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塑魂”助力乡镇供电所管理提升

2021-11-22 06:52万浬陈湘涛成志威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娄底供电分公司
灌篮 2021年25期
关键词:供电所供电乡镇

万浬 陈湘涛 成志威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娄底供电分公司

乡镇供电所直接服务于乡镇地区,为乡镇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电力保障,满足乡镇地区对于电能的需求。乡镇供电所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供电质量。近些年来,乡镇地区电力体制改革也在同步推进,不断深入,供电管理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管理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供电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对乡镇供电所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为乡镇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一、乡镇供电所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农电人员老龄化严重

目前公司供电服务职工平均年龄45.5岁,中青年员工数量较少,许多年龄较大的员工因身体机能下降、疾病等原因,出现对现有工作模式、业务类型和岗位能力的适应性问题。同时,农电队伍在不同年龄段的员工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50岁及以上的员工数量最多,未来几年内将有大批工作经验丰富、技术技能熟练的老员工退休。40岁及以下的员工不多,在青年员工经验、技术水平稍逊的情况下,青年员工数量不足更易造成人力资源紧缺问题的产生。

(二)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原先,公司各供电所的绩效考核多采用均摊制,不同程度存在吃“大锅饭”现象,且工分记录没有统一规范标准,作用发挥不明显,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大。绩效考核无法有效体现工作业绩的优劣,从而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且员工倾向于到工作量相对较少的供电所工作。随着电能替代、充电桩建设、“互联网+”等新型业务的推广,对员工学习新业务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员工不愿学习新事物,担心多学多做多错,技能水平提升幅度有限。

(三)供电所人员配置不均衡

在绩效工资平均分配的模式下,各供电所之间出现人员配置不均衡的情况,有的供电所设备多人员不足,有的供电所设备少人员过剩,但不论工作量的多少,员工的绩效工资都差不太多,员工自然倾向于在工作量相对较少的供电所工作,主观上对轮岗、调动等安排心存排斥,不利于人力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四)其他方面的不足

近年来,节能减排、节约用电成为新要求。但是乡镇地区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尚未完全适应这种变化,有一些乡镇供电所仍然固守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农网线路设备维护不到位,供电服务质量不高。如夏季用电高峰期限电,影响客户大功率电器使用;线路停电、限电时不能够及时通知到居民,以及供电故障处理不及时等,影响群众对供电质量的满意度。乡镇供电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晰,工作人员普遍认为自身任务是“保证正常供电、及时解决用电问题,及时进行电费结零”,出现用电问题时往往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人。在实际工作中,定时对供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落实不到位。乡镇供电所人员激励机制不完善,普遍存在工作交叉问题,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缺乏对乡镇供电所工作人员的监督、培训,导致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能够快速、高效解决供电问题,在设备管理、专业服务上都有不足。

二、“强基塑魂”助力乡镇供电所管理提升

(一)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从以往供电企业工作开展中以及事故问题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是违章现象,比如操作性违章、管理性违章等。造成此类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中并不具备较强安全意识,在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操作流程不当等情况,此类行为会引发安全事故。在此背景下,需要将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并定期做好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具体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落实中,需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自身要掌握更多安全知识,有着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中,能够结合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展开,例如,可以通过创建微信群方式,定期向群内发送有关安全的知识以及案例等,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可以通过抖音短视频方式传授安全知识,将安全知识做成短视频,这样工作人员在刷抖音过程中就可以学习知识,而且还不会感受到压力。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正确操作流程有正确认识,在工作开展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应工作标准与流程进行。此外,针对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及时进行考核,明确工作人员实际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大部分工作人员仍然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再一次的讲述,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对安全知识有全面认识。如果工作人员在安全知识学习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中表现较好,那么基层供电企业方面要适当给予奖励,为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只有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将安全隐患问题从根本上消除,要确保供电生产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违章操作就是在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在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中,还要将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作为重点,创建完善的安全生产科室、安全生产小组等,制定合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与工作标准。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对自身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肩负的责任有正确认识,各项安全生产以及管理工作都能够有专业工作人员负责,避免工作遗漏等情况出现。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强化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在未来工作开展中,能够将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促使各环节工作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二)“所与所”之间建立绩效包干机制

