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与应对过程分析

2021-11-22 10:06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顾滢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纪检监察岗位

文/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顾滢

近几年,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全国各大高校在经济研究费用支出、招生现状、基础建设、学校产业建设、经济财务管理、干部聘用等领域和环节,产生了严重腐败问题,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文针对高校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由于高校纪检干部长期战斗在反腐第一线,长期承担高压以及超高强度的工作,进而产生腐败风气,最终会产生不良心理,影响干部素质的提高。

一、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概论

根据现阶段我国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其压力对于干部个体造成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正性压力。心理压力结构中,正性压力词汇主要来源于希腊,其字面意思为如同欣快症一般的心理感受,进而能够帮助个体产生快乐或者满意的压力体验感,同时正性压力是一种良性的挑战性体验,可以有效提升人类个体职业发展和心理成长,是一种良性的心理压力。

(二)负性压力。负性压力词汇主要来源于拉丁,其字面意思则是不和谐的心理感受,负性压力在人们个体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一种消极、负面、痛苦的心理体验感,对人类个体发展产生了阻碍和约束,并且当个体的实际需求超过自身能力水平时,其负性压力会直接对个体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和威胁,是恶性压力。

(三)中性压力。所谓的中性压力,主要指的是事件属于继发性模式的感官刺激,所以此种心理压力被认为是无关或者无所谓质量好坏的,不会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和威胁。

在我国心理学研究过程中,通常将压力源头分为四种不同种类和方向,其中包含威胁、灾难、重大生活危险、环境结构压力以及日常困扰等。如果按照事件的发展现状进行种类划分,则需要包含工作因素、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以及经济问题因素等。其中我国心理范围还包含和涉猎医学、教育、心理学、金融等相关科学,所以其研究和探索对象相对比较广泛,主要包含:学生、教育、警察、医疗工作者、运动员、基层员工等。但是关于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的研究文献和资料相对较少,加上目前我国纪检部门在反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其岗位员工需要长期战斗在岗位的第一线,承担超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内容,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比如:紧张、疲劳、心理失衡等,进而影响高校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压力现状十分严峻,为此我国针对全国各大省市的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一系列的压力评测,其中至少有60%左右的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压力感相对较大,并且自身压力整体水平也相对较高,其中77%的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压力来源于工作方面,因此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所承担的心理压力来源为大量的复杂工作。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心理压力程度分析表进行详细等级定义,其中至少50%的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承受着过度、偏激以及消极的不利心理压力,并且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急需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疏导,进而学会自我控制学习压力,并且在心理知识学习中仔细反思自身对于压力源头的反应。而至少有33%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心理压力承受程度属于中等水平,仅仅偶尔会在生活和工作种感觉出压力现象,但是并不会对自身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此种水平心理压力的高校纪检监察干部,可以适当在生活中增加运动以及其他娱乐项目活动,最终有效保证干部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在数据调查中,仅仅有16%的干部感觉心理压力相对较小,并且并不会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生活的苦闷,最终缺少应有的工作压力体验感。

对于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其心理压力源头主要来源于自我的感知程度,其压力程度主要由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学历因素、工作年限因素以及工作范围因素等共同组成,最终得出的心理压力数据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同。其中高校干部中男性工作人员,其自我压力感知能力和水平远远高于女性工作人员,加上自我感知压力能力和水平会随着年龄产生巨大变化,随着年龄的不断提高,其心理压力呈现出逐渐上升状态,但是在50岁左右,干部的自我感知压力能力开始出现下降状态,追究其原因,主要由于个人生活阅历、综合能力的不断积累,同样也与工作内容相关。

随着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年龄限制不断提升,干部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同时在高校岗位制度和安排标准环境下,大多数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主要由学校其他部门进行横向转岗,因此在实际工作流程中,需要注重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并且随着工作经验和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同样承担更加重要的工作任务,所以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岗位员工的心理压力增加。除此之外,由于高校纪检相关工作需要长时间面对检查、监督以及奖惩等负面的工作内容和事物,如果此时没有良好的心理疏导,长此以往,会加重纪检干部的心理负担。

在高校纪检部门的心理压力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干部自我感知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与自身知识水平以及学历呈现出正向比例,通常来说,岗位员工所承担的工作以及任务目标应该受到自身学历的综合影响,同时学习以及知识水平同样会影响岗位员工对于工作内容的认识和评定。如果学历相对较高,那么意味着其岗位选择机会较多,同样的岗位职责也比较复杂,最终工作任务的整体难度同样越来越大,进而加大心理压力。

第一,在纪检岗位工作过程中,其心理压力所对应的岗位级别存在着一定变量。并且其岗位级别与个人工作内容产生显著联系,比如:高校在查办个人案件和事物时,双方交流者的职位和职务级别应该相互对应,其中科级以下的基层干部主要以文字和资料记录工作为主,其岗位工作难度相对较为简单。而科级以上的中层甚至是高层干部,则需要使用谈话和问询技巧,完成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第二,在高校监察干部的心理压力测试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全新的数据计算和统计模式,进而保证外界因素变量产生统计学的基础意义,但是在实际数据调查过程中,干部的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工作年限因素以及工作范围因素等,对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没有较大的影响和实际作用。第三,根据高校干部心理压力实际数据反馈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多元回归公式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干部自身学历、自我感知压力能力以及压力源头虽然对数据没有较大作用,但是对于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总体评定具有辅助揭示作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大多数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压力感知能力和综合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反映出实际心理压力 状态。

三、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应对策略

在高校纪检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压力是思维和行动双向进行的过程,干部通过对自身压力源头进行详细感知、压力环境评定以及应对分析,进而实现整个心理压力应对,最终完成干部个体对压力应对的整体过程。所以针对高校纪检干部心理压力,学校可以借助否认逃避方式、坚持原则方式、专注流程方式、调整行为方式、情绪发泄方式以及寻求外界辅助方式等,针对心理压力有效应对。其中纪检干部应该根据自身消极心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应对策略。

高校纪检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学会承认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进而有效降低对自身能力和日常工作的期望值,进而制定详细的应对策略,而通过坚守对自身工作内容和方式的期望,能够面对自身能力的缺陷,结合岗位职责和内容,积极放弃追求完美的工作模式,促使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接受工作现实,进而调整工作观念,最终促使其作出相应系统评价。而面对工作中不同类型的压力源头,纪检干部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尤其是针对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日常工作方法,最终确定岗位定位以及实际工作方案计划,尤其在实际工作实施过程中,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所产生心理压力应该根据不同压力方向选择应对方式。

针对个人心理压力无法调节的情况,需要纪检监察干部积极调整个人心理行为,进而应对心理压力,而在个人无法针对心理压力进行转变的情况下,需要纪检监察干部积极调整自身行为应对心理压力。而一旦心理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大部分男性干部则选择适合的方式发泄自身愤怒情绪,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具有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否则会将不良情绪带到家庭和工作岗位上。而女性在强大心理压力环境下,则会选择默默承受的排解方式,但是此种方式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虽然高校纪检工作内容十分复杂,其岗位在日常运转过程中也十分紧张和忙碌,但是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面对强大的心理压力环境,仍然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纾解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由此可见,目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的心理压力整体结构水平相对不高,尤其是工作压力。与此同时,干部的心理压力水平主要在性别因素、年龄因素、学历因素以及工作年限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为此,高校针对纪检监察干部心理压力现状,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纪检监察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