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2021-11-22 10:06延边大学2019级公共管理沙明慧
办公室业务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领导者

文/延边大学2019级公共管理 沙明慧

决策,是指作出决定的方法,是决策者面对问题时想计策、做决断的一系列程序,是确定目标、搜集信息、对比选择、择优使用,最后作出判断的过程。当领导作出决策时,会对广大群众的生活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所以说,领导者决策的正确与否同我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只有充分学习科学决策的内涵、原则,认识到重要意义,才能不断提高决策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治理水平。

一、科学决策的含义

科学决策是指在正确的科学理论和客观的思维方法指导下,决策者始终能保持主观与客观规律相统一,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完善的制度机制下,利用各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和举措,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决策活动。相较于较为低级的经验决策,科学决策作为高级的决策形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现代决策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人类社会认知和实践的一大进步。

二、科学决策的主要优势

(一)从科学性方面看。经验决策本质是依靠人的经验进行决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依靠决策者的个人经历、知识、胆略、智慧等进行决断。而科学决策则根据科学的决策思维、坚持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在众多决策方案中进行最优化、最合理化选择。相较之下,科学决策更具科学性。

(二)从民主性方面看。经验决策主要特征是领导者个人或少数具有决断权的人进行决策,有些领导的决策完全是“一言堂”、家长式的方式。因此就出现了“一言三拍”式决策,即一言堂、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而科学决策则是在完善的决策机制下,集中广大群众和智囊团的意见和建议后,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领导能够按照民主、客观的方式制定出科学的、符合民意的政策。科学决策不仅能倾听群众的诉求,更能直接体现出群众利益。所以,科学决策更具民主性。

(三)从创新性方面看。经验决策者在面对需要决策的问题时,总是同以往曾经出现过的决策问题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进而对决策问题进行重复性的经验决策,缺乏创新,以静止的方式看待问题,往往会犯经验主义错误。而科学决策以充分的客观存在为依据,依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机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需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对事物发展规律得出与时俱进的判定,最终做出先进的、科学的决策。这就必然要求领导者在决策中必须要具有创新精神,不能墨守成规,举步不前。

(四)从合理性方面看。经验决策大多凭领导者个人的好恶和经验进行决断,很多时候没有什么合理性。而科学决策规定了一整套程序,一般都经过发现问题、订立目标、搜集信息、研究分析、客观评价、群策群议、拟订方案、选优决断等步骤,通过具体的工具和方法,将决策做到合理、最优。所以,科学决策更具合理性。

三、科学决策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确定原则。确定目标是所有想要做成某件事的先决条件,同样是任何一项决策的第一步。因此,当决策者面对决策问题时,首先要确定一个符合客观实际,且较为合理的目标,在决策的过程中,不断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发展,决策内容才能更加接近现实。目标确定原则可使决策更有方向性,使整个决策更有目的性、更具有效率性。

(二)可行性原则。领导者在决策时,必须全盘考虑,要具有大局意识、全局战略,保持客观正确的思维,研判决策的可行性。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尊重客观事实,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审慎地进行决策活动。决不能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只夸大片面需要,而不全盘考虑;同样不能只强调有利的一面,而不正视不足的一面。

(三)对比择优原则。选优择优是决策的本质,即在若干有价值的方案中选出最优的一个或最合理最满意的一个。所谓最优的或比较满意的,应该是最具有可行性的。而最具有可行性的,就是最合理的、最符合决策对象实际情况的。实行对比择优原则,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四)民主决策原则。与经验决策相比,科学决策最大的优势是建立完整的决策体制,依靠集体的智慧,实行决策的民主化。民主决策就是在听取各方意见和利益诉求的情况下,按照民主的程序,汇聚各方智慧,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就是要让群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了解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依靠智囊团队充分论证各方意见,确保领导者科学决策。所以说,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核心内容。

四、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其中“出主意”是制定方针政策,是确定工作的方向。1978年12月,胜利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一伟大决策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这一划时代的科学决策,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了我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香港等问题的重大决策,为我国的和平统一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范本。邓小平同志的这一科学决策,为之后解决澳门问题也发挥了积极指导作用,在今后解决台湾问题上也留下了宝贵的可行性方案。以上的伟大事例足以体现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五、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建议

邓小平同志多次在人才理论中强调建设高素质干部的重要性。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根据环境和任务变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历史和实践证明,科学决策对党的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决策是我党自我革新的一种动力,也是我党长期治国理政需要重点建设的一项任务。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要牢固树立决策的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新时代领导干部更要具有高瞻远瞩、谋一域必先谋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科学决策,首先要有战略眼光,看得远、想得深”。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时要始终树立战略观、大局观,要把本职工作置身于全党、全社会的事业发展大局当中,既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更为大局贡献力量、添砖加瓦。只有具有这种大局意识、战略性眼光,才能更好地对国家事业、人民诉求做到科学决策。

(二)坚持求真务实和调查研究。决策是领导在工作、活动和治国理政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责,科学决策又是决策的重中之重。科学决策是在真实、客观的前提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只有以真实客观的事实为依据,才能保证科学决策的准确性。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根本要求,要加大调研力度,做到更深、更广、更全面,为科学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支撑和数据 保障。

(三)提高民主决策水平是核心。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民主决策在科学决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民主决策是践行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理论的重要体现。民主决策能够科学合理地带动事物发展,能够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物质文明不断提高和精神文明长足进步。领导干部在决策中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畅通百姓诉求通道,积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才能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获得更广泛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民主决策制度的建设是科学决策的重中之重,人民群众能够有效、广泛地参与到决策之中,才能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只有实现人民群众有渠道、积极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才能算得上是科学的决策。

猜你喜欢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领导者
领导者的归零时机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关于对部门统计规范管理工作的思考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欧洲参与式预算的目标与模式
你是否胜任领导工作?
村务民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