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银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1-11-22 10:05周宗举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周宗举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

2020 年初,国家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了“一极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这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对标京津冀、粤港澳和长三角的发展,努力打造成为新的增长极。

成渝双城发展的概念其实由来已久,从2003 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中首次提出“成渝经济区”概念,到 “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目标更为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川渝地区有着天然的融合发展优势,自古以来,四川重庆两地同根共源,两地在历史渊源、地理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联系密切。

纵观我国各个经济区的发展历程,从珠江三角洲、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等的形成,每一次伴随着新的经济集群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技术产业布局、城市发展规则等,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是西南地区国际交通中心、国家西部开放战略支点,处于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虽然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相比还有差距,但却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最好、实力最强的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

我国拥有超过14 亿人口,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已从2010 年的1 亿多增加到2019 年的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将不断增大,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进一步增强。经初步核算,202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 亿,我国全球地位持续提升,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过去20 年,成都和重庆年均GDP 超过15%,高于全国增长水平2 个百分点,即使是受新冠疫情重创的2020年,成都地区GDP 1.77万亿,同比增长4.14%,重庆地区GDP 2.5 万亿,同比增长3.9%,成渝地区受疫情的冲击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地同时表现出极强的经济韧劲。成渝两地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有利于推动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建设,成渝两地具有协同效应,对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及高质量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一)工业提质增效的战略机遇

实体经济发展是国家根本,要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以实体经济作为保障。成渝双城经济圈依托资源、人力禀赋创造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在交通运输、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具备比较优势。此外,由于成渝两地远高于周边地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汇集了众多优质人、财、物,让两地在技术和劳动力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时期,依托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成渝地区将依托自身良好基础,借国家工业智能化战略发展契机,快速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转型。

(二)城镇化的战略机遇

成渝两地的协同发展,对于加强东西部互动以及带动西部发展并充分发展辐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禀赋的需求已经开始从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在此背景下,势必会出现大批量的劳动力转移,农村务工人员将从城市返乡就业创业。作为中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能够带动城镇化建设的新一轮发展,实现就地、就业城镇化,对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2019 年,在成渝周边中小城市的城镇化率还在50%的时候,重庆市城镇化率就已达到66.8%,成都市城镇化率则更高至74.4%,而2019 年全国均值为60.6%,成渝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区域政策新政机遇

现在的区域政策更加注重统筹性,以前的区域政策更多的是带有强烈倾斜性的区域性特征,例如,对贫困地区给予税收减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信贷支持等,而十八大以来,区域政策和发展策略则更多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生态、效率、包容的协调,也更注重区域与区域之间功能的提升,基本实现了倾斜性到功能性的转变。区域新策强调区域协同与区域创新,更注重和强调要素的相互流动,以便于刺激和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推动建设,将进一步打破两地之间的行政壁垒,实现成渝两地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形成一体化的自由市场。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银行服务思路

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新格局,只有紧紧把握城市群成长机遇,穿越整个发展周期,才能迎来跨越式的发展和成长。银行业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行业,在新兴的城市圈发展蓝海前,必须即刻采取行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才能为双城经济圈发展提供良好金融支持的同时分享发展红利。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信贷决策效率

在银行总行层面积建立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统筹管理架构。在机构设置上,一方面,可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牵头制定相关工作机制,优化部门之间的合作流程等。另一方面,可成立专项研究团队,提前研判成渝经济圈内的优质产业、客群,主动走访成渝地区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G 等新基建、智能制造、生态环保、医疗教育康养等领域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业务发展提供方向;在信贷审批上,针对经济圈内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制定专项的授信政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信贷支持额度、缩短决策反应链,提升审批速度。

(二)加强网点建设,发挥地缘人缘优势

2020 年3 月,川渝合作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联席第一次会议提出,要推动川渝毗邻地区先行先试,规划布局一批毗邻合作示范区,诸如支持“泸内永荣”“万达开”“遂潼一体化”等战略合作。2021 年1 月,重庆市经信委和四川省经信厅发布《关于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公告》,确定重庆荣昌高新技术开发区、四川隆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 个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银行可在重点发展区域内提前规划网点建设,主动对接当地企业及部门,构建良好的地缘人缘优势,服务好相关毗邻合作示范区及产业园区等。

(三)优化产业布局,紧跟区域发展需求

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城镇化进程,两地要实现互联互通,新基建必不可少。成渝两地在新基建方面都有广大的需求并且具有协同创新发展优势,例如两个城市都入围了5G 试点城市,均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根据两地发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计到2022 年底,成都将建成5G 基站6.5 万个,5G 产业规模突破120 亿元,建成数据中心14 处,规模达14 万个机架。重庆将在新基建领域投入超过3 900 亿元,重点推进375 个新基建项目,5G 网络覆盖率将超过80%。随着成渝两地新基建的铺排发展,势必产生相应的资金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提前介入相关领域,锁定优质产业及客群的融资需求,为成渝双城地区新基建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四)加强同业合作,发挥金融协同效应

积极探索银行间的同业合作模式,在资源共享、深入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协同发展,实现“优势叠加、渠道互通、共同发展”。通过资源共建共享,互通有无,建立更加便捷的信息传导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可利用不同银行间的产品优势,构建银团贷款等模式,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优质的金融服务。

(五)坚持创新发展,提升智能服务能力

一方面是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深度挖掘各类数据应用场景,建立完善的数据资产,搭建普惠金融数据库等,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是推动银行基础设施科技化建设。积极推动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平台建设,使银行金融服务更加智能化,通过数字化转型让更多业务实现远程零接触办理,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与深度融合,银行应顺势创新发展,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深度服务国家战略的实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深度服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服务产业协调协作,服务重点项目实施等,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唱好成渝“双城记”。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双城和一周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