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实践案例分析
——以龙海市图书馆推广阅读红色文化为例

2021-11-22 12:30福建师范大学郑艳华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期
关键词:女英雄龙海李林

文/福建师范大学 郑艳华

一、红色文化的含义

红色文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支撑。红色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载体,一般包括革命战争遗址等实物;精神文化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一般包括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红色文化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追求,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三条规定: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的阅读推广内容。

二、龙海市图书馆馆藏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龙海市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县,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红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龙海市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中心,本土革命文献也是重要馆藏资源,其中,关于“抗日女英雄李林”的地方文献就是最具独特光芒的革命文献,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及长期的收藏价值,载体类型有普通图书、照片、芗剧剧本、传记文学、信件、电子资料等。

三、红色文化的价值

(一)红色文化的史料价值。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今龙海)人,是福建漳州籍华侨抗日女英雄,周恩来称之为“中国的贞德”。李林幼年侨居荷属爪哇,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李林烈士,成立“李林中学”。2009年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生平事迹、革命履历因地方文献的记载而真实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二)红色文化的文学价值。李林在给中央妇委的信中说:“在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是文学,我希望着我能够做一个文学家,我经常读屠格涅夫的小说”,她在《读〈木兰辞〉有感》作文里,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灭倭寇誓不休”铮铮誓言,这种爱国激情深深打动国文老师,竟破例给了她105分。山西省作家王宝国所作《李林传》荣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第三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传主形象因传记而更加光彩熠熠,传记因传主而更加引人瞩目。福建省一级编剧姚溪山创作的芗剧剧本《侨女英魂》晋京演出,李林的英勇抗日事迹就这样接二连三化育出文学佳作。

(三)红色文化的审美价值。王宝国在《李林传》中这样写道:“李林文武双全,名震晋绥,在敌友我三方都掀起了巨澜。日军在与李林交战屡次受挫之后,传出了一个称呼‘顽皮女太君’”;李林殉国后,山西军阀阎锡山闻讯,连连叹道:“可敬,可惜!”。而刘若贤也曾在《抗日女英雄李林》中说起往事:1940年2月,贺龙将军在接见李林时,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女英雄,听说鬼子听到你的名字都怕呢,了不起!”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新西北报》在《悼李林同志》的社论中,高度评价:“在伟大的时代中,虽有不少民族女英雄,然而像李林同志深入敌后,指挥武装部队,领导工农群众与敌人冲锋陷阵,血肉相拼,以至坚持三年之久,创造了辉煌,永远不可磨灭战绩的,恐怕只有李林同志了!”中共中央妇女委员会对李林的革命生涯给予高度评价:“不仅是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李林作为中华传统知识分子道统责任观与现代革命家担当精神相融合的华侨民族英雄之典型,具有强大的审美价值。

(四)红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图书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馆藏特色服务,助推本地区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心,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明显,意义重大。文化是软实力,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必将在文旅融合发展中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增长的新亮点。

1.为文创产品提供具有地方特色风貌的素材支撑和内容指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作为知识与信息服务中心,应该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赋予地方文献资源,充分利用特色馆藏资源,为文创企业精准提供专题性资源服务;活用地方文化资源,复古而不泥于古,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焕发新的生命力,让独特文化资源产出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比如,龙海人士开办的明骏投资公司出品的爆款文创产品——闽南话系列红包袋,已畅销到台湾、新加坡,不能不说,传统文化习俗自带“含金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能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同样说明,龙海市图书馆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可以大力挖潜的宝藏。

2.文旅融合新时代,驴友已形成这样的认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龙海市通过完善总分馆制建设,构建服务触角遍及乡野基层的服务体系,不断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精准供给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图书馆在文化游中成为最值得去的地方,成为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让特色文化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四、龙海市图书馆在分众、分级、分层阅读服务中,全方位立体式阅读推广红色文化常态长效做法

(一)设置“红色文化阅读”阅读推广人制度。宣传辅导部张碧惠老师当组织者,由市政协委员、龙海文史专员、龙海作协成员林靖华老师和众多领读妈妈组成志愿领读部落,进行“红色文化阅读”宣传推广,他以推广“红色文化阅读”为己任,以“红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开展读书会或者故事会,听林爷爷讲古,朗读会等活动,把“李林”及“李林精神”带到读者身边,做“李林精神”的摆渡人,让“李林精神”如阳光洒遍龙海大地。

(二)全域推广“红色文化阅读”。作为文化部命名的一级图书馆,龙海市图书馆不断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已形成设施网、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体系。当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已打通时,在龙海全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阅读推广红色文化就会水到渠成。

