她正是凭借这种生存策略——妥协、杂化才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她的这种身份认同受到诸多华裔作家青睐。

汤婷婷的《孙行者》便是一个成功范例。主人公阿新在小说的开头就声称:“我确实是美猴王在当今美国的化身。”他凭借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不停地变换着角色。阿新这种杂化的、漂泊不定的族裔身份特质正是汤本人采取的身份杂化策略。

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也提供了更好的例证;主要描述了拉尔夫、特丽萨和海伦三人在美经历及他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思考和再思考。她的另一小说《莫娜在应允之地》中的主人公莫娜不断更换属性,就像换发型一样频繁。

再如黄哲伦的作品所一直探寻的主题就是:“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多样性,从‘混杂身份认同’‘流动身份认同’到‘融合身份认同’‘超越身份认同’。”这都说明了他们的杂化生存策略。

作为华美文学的开山鼻祖水仙花也同样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因为两种文化对她而言是撕裂的。对此她曾坦诚做了如下自白:“我不能向我的父母袒露心声。他们不会理解的。他们怎么会理解呢?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中国人。我和他们都不一样,一个奇怪的人,尽管我是他们的亲骨肉。”从她的短篇小说来看,她的杂交身份常常让她无所适从,一方面她既不被华人社会所全盘接受,另一方面又要受到白人社会的歧视和无情排斥。

因此,在这种艰难的境遇下,她以一种惊人的勇气强调了自己的桥梁作用:“终究我是不具有民族性的,也不必焦虑地把自己归属于哪个民族。个性高于民族性……我把我的右手交给西方,我的左手交给东方,希望他们不要彻底毁掉在他们之间的这条无足轻重的连接线。”

由此,全盘否定东方或者西方文化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二者兼而有之,形成一个新的文化认同,才能获得暂时性的稳定身份。从早期第一代移民的落叶归根顺从型身份认同,再到其后代的落地生根排斥型身份认同,一直到如今的中西合璧反省型身份认同,他们中的许多作家经历着身份认同的流变。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时期也许会有不同的文化身份认同,这是他们生存的策略,他们要不断地书写人格面具,不停地变换着角色。身份并非稳定不变的,正如霍尔所说:“不要把身份看作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在外部构成的再现。”这种杂交身份是他们身份不断流变的结果。

随着不同时期政治和社会气候的不同,他们也必须不停地变换着自我的身份认同。无论是身处哪一时代的华裔作家,都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惑,在他们的作品中也都反映出对这种困惑的思考,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叙述视角及语言风格来进行自我定位,从民族到身份認同具有流动性的视角都折射出美国华裔作家越来越能够驾驭超出种族、肤色、文化冲突,超出身份认同的更广泛的普遍性主题。

四、结语

本文基于不同时期华裔对身份的认同为切入点,简要梳理不同时期华裔的自我身份认同范式。“身份认同,是移民在寻求合法居留权身份之外,试图建构的另一种文化身份。”身份因具有流动性使得华裔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也会因外界经济政治气候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地缘政治感、自我归属感、国别差异、等诸多因素均会造成身份认同有意或无意的凸显性流变。华裔是众多散居族裔中的一类,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困苦挣扎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经历了对自我身份的迷茫、文化冲突的压力、价值观念的失落到重新定位自己、寻找自我的身份、寻求文化沟通的途径到在觉醒的过程。”

华裔族群身份问题是华裔文学经久不衰的文学母题,也催生出一代代优秀的弄潮儿为之不停探索。从探求本真的华裔身份到建构杂交型身份,再到追寻身份的流动,所采取的叙述策略由臣服到愤慨再到婉讽,可以说华裔美国文学一路走来都在不断加深对身份问题的思考。华裔文学作家因其身份的流动性反作用于华裔文学,催动华美文学不断向新的路径发展,为其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可以说,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一直在路上,而华裔作家乃至所有华裔,会因身份问题而长久活跃于美国亚裔文坛。

参考文献:

[1]Chin, Frank. 1991.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Asian American Writers. New York: Mentor.

[2]Sui Sin Far.1995. Mrs Spring Fragrance and Other Writings.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3]徐颖果.美国华裔的族裔身份与中国文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57-161.

[4]李健孙.荣誉与责任[M].王光林,叶兴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张利娟.试析汤婷婷《女勇士》中男性人物的“男性气质隐退”现象[J].海外英语,2020,(5):207-208.

[6]李健孙.支那崽[M].王光林,张校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7]王宁.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J].外国文学,1999,(4):48-51.

[8]伍慧明.骨[M].陆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9]苏芹.文化记忆视角下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身份建构[J].戏剧文学,2019,(7):114-120.

[10]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王琦.斐济作家皮莱依《庆典》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J].外国文学,2021,(1):136-144.

[12]卢华.身份的建构:解读华裔美国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身份建构流动性
美联储缩表、全球流动性与中国资产配置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互相关关系研究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影响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影响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新媒介环境下网民集体认同感的自我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