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理念下的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组织策略

2021-11-22 03:24钟美玲
名师在线 2021年7期
关键词:创设运动材料

钟美玲

(福建省厦门海沧实验幼儿园,福建厦门 361100)

引 言

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悦·动”理念源于斯宾塞快乐教育法与蔡元培先生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1]斯宾塞认为,让孩子在快乐状态下学习是更有效的,孩子应每天都有一点快乐的运动。蔡元培先生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而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因此,运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悦·动”课程理念的内涵

“悦·动”的“悦”即“愉悦”,有快乐、乐意之意,即幼儿在运动中,能拥有愉悦的情绪,快乐的体验。“动”即“运动”,有活动、灵动之意;“悦·动”即是快乐运动,灵动发展,因“悦”而“动”,因“动”而“悦”,“悦”“动”相促。该运动理念旨在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培养幼儿的运动习惯,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融娱乐、趣味、竞赛等运动中,不仅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还能促进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室内运动游戏也是秉承着“悦·动”理念组织实施的。

二、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的组织策略

《学龄前儿童(3~6 岁)运动指南》指出:“幼儿每天应进行至少120 分钟的户外活动,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减少运动总量。”在特殊天气里,室内运动是对幼儿户外运动活动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幼儿园秉承着“以快乐为先,以游戏为本,以运动为主”原则,创设三维立体、安全适宜的室内运动环境,妙用简单多元材料,引导幼儿快乐游戏、互动挑战室内运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相关的组织策略。

(一)环境三维立体,全方位挖掘运动功能

要创设三维立体适宜室内运动的环境,教师必须对幼儿园现有环境资源进行挖掘,利用走廊、过道、教室、寝室、大厅、架空层、幼儿专用功能室等场所优势,全方位地满足幼儿走、跑、跳、平衡、投掷、攀爬、悬挂等运动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墙面设置云梯组合挑战区、攀爬区、滑翔布道区、投掷区等,利用吊顶上空设置晃荡区、移动投掷区等,利用室内的地面设置平衡挑战区、跳跃区、球区、钻爬区等。因此,幼儿园室内运动游戏环境,是从平面到立体,从单维到多维的三维立体环境,全方位地挖掘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运动功能,能有效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材料简便多元,全利用发挥运动价值

运动材料是提升幼儿运动能力的必需品。室内的运动材料可以将室内的桌子、椅子、橱子、地垫等物品全部利用起来,再加以小巧轻便的器械材料,如圈、纸箱等,引导幼儿积极运动,充分发挥材料的运动价值。

室内运动材料要就地取材,如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桌子、椅子、橱子、地垫等室内材料,引导幼儿进行钻爬、撑爬、跳跃、走、平衡、滚翻等游戏;还可以广泛利用小巧轻便、多元的材料,如圈、绳、奶粉罐、纸盒、纸箱等低结构材料,引导幼儿自由自主地组合、创想出多种玩法,引发幼儿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等。此外,教师还要关注运动材料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全方位地运用材料,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

(三)游戏趣味挑战,全过程提升运动能力

三维立体的室内运动环境,简便多元的室内运动材料,为幼儿室内运动游戏夯实了物质基础,那么怎样组织室内运动游戏呢?在室内运动中,不是让幼儿进行机械的动作练习,而是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趣味的运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基本动作,提升运动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设运动游戏情境,巧用竞技游戏活动,让运动变得更有趣、更有挑战性、更有效。

1.创设情境,让运动更有趣

赋予室内运动游戏情境,能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我园通过室内运动情境游戏的串联,让运动更有趣味性。例如,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消防战士演练场”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幼儿扮演“消防员”,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热身运动,随即钻爬过“桌子隧道”,穿过“椅子平衡桥”,跨跳过“呼啦圈雷区”,攀登“攀爬墙”,取下红旗,回到营地。这样的运动情境,不仅涉及跳、钻爬、攀爬、平衡等各种运动技能,还能有效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更能是让幼儿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2.多方支持,让运动更自主

原先的运动游戏都是教师主导,活动的材料等均是由教师设置摆放好的,这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限。而实际上,幼儿才是运动的主人,教师不仅要给予其环境材料上的支持,还要引导他们充分进行自主游戏。教师可以和中班、大班幼儿一起创设室内运动游戏情境,引导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运动内容,自主选择一些低结构、可组合变化的材料,自主探究运动方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室内运动游戏。例如,在跳跃区跳房子、跳竹竿、跳圈等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决定游戏内容,让他们在室内运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创造。

3.加强监测,让运动更有效

室内运动游戏的规则,以及幼儿的运动情绪、运动自主性、运动品质、运动动作、运动能力等也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观察。但是,幼儿在室内运动的过程中的运动强度、心肺功能是较难通过教师肉眼观察到的。于是,我园运用幼儿运动手环,科学监测幼儿的运动量、心肺功能等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了解幼儿运动强度、运动密度及达标率,科学、全面、客观、综合地监测幼儿运动强度和运动能力。这有利于教师反思室内运动游戏项目设置、材料投放、组织形式是否适宜,进而进行及时调整与改进。在室内运动游戏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还要有效利用手环监测运动强度,全过程地跟进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让幼儿室内运动更有效。

总之,室内运动游戏包含运动前的检查、热身运动、器械搭建、幼儿自主选区、运动游戏进行、运动中检查与协助、整理器械、放松运动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的室内运动游戏要有趣,要有挑战性,同时教师还要不断观察分析推进指导幼儿运动,如此才能全过程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让室内运动更有效。

(四)三位一体模式,全面性保障运动安全

室内运动场地是比较狭小的,所以运动安全极其重要。教师要丰富幼儿自我安全防护的经验,引导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当然幼儿的年龄尚小,自我保护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室内运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两教一保”三位一体的保教模式,全面性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两教一保要明确职责,合理分配站位,清晰工作要点,尽量关注到每位幼儿。教师对运动的一些要求和指导是比较到位的,所以涉及幼儿的运动技巧时,需要进行专业的指导和保护,做到定点定位。例如,一些需要关注到运动安全的地方,需要照料幼儿安全的,就需要保育员定点定位。保教三人定点定位的观察,要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并及时排除;要观察幼儿遵守运动规则的情况;要观察幼儿使用室内运动器械材料的情况;要观察幼儿运动情况等。这样“三位一体”的保教模式,不仅能观察幼儿运动全过程,及时给予幼儿指导与帮助,还能全面性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结 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室内运动是对幼儿户外运动活动的一种补充和延续。要想有效组织开展室内运动游戏,教师不仅要合理规划室内运动环境,巧妙利用室内运动材料,还要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情境,设计有层次的运动游戏项目,从而引导幼儿快乐、自主地参与互动和挑战,教师更要观察了解幼儿的运动情况,进而不断调整反思实践,提高室内运动游戏的有效性,使幼儿园的运动课程日趋完善。

猜你喜欢
创设运动材料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可爱的小瓢虫
不正经运动范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材料
摇摇鹅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赠送折纸材料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