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情境 增效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

2021-11-22 06:52张彧新疆和田市伊里其乡托万阿热勒小学
灌篮 2021年2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趣味性教学活动

张彧 新疆和田市伊里其乡托万阿热勒小学

目前,各种娱乐设施、手机电脑充斥着小学生的生活,加之小学生在学习文化学科时会面临比较繁重的课业负担,造成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自主性过于匮乏,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健康,也对意志力、协调力的养成造成负面影响。面对此种现象,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关注体育教学的改革及创新工作,以趣味性、丰富性的课堂情境,来吸引更多小学生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以此来掌握更为广泛的体育知识,实现体育水平的提高、健康体魄的养成与体育精神的树立,且在运动中保持肢体的协调、耐力的强化,为日后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发挥理想的促进效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期间,必须要对传统较为乏味、枯燥的教学模式予以摒弃,通过多彩、丰富、有趣的课堂情境的运用,从而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愉悦、轻松且生动的体育运动氛围,从而吸引并激励更多的小学生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实现体育视野的开拓,并且对学习体育的认知起到良好的增进作用。特别是教师应该对一些内容丰富、形式有趣的课堂情境加以运用,以此来实现小学生体育运动自觉性以及积极性的强化,进而对更广泛、更全面的体育技巧、体育知识有所理解与掌握,全身心投入之体育运用当中,对体育的魅力以及学习体育知识的乐趣有真切的感受[1]。除此以外,教师通过为小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在情境中为其展现更多细微的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小学生直观性的观察,并与自身的动作相对比,更为全面的掌握动作要领,规范且改正自身错误的动作,从而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二)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喜爱自由、好动活泼是小学时段小学生普遍具备的天性,同时,绝大多数的体育课程都是在室外展开教学的,存在较高的实践性,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秩序的维护以及掌控课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教师同小学生的心理及学习需求密切关联,有机融合其体能素质、性格、爱好与兴趣,针对课堂情境做出强化设计,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化、科学化整合,进而达成小学生注意力的充分聚集,确保其能够在轻松且愉快的情境氛围下,充满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保持饱满的学习态度,在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中,对体育运动的乐趣有真切的感悟,进而实现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切实提高[2]。

(三)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

小学生每日需要完成许多的功课,存在过重的学习压力,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会有心灵难以放松、不堪重负的感受。而此时,若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情境当中,可以实现其压力的有效释放,对小学生负性情绪予以充分缓解。除此以外,通过参与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为小学生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对其身心健康起到有益的协助作用,小学生通过在情境中学习、运动,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且提高心理压力承受能力。由此可见,创设体育课堂情境,能够为塑造小学生优良的精神素养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的对策

(一)创设趣味性情境

面对日常比较繁重的学业,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持续加重,此时,多数的小学生会希望通过体育运动来达成身心舒缓的目标。而在实施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情境,保障教学能够实现丰富性以及趣味性的增添,保障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并对体育知识做出“潜移默化”的掌握[3]。由此可见,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高度关注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情境,经过合理化、科学化设计情境,保障小学生在其中可以获取一定的体验。例如:针对“足球”相关知识予以讲解传授前,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踩影子”的趣味性情境,并且组织小学生在草场中互相追赶同伴的影子,此时,小学生能够在嬉戏追逐过程中,充满乐趣,产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随后,教师再引入教学的内容,如通过追、跑,来掌握“传球”“运球”等知识,并且在趣味性的情境活动下,可以实现小学生运动能力以及肢体协调能力的充分培养,并且针对足球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及掌握。

(二)创设竞赛性情境

通常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创设出竞赛性的情境,促使能够充分调动起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致,也能够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参与到体育运动的行列之中[4]。例如:在开展有关“篮球”的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在针对“篮球”相关知识予以讲解传授之后,可以在课堂中采取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播放NBA等篮球比赛的视频,在观看视频以后,划分班级中的小学生为诸多个小组,要求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竞赛。如教师可以提出疑问:“在比赛中该名运动员运用到了何种技巧?”“如果运用此种技巧,那么团队能够赢得多少分?”等,随后要求各个小组通过竞赛的方式,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回答正确、抢答次数最多的小组给予奖励。各个小组在竞赛情境中,能够充分反映掌握篮球知识的真实状况,同样也实现小学生篮球知识持续学习兴致的提高。再例如:开展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开展篮球竞赛,且在结束比赛以后,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在比赛中都采取了何种技巧,在篮球比赛中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等。通过采取此种方法,能够确保小学生深入挖掘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且达成“寓教于乐”的目标,保障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在趣味性、互动性、丰富性的环境下进行,促使所有的小学生均可以积极加入体育运动、体育知识的学习中,并且在竞赛性的情境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肢体协调能力。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

在我国,存在许多的游戏,这些游戏要求参与者做出跑、跳、追等各种体育动作,是培养运动能力极为关键的素材。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并挖掘一些具备体育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为小学生创设出游戏性的课堂情境,并且组织引导小学生加入其中,在游戏情境下,实现养成健康体魄、培养综合素质、掌握体育知识等目标,为小学生日后在体育方面的良好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功效[5]。例如:针对“奔跑”等知识予以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情境,且在情境活动之前,告知小学生如何在奔跑前正确发力,以及加速技巧、追逐技巧等知识,促使小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与奔跑相关的技巧。另外,在游戏情境中,教师还可以对所有小学生的真实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如果发现有小学生出现没有遵守规则的情况,则应该立刻暂停游戏,并且向此名小学生详细说明“公平游戏”的必要性,以此来保障小学生能够对遵守规则有充分意识。除此以外,经过此种游戏情境,扮演“母鸡”角色的小学生可以知晓团结协作以及保护他人的重要性,进而在情境活动下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扮演“老鹰”角色的小学生,可以在“抓捕”期间,养成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扮演“小鸡”角色的小学生,可以在躲避期间,养成良好的应变能力。可以说,教师通过创设游戏性的课堂情境,不仅能够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能够确保所有小学生均在其中有所受益,得到一些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掌握,强化运动能力、思想意识,为日后的健康成长做出有力的保障。

(四)创设音乐性情境

小学生是否能够自觉性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兴趣属于首要的前提。在以往开展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时,教师普遍认为音乐与体育之间并无太大的关联性,因此,并没有对跌宕起伏的音乐作品在激发体育意识方面起到的作用有高度的重视,导致小学生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致[6]。面对此种现象,教师应该积极改革教学形式,重视音乐性情境的创设,通过选取一些同体育相关的音乐作品,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环境,并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树立起学习音乐知识、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班级中的小学生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感知乐曲的激荡起伏,随后,教师告知小学生:“在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并站到颁奖台时,往往都会播放此首音乐作品,来体现运动员的体育精神与见证运动员辛苦后的收获。”此时,小学生能够通过情感共鸣的激发,对体育运动产生崇高的感受,进而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致,渴望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取良好的体育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小学的体育学科教学工作期间,应用课堂情境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未来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必然趋势,同样,也是增添体育教学丰富性、趣味性的重要途径,能够吸引更多小学生参与至体育运动的行列当中,并且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掌握更充分全面的体育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体能、身体素质、意志力与协调力,且在情境中实现品质素养的养成,达成未来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趣味性教学活动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体育运动
以画之名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趣味几何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