一是明确各所人员需求。梳理统计各供电所管辖的各类设备数量,科学建立数学模型,以设备多少折算出各所理论所需的用工人数。测算时充分考虑区域地形、管辖线路设备状况、单位面积用户数等影响因子,按一定系数进行修正,最终明确各所实际人员需求。二是明确各所绩效金额。人员需求每年测定当年不再变化后,完成测定后各所可进行人员相互调剂,根据测算所得的人数将月度绩效薪金进行包干(最终实际人数大于或小于测算人数的,月度总绩效薪金仍按测算人数计算),落实“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实现多劳多得。三是明确人员工作权责。梳理安全质量员、营销技术员、运检技术员、综合业务员等重要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厘清业务流和责任流,形成相应规章制度。开展重要岗位竞聘,差异化制订竞聘条件,进一步提升供电所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人与人”之间深化精益积分应用

将员工的月薪资按绩效奖和考核奖两部分分别进行考核,其中绩效奖由基础工分、增量工分、质量工分三部分组成,月度奖主要应用于兑现上级考核以及供电所内部对各班组的考核分解。一是明确基础工分。以员工管辖的设备总量为计分依据,体现责任包干。不断优化简化计算方式,满足科学性、合理性、实用化的要求。二是明确增量工分。开发应用“随时绩”APP,便于增量工分及时录入。梳理增量工作及积分标准16项,以班组派工为计分依据,体现多劳多得。三是明确质量工分。梳理质量考核事项27项,实现岗位、流程、业务全覆盖,以指标实绩和工作质量为计分依据,体现过程监管。

(四)健全管理机制抓实工作质效

建立“月检查通报、季考核分析、年总结评价、领导人员挂点指导”的供电所管理提升工作机制。“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工作任务均纳入供电公司大督办体系作为督办事项进行督办,按月通报督办事项进度,按季考核兑现。

(1)月检查通报。公司每月3日前汇总各专业部门供电所管理提升重点工作进度完成情况,每月8日前组织专业部门根据汇总情况对各县(支)公司供电所管理提升工作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收集各县(支)公司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提出供电所管理提升的发力点和具体措施。检查督导情况在供电公司月度工作会上进行通报。

(2)季考核分析。公司按季组织各专业部门和各县(支)公司召开供电所管理提升工作例会。对“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工作任务季度完成情况和各县(支)公司反映困难及问题的解决进度进行通报。“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按供电公司“大督办”工作体系进行评价并考核。公司每季度根据省公司通报的创示范供电所季度排名情况和各部门对供电所专业指导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并考核。

(3)年总结评价。年末全面梳理分析供电所管理提升成效,总结提升经验,且总结情况在提升工作例会上通报。根据需要对供电所管理提升方案进行动态修编,形成持续优化提升方案。根据供电所管理提升实施方案年度工作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并兑现奖惩。

(4)领导人员挂点指导。在供电公司四级领导人员(含退线领导)和职员中,综合考虑领导人员专业特长及供电所需求,选择一批责任心强、管理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领导人员到供电所进行挂点帮扶,促进供电所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挂点领导每月到供电所开展挂点联系活动不少于2次。深入供电所一线了解安全生产、农网改造、优质服务、示范供电所建设、班组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帮助供电所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供电所进行指导,参与供电所突出问题与矛盾的协调处理,促进指标提升。

(五)基于客户数据进行差异化的营销服务

供电企业必须以客户为基础形成差异化的营销服务模式。可以与征信机构合作,通过数据的共建共享以了解客户个性化诉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项目。对于信用良好的客户可以提供延伸的服务项目,如用能指导、受电设备健康检查等;对于信用不理想的客户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缩短电费结算周期、电费预收冻结等。供电企业也应发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优势,建立客户数据库,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去了解客户,完成客户全景画像的描绘,使得营销服务聚焦到客户个体,服务更精准,让不同特征的客户享受不同的业务服务,如差异化的办电服务、差异化的用电咨询服务、差异化的用电套餐推荐,以及差异化的智能家居节能指导,真正满足客户的多元诉求。

(六)提质增效精准管控

加强用户欠费风险事前管控,强化重要客户和重点行业的电费回收,高质量完成电费“清零”等。开展营销普查,用户证照治理,打击窃电和违约用电,堵漏增收等。高负损台区治理,实现精准降损等。开展09版表计集中更换,异常数据治理,提高表计采集成功率、采集覆盖率等工作。围绕“量价费损”核心指标,最终实现电价执行正确,电费核算准确,消灭高损、负损台区。

三、结语

对乡镇供电所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是电力企业所必须进行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乡镇供电所供电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对于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乡镇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乡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乡镇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应当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及时处理供电问题,以满足电力需求。

猜你喜欢
供电所供电乡镇
大型建筑照明末端线路供电距离问题探讨
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有关思考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权力能否跳出“虚化陷阱”?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