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的视角浅谈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2021-11-22 06:52盛亚洲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灌篮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校园体育

盛亚洲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研究依据

体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下,体育文化正日益成为新风口、新赛道。很多学者对体育文化提出了不同解释,旨在丰富体育文化的内涵,解释体育文化的内容。高等学校是文化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场所,加强高等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为健康培养学生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工作聚焦“十三五”规划发展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丰富体育文化表达方式,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前进。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活力和意义,在推动校园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以健身、娱乐、探险等多种文化形态展现,而且将其活力注入心理健康、精神追求之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紧扣时代变化,顺应时代需求的发展路径。

二、研究现状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体育文化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地位,并在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周爱光,宋亨国在《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中提出“体育文化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现象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在论文中从多个角度解释了体育文化的内涵,并且对体育文化概念的外延做了补充。他指出“体育文化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客观表现;体育文化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表现”等主要观点。陈媛媛、马小平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提出“高校体育是生产和传播体育文化的中转站,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同时从六个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最后提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建设等观点。龚德贵,毛治和,吴步阳在《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中指出“体育文化不应是对体育科学或体育社会现象的简单概括,不应是一个学科群的概念,而是以体育意识为其研究对象,以揭示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选择趋向对体育演进的影响为其研究目的,综合了全部体育内容的一个广义的概念,介于文化与体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对体育文化概念进行解析,同时分别从加强媒体宣传力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体育知识讲座;组织观摩体育比赛;加强学校运动建设等措施论述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三、研究内容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利用身体进行活动以改造客观事物、在调节自身、在协调群体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生活风格和民族形式。从宏观上来看,体育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将身体活动转换成一种具体表现,来获得认可,形成具有特定意义和价值的文化。从狭义上来讲,体育文化是将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赋予一种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出的一种文化活动。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在相互影响、融合、渗透中不断形成的一种文化内容,它在学校特色、时代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下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和价值。从内容上来讲,主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环境、体育教学以及体育价值观念等。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和文化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已逐步被重视,利用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抓好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高校体育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

1.高校体育文化促进体育精神的形成

党的十九大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校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体育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劲力量,体育文化价值观的表现就是体育精神。高校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通过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体育精神的养成至关重要,强身健体是根本,精神引领是核心。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促进体育精神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从国家层次上来说,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弘扬当代体育精神,以提高综合体育实力,为祖国争取更多的荣誉,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正能量;从社会层面来讲,体育精神引领社会大众更多的参与体育锻炼,形成举国体制,增强社会大众的身体素质,在追求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时,提高精神层面的满足;从学校层面来讲,体育精神激发学生敢于拼搏,乐于奋斗的动力,鼓励学生向着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方向努力。高校体育文化促进体育精神的养成,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发扬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当下高校学生的使命。

2.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要顺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将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融入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的内容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去运动,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通过身体活动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相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够让人体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用来滋养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利用运动做出的改变是一种特定的方式。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焦虑、紧张和抑郁等情绪,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心理作用效果不同,无论是比赛、锻炼还是一般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不断地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阳光体育文化中,是落实“以生为本”的重要举措。

3.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讲好体育故事,做好体育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让高校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在体育竞赛中,学生要按照规则完成活动,不断地刷新纪录和超越自我,强化学生的规矩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奥运冠军事迹宣传中,讲好冠军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在素质拓展中,通过完成设定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团队配合的主动意识;在体育课学习中,培养学生达成目标的成就感等。开展好体育文化建设,以正确的行动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品质,夯实学生的思想基础,以增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加快体育文化人才培养

高校教育要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制定跟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体育文化发展规划,在课程设置上着重提出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落实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在课程内容上要突出体育文化的价值,通过合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价值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并从中获取知识、技能、素质以及参与感。同时,相应的开设体育新闻以及体育营养等选修课,让更多的体育文化融入学生高等教育之中,从而推动体育文化建设的新方向。除此之外,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将授课内容以活泼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将体育文化以具体的行为要求影响学生。在高校体育研究项目中,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方向的研究,通过科研工作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

2.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宣传体育文化

高校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丰富和创新形式,推动体育文化在校园的传播。为扩大体育活动的影响力,主办方除了做好主体赛事的组织和运行外,还应突出体现体育活动的文化功能,注重体育活动开闭幕式的内容和仪式感。另外,在体育活动中举办体育报道、体育摄影、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等展览,增强参与者和观赏者的互动,进一步突出体育活动的校园价值和文化功能。因此,学校除常规教学外,可鼓励学生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加深对体育精神的认知和体验,对学生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

3.夯实宣传工作,加强体育文化阵地建设

发挥高校宣传平台,有力打造体育文化阵地,进一步将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在网络平台上的发展。高校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应该挖掘跟学校特色相关的体育文化,鼓励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加强科技支持,打造“校园体育好故事”。给予承担体育教育的学院资金支持,建立体育文化体验馆,通过AR、VR等科技技术让更多的师生员工参与进去,感受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文化的渲染。在高水平的体育院校,可以设立体育名人馆,将其档案和重大赛事成绩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可以制作一些健身视频提供给在家隔离的师生,通过科学的锻炼来增强免疫力和自身体质。然后通过转发视频促进体育文化的宣传。

高校体育文化需要协同支持和配合,高校职能部门要给予支持,抓好体育文化建设,完善体育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无论在任何时候,体育文化都应该被重视,它应该融入高校教育当中,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高校体育文化应该以一种健康、活跃的姿态向前发展。要从“以生为本”的视角度去审视体育文化,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培养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体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校园体育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们的“体育梦”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