首先以“三结合”形式,常态化、系统化全民阅读推广,引领市民人人、时时、处处进行“红色文化阅读”,使李林成为家乡人的精神偶像,使“李林精神”成为家乡人民的精神原乡。所谓“三结合”就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中心据点和流动网点相结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活动形式是:好书推荐、文化龙海、图片展览、周六电影院、扫码共读等等。好书推荐,是最常用的阅读推广形式。龙海市图书馆微信公共号设有好书推荐栏目,那些经典好书都在推荐之列,每周推荐一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地方文献《抗日女英雄李林》《李林传》都在推荐之列,让到馆读者濡染地方英烈的英雄气概,让伟岸的女英雄形象永铭心田。文化龙海,举凡龙海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物都可在“文化龙海”呈现芳踪。李林是作为地方历史名人谱的人物被浓墨重彩地介绍,读者可以认识到李林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形象,是龙海人民引以为荣的革命先驱、伟大乡贤。图片展览,这也是常用的阅读推广形式。龙海市图书馆将李林的照片、信件、毕业证书、老物件复印件等制作成展板,进行专题展览。图片展览不仅在中心馆展出,而且也会到各个流动网点展出。也就是那些展板跟着“红书”一同参与“七进”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使“李林精神”人人皆知,家家尽晓。龙海市图书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资源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周六电影院,每逢周六必播映一期电影。在红色主题电影展,或在国庆电影展中,《烽火侨女》等都多次放映,让李林栩栩如生闪亮在电影屏幕上,让“李林精神”光芒奕奕闪耀在观众眼前,让女英雄的光辉形象激发见贤思齐的新风尚。

其次实验推广阅读新方法,以强化“红色文化阅读”感受体验为中心。其主要形式有:扫码共读、名师导读、双语解读——听林爷爷讲古。扫码共读,利用二维码技术,给每一册“红书”制作读书码,开展“阅读推广公益行动——扫码看书,好书共读”活动,这是数字阅读推广好书方式之一,能带给读者阅读新体验。平板电脑等扫描下载,即可在线阅览电子图书。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是滋养心灵的财富、引导人生的航标,经典好书都是“精神之钙”。伴随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形式也与时俱进,扩大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名师导读,习总书记指出:老师是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老师还是人类灵魂的建筑者,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并且是家长的信赖学者。龙海市图书馆邀请名师们,如龙海进修校的连碧红老师、许惠玉老师,龙海教委德育办黄秀鑫老师等等经常来馆举办公益讲座,引导读者或智读或趣读或美读,解码“抗日女英雄李林”中的红色基因,激活红色密码,以期李林高尚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浩荡的英雄气概深深烙印在读者心田,真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知名阅读推广人,著名作家梅子涵说:“阅读是为人生打底的事情,假如一个孩子是一棵大树,那么阅读就是浇灌根部,滋养心灵的工作”透过名师的讲解启迪,读者更能真切体味到女英雄身上的人格魅力和人性伟大,从而激发爱国心,立下报国志,从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双语解读——听林爷爷讲古,听林爷爷讲古是龙海市图书馆2018年5月创建的以闽南方言+普通话两种语言叠加进行阅读推广的活动形式,每月举办一期。林爷爷的名字叫林靖华,是龙海市政协委员、龙海市文史专员、龙海作协成员、龙海市李林事迹陈列馆馆长、漳州市华侨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素有“闽南文化的守护者”称号。林爷爷时而闽南方言时而普通话,娓娓讲述流传在本乡本土的“古”,至今已讲好《李林故事系列》《红军楼故事》等,每次讲古,都吸引不少年长的、年少的读者仔细听讲。林爷爷用方言讲述带着乡音乡情的女英雄故事,总能引发读者的思古幽情,引来读者的乡愁,从而女英雄形象就会在故乡人心中“活”起来,仿佛可触可摸似的。方言总是葆有乡土气息的独特韵味,是增加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用故乡的话对着故乡人讲先前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鸣,便于地方文化传承。守得住传统,才能看得见未来;守得住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守得住根和魂。

五、以读助写,以写证读,用读后感或读书心得巩固“红色文化阅读”效果

读是感的前提与基础,感是读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先有读而后有感。为了检测“红色文化阅读”阅读效果,巩固“红色文化阅读”的阅读推广效果,龙海市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张碧惠老师在每次“红色文化阅读”活动后,都要求参加活动的读者进行读后感或者读书心得写作,其中的优秀作文都会推荐发表。时代需要英雄,充满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是英雄们用鲜血凝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鲜红的底色,是英雄们用生命铸就了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也必将英雄辈出。让我们牢记历史,缅怀英烈;让我们将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发有为。当人类群星闪耀时,脚下的土地就会熠熠生辉。

六、结语

红色文化本质上属于先进文化,是最宝贵的先进生产力。龙海市图书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对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在红色文化的阅读推广工作上越做越好。

猜你喜欢
女英雄龙海李林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A parkour heroine跑酷女英雄
李林栽芋
《双枪女英雄》选页
习 惯
那个“女英雄”一样的女孩
全国“最美家庭”提名龙海英家庭:幸福的十三口